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就读三年级的北京姑娘张璨,意外被学校通知取消学籍。

原来有人举报,张璨几年前考上了某所大学,但她觉得学校不好,所以没有去报名,第二年,她参加了高考并考上了北京大学。

根据当时的规定,没有上学的学生必须停学一年。因此,张璨的学生身份被取消了。

这也意味着,一瞬间,她就成了北大的黑户,没有学籍,没有作业,甚至连毕业证都没有。

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可能会被这一重击打败,但张璨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很多同学都劝她,陪她在校园里放松一下,但都怕张璨想不出来,去未名湖。显然,同学们低估了张璨的心理承受能力。

虽然即将面临拿不到毕业证的尴尬结局,但她依然没有放弃学业。她明白,哭是最没用的,想办法解决是对的。

她暗自鼓励自己: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坚定,一定要比其他同学多读书。

1986年7月,张璨同学毕业,拿着北大毕业证,很多人被分配到行政机关当干部,这让张璨羡慕不已。

虽然张璨也完成了学业,但因为学籍取消,她没有毕业证。只获得一份学术声明。

纸上写的大意是:因故取消她的学籍,坚持上课,及格,学校不关心她的就业分配。

这个梦想成为外交官的北京姑娘,还在哭。显然,这个梦想在毕业的那一刻彻底破灭了。

张璨记得,她在第二届北京大学生演讲比赛中发表了题为《我与中国一起崛起》的演讲,并获得了第一名。

那个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社团活动,她都很优秀。心中的梦想在召唤她继续前行。她甚至成为了学校学生会文化部的副主任。

那一刻的场景,在她脑海中清晰的浮现。

然而,现在,她不得不拿着一张白纸去解释,埋葬自己的梦想,踏入一个未知的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学校后,你必须找到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张璨安慰自己说:“如果你不分配工作,你可能会有更好的未来,因为你会面临更多的机会。”

去中关村石材公司面试的时候,她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大学同学,同学随口说:“为什么不能自己做?”

事实上,很多人都被他们的思想所限制。大学毕业后,不考公务员,不考事业单位,也不在国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一辈子卖给“单位”,一辈子都在叹息宽慰。

张璨显然是被这句话影响到了,就像一块石头落到平静的湖面上,张璨的脑海里顿时活了过来。

那时,中关村可以卖电脑赚钱。于是,张璨租了一个农民的房子,借了样品,这似乎是建立了一个电脑公司的样子。

有人来买电脑,谈好价格,付钱,然后她出去给别人买电脑,赚差价。

后来,她和别人一起开了一家公司,但在1988年,由于与公司董事会发生冲突,她和丈夫退出了公司,开设了第二家企业。

她开了一家名叫“红格”的西餐厅,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北京的新生意。然而,她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只是没有奏效。

烛光派对、生日蛋糕、大件送货……我尽力了,但店里没有生意。

于是,她把西餐厅改成了中餐厅,并聘请了钓鱼台国宾馆的厨师。服务业也经过严格培训,早餐也很丰富,包子、饺子、馄饨、粥,甚至还有油条,但还是没有收入。

后来,她还带了一个乐队陪她,只是她不做,亏了足足6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经过仔细分析,他又重操旧业。

1992年,她和丈夫闫俊杰注册了一家电脑贸易公司,取名“戴恩”。那时,中国的电脑市场刚刚起步,是一片绝对的蓝海。

张璨经常带着几百万元的支票到南方去采购商品。一套20000元,包邮23000元。景气时,最多单日销售额高达30万元以上。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达因的电脑公司变得越来越繁荣。

1994年,张璨的达因公司成为康柏在中国市场的总代理。这一次,张璨发了财。仅1994年,张璨就卖出了10万台康柏电脑。

后来,她涉足房地产市场。她在丰台建了两套高档公寓——城市经典,并斥资800万聘请专业房地产销售公司独家代理销售房屋。

1994年,在北京首届商品房交易会上,达因集团的“城市经典”成为抢手货,两个月80%的房子售出,让张璨赚了大钱。

张璨三十出头身家暴涨,身家破十亿大关。

1997年下半年,张璨的戴因集团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设了“国际金融”研究生班。这些学生都是张璨所在公司的总经理。

没想到离开北大11年后,张璨就这样回到校园,顺便攻读国际金融硕士学位。

生活真的很奇妙!用一张白纸解释的落魄女孩,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回到了北大,拿到了硕士学位。不知道她这次拿到硕士学位证书了吗?

如今,达因集团已发展成为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家居、房地产三大领域多元化投资有限、专业化经营的大型民营高科技企业。

朋友们,你们觉得张璨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