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出汗是阳气蒸迫津液外泄的过程,并将出汗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

自汗就是排除物理性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后的出汗,盗汗是指睡着之后出汗异常增多,是一种病征。

“动不动出汗”VS“不爱出汗”,哪种才健康?

决定流汗量大与否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汗腺”,二是“体内温度”。

汗腺是身体分泌汗液的重要器官,主要分布在腋下,手心等多个组织上,而汗腺的发达与否,主要依靠基因来决定:有些人汗腺发达,流汗自然就多,有些人汗腺不发达,流汗也会比普通人更少。

但是,这只是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流汗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同样有可能是异常疾病的表现,如果出现异常的流汗现象,仍然需要重视和警惕。

人体出汗比较多可能受到汗腺分布量的影响,男性身上的汗腺比女性更加密集,相同的运动量可能导致男性更容易出汗,这属于正常情况,人们不用放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如果你正在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咖啡等,都可能不断的刺激人体分泌汗液,从而导致人体出汗比较严重。

当一个人处于压力大、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人体内的中枢神经也会受到刺激,引发出汗,不由自主的出汗,就算你坐在空调房间内,温度比较低,还是会冒汗,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不用太在意。

但是抛开这些常见的引发出汗的因素后,就算是坐着也可能汗流不止,或许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中医认为,异常的汗有这几种

脾胃虚弱,身体内水分运转异常

在肥胖人群、肠胃虚弱等人群身上,可能因为脾胃虚弱导致人体内多余的湿热之气不能被及时的代谢排出,水分不能从肾脏等途径代谢出体外,就会通过流汗的方式排出人体,导致动不动就出汗,满头大汗。

睡觉时后背流汗

如果在开着空调的情况下,晚上睡觉仍然会有后背流汗的情况,甚至冬天也有类似的症状出现,那就要小心了,这属于“夜间盗汗”的症状。

系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温控系统失衡所致。会影响到迷走神经的疾病,例如高血糖,神经衰弱,肾阴虚等,都有可能。频繁夜间盗汗,不妨查一查血糖和肾脏等健康指标,排除疾病风险。

吃饭时大量流汗

这也是很普遍的一种情况,一些朋友平时很正常,但是在吃饭的时候,会出现脑门,脖子上疯狂流汗的情况。

在中医上来讲,吃饭时大量流汗,是身体“上热下寒”的表现:饭菜经过脾脏转化而形成能量,能量形成血气集中在身体上半部分无法扩散到全身,就会造成吃饭时“大量出汗”的情况出现。

通常情况下,吃饭时大量流汗,还会伴随下肢酸软,发麻寒冷的“下寒”症状出现。如果存在类似的情况,警惕“上热下寒证”。

病症和脾的运化异常也有关,可能存在“脾虚”的症状,平时多吃些利水健脾的食物,比如山药,玉米,莲藕等,或能改善。

延伸——从出汗部位看身体健康

1、头部汗过多

原因及表现:一般多是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所致。若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肢体沉重无力、上腹胀满、口腻等,多为积食或湿热内蕴脾胃。

建议: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健脾消食或清热化湿药。

2、手足心多汗

原因及表现: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

建议: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心窝、胸口多汗

原因及表现: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两虚。

建议: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

结语:无论流汗多少,对异常的流汗现象警惕,排除疾病潜在风险,才是对健康最负责的做法。平时记得补水,维持基本的汗液来源,身体运转也会更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