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不如孩子小时候那般亲密。有家长戏称,孩子上大学离开家后,就像是自己发往外太空的飞船,经常“失联”,偶尔发出微弱的回应,多数是孩子的生活费不够了而向家长发出的“求救”信号。

其实,父母与子女一场,就是渐行渐远的过程。孩子越成长越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与此同时,他们也越想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摆脱父母的束缚与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父母也深知孩子的性格特点,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做过多打扰,只有当孩子向家长要生活费时,家长们才能凭财政大权借机“损娃”。而且孩子还不敢回嘴,否则一不小心不仅没要来生活费,还容易被父母拉黑。

大学生与父母的聊天记录走红,家长凭实力“损娃”

面对即将成年的孩子,家长们可谓又爱又恨。因为孩子“无事不登三宝殿”式的问候,经常让父母心惊。

比如一位大学生在网上晒出自己与父母的聊天记录,表面上看大学生对自己爸妈“嘘寒问暖”体贴备至,简直是家里的“小棉袄”,但不料转头就被拉黑了。

而当学生好不容易从黑名单里爬出来,问及:“为啥总不理我?”的时候,家长也是相当果断地回了一句:“怕你找我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有,同学想通过提前要生日礼物的方式向爸妈要心仪已久的东西,结果家长直接回怼道:“为啥要提前要礼物,怕活不到那天?”

还有的同学向妈妈表达自己心情不好,想旅游散心,同时发出了旅行目的地,希望得到母亲的支持,结果妈妈回应,楼下公园里的喷泉就不错。

更有父母嫌弃自己的孩子长相、成绩、卫生习惯等。网友们看后不禁感叹:这一看就是亲生的,一开口就被爸妈识破目的。

更有网友称,没事别问候爸妈,不然年纪轻轻就遭遇亲情山体滑坡的滋味可不好受。

为何月光族大学生频频出现?

按理说,孩子都上大学了,基本上也算是个独立的成年人了,可为啥还总被爸妈怼?其实,这与大学生的生活及消费习惯有关。

简单地说,现今的大学生“月光族”偏多,家长们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面对开销不节制的孩子,还是忍不住想多批评几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大学生也应该从自身反省,同样的生活费标准,为什么有的同学是够用的,而自己却经常要向父母伸手呢?

关于生活费的数额,家长可以根据这三个因素来敲定

一般来说,大学期间的生活费标准通常是由父母来决定的,这样家长们可以帮助同学们进行把关。

但生活费标准的确定也要符合实际情况,以免出现给得过多造成浪费,或是金额不足孩子生活拮据的情况。

学生所在城市的物价

如果孩子在当地就读,每个周末都有回家的可能性,父母无需给孩子太多的生活费,够一周即可。

如果孩子大学就读在一线城市,当地的生活水平较高,物价也高的情况下,父母就应该适当提高孩子的生活费标准。

根据朋友、室友的生活费来设置

同时,家长还要根据孩子周边同学,特别是亲密朋友或室友的生活费标准作为参考。

因为大学生们喜欢结伴而行,比如周末一起出去逛街采购时,别的同学可以采购足够的物资,自己的孩子却囊中羞涩,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观察学生日常消费情况

孩子们不会事无巨细地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支出情况,但聪明的父母会引导孩子学会记账,并通过聊天的方式,盘出学生的日常消费是否合理。

这样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约束学生们的消费,而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如果同学们生活实在拮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小金库”

当然,大学期间对生活费的管理,是同学们走向社会,自己独自理财的一个过渡。

同学们要尽量计算好自己的支出,争取做到收支平衡,要是能有所节余就更完美了。但每个人的生活条件和遇到的情况不同,也可能存在拮据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同学们不妨通过休息日兼职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小金库”。

同时,建议同学们选择的方向可以是与本专业或与本人爱好相关的,这样一边获得收入,一边丰富了自己的技能,为未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今日话题:你大学期间一个月多少米的生活费才够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