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暴走漫画(ID:ibaoman)

8月13日15时30分,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龙门山镇后山下雨,引起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

有人曝光了一段山洪爆发时的视频,我都不忍心看第二遍。

一位父亲抱着自己的孩子被困在洪水中,眼看水位越来越高越来越急,岸边的人没法展开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父子二人被困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刻,父亲还企图将孩子抛向岸边,可当时他已经失去平衡,孩子落入水中,父亲也被洪水卷走。

最终这父子二人均被找到,父亲满头是血,孩子不幸去世。

在这场山洪中,8人受伤,7人不幸丧生。

这些死者和伤者,几乎都是去龙槽沟旅游纳凉的游客。

游客拍摄的视频里显示,这场洪水来势非常凶猛,上一秒还是水位在脚腕的清澈小河,下一秒就变得浊浪滔天。

游客放在水里的天幕、桌椅,一眨眼的功夫就被卷走。

悲剧过后,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追责。

有网友表示:在这种地形地势条件下,这种程度的山洪肯定不是第一次发生,预警呢?景区管理者都去哪了?为什么不及时疏散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的是管理者不作为吗?

一段视频显示,在山洪来临前,有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对河道里游玩的游客喊话,让他们赶紧撤离。

“河里的人快点上来,我跪下来求大家赶快上岸!”

镜头一转,那些人还在慢悠悠收拾东西。

有游客坐在河水里打麻将,村民站在岸边苦口婆心地劝:“发水了,快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麻将的人说“等我把这局打完”

有网友发出了一张疑似是当地工作群的聊天记录。

图片显示,当地气象部门在14点35分就发布了暴雨提醒。

14点45分,收到暴雨预警的各辖区工作人员已经前往相关地点疏散河道内人员,还拍下了照片留痕。

可惜他们还是没能劝住那些执意要在这里玩水的游客。

更何况,这个夺命的龙槽沟,其实根本就不是景区。

据报道,彭州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曾在山洪爆发后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事故河道并非景区,只是河道周围天然风景较好,夏天会有很多民众到河道周围纳凉

他们为了劝游客不要在这里玩水费了不少劲。

从游客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龙槽沟沿岸有很多警示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乎每隔一米,就有一块警告牌提醒游客不能下水。

甚至有段河道被用绿色的铁丝网封了起来。

然而这些警示牌和铁丝网的作用微乎其微。

游客们把铁丝网扒开一道缝隙,强行钻进去游玩。

最无语的是,因为风景好又免费,甚至有旅行社专门带团到这里玩。

那么,龙槽沟这样一个有高危风险的非景点,到底是怎么变成游客纷至沓来的“热门景区”的呢?

有记者采访了去龙槽沟游玩的游客,其中很多人都说,自己来这里游玩的原因,是看到了社交媒体上的种草。

用“成都周边”、“小众玩水”为关键词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可以搜到很多“游玩攻略”。

这些游玩攻略里,龙槽沟被打造成“宝藏小众玩水胜地”、有人说这里是“溜娃好去处”,有人说这里是“露营避暑秘境”

照片里的龙槽沟绿意盎然,水流潺潺。

游客慕名而来,好评如潮。

少数几个给龙槽沟差评的帖子,也只是在吐槽这里“人太多”、“下饺子”。

可见这里变成景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来这里玩水的游客也不是一批两批。

但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没有一个人说这里原本“禁止下水”、“不是景区”、“有山洪爆发风险”。

在社交媒体上,像龙槽沟这样明明禁止下水却别推成“玩水胜地”的网红打卡地不是一个两个。

在小某书上用“小众”、“未开发”做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很多网友分享的各种“旅游秘境”。

从山间小河到无人的礁石海滩……

甚至有些博主推荐的“小众景点”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可能是我社会新闻看太多胆子太小。

我看到这种没路的景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作为一个对当地汛情水情不了解的游客,如果在这种“野景区”里突然遇到洪水或者其他极端天气,跑都不知道往哪跑。

除了这种人迹罕至安全系数不明的野山野水。

甚至连废弃矿坑都变成了“避暑胜地”你敢信?

据专业人士介绍,矿洞本身就很危险,更何况是年久失修缺乏维护的废弃矿洞,山壁上的石块和山体都有裂缝,什么时候会塌下来没人知道。

再加上里面每个洞都是相通的,岔路极多宛如迷宫。

专业人士进洞都要做十足准备,更别提游客。

看到辖区里的废弃矿洞在社交媒体上变成“纳凉胜地”,吓得相关单位连夜用水泥封上了矿洞洞口。

旅游可以冷门但不能邪门,不然很容易被上帝关上生命的门。

夺命野景区的种草攻略在社交媒体上疯狂流传。

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社交媒体平台对于这种推荐非正规、有很大安全风险的景点的旅游种草贴审核并不严格。

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7月8日举报过一个推荐“小石河野炊”的帖子,举报理由是“成都五月份进入汛期,小石河是危险路段,有不能靠近河流,不能露营的标示”

然而这个投诉却被平台驳回了。

现在再看这条被驳回的投诉……平台你心虚吗?

但我觉得,惨剧已经发生,大家向平台施压只是最后一步。

也许至此之后,平台会加强相关旅游种草帖子的审核。

也许我们以后再看到景点推荐会被加一个“安全提醒”……

但这不过是社交平台为了不承担责任而做出的“免责提醒”罢了。

作为游客,最应该对本人生命安全负责的是你自己。

别一时兴起就去找新鲜感找刺激。

出门在外,守点规矩是不会吃亏的。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暴走漫画(ID:ibaoman),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获授权转载

如需二次转载

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