余德超,1964年出生,出生于浙江台州市天台县界界镇雷马坑村一个偏远的山村。村里有一座大山,名叫青山尖,海拔1000多米。

很多人都不知道余德超是牛牧人出生的。18岁之前,他一直在村里放牛。他上的小学是一年级和五年级的混合,所以到现在,于德超对汉语拼音并不熟悉,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英语。

1982年,于德超考入浙江林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经济林业专业。18岁第一次走出大山,也是第一个走出雷马坑的大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先是考入南京林业大学植物生理学硕士学位,后到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余德超说,他走的人生道路也是“偶然”。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他慢慢走上了生物制药的道路。随后赴美攻读博士后,于德超的研究领域也转向了生物医学基因克隆的研究。

1993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做药物化学博士后研究,并受邀到哈佛大学任教。不过,余德超并没有去哈佛大学,而是选择在美国多家知名生物制药公司从事研发工作。

于德超在美国学习和工作13年,是国际上利用基因工程开发抗肿瘤药物新领域——肿瘤病毒治疗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拥有发明专利61项,其中美国专利38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于德超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创新的抗肿瘤病毒药物“安克瑞”,开创了利用病毒治疗肿瘤的先河,引起了巨大轰动。

也是这一年,在美国红火的余德超告别妻女,回国独自创新创业。

回到中国,与德超结缘的制药公司是成都康宏药业集团。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于德超担任康宏生物董事、总经理近五年,期间还兼任成都康宏药业集团。副院长、四川省生物大分子蛋白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

任职后期,余德超因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有不同看法,最终辞职。

2011年,余德超自立门户,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信达生物制药。

余德超凭借自己的“天才之手”和科学家的精神,成功研制出针对霍奇金淋巴瘤的人源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一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2018年12月24日,信达生物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达博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上市,价格明显低于进口药。

2018年10月31日,信达生物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13.98港元,募集资金总额33亿港元。这是目前世界历史上生物制药公司最大的无利可图的首次公开募股。

招股书显示,信达生物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5.44亿元和7.16亿元;2018年上半年又亏损576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余德超这几十年,他从牧牛人变成了科学家,再到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按照公司目前的市值,余德超身家30亿港元。

于德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谦虚地说:“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很多选择,关键是不忘初心,对得起别人!我只想做中国自己的创新药和生物药中国人买得起的……”

朋友们,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