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是佛教中的专用名词,音译自梵语mandala,又被译为“满达”“曼扎”“曼达”等,含义为“坛场”“轮圆具足”“聚集”等,指圣贤僧人和功德的聚集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曼陀罗相传是佛教密宗法师在聚众做法时,为了防止妖魔入侵而建筑的高台,佛教密宗教徒将其称为“坛场”,也就是“曼陀罗”。

佛教将曼陀罗看作是修持能量的中心,是自己心中真实的宇宙,还将曼陀罗圆润有序的布置引申成宇宙结构的本源,是极重要的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佛教密宗的两大根本经典《大日经》和《金刚顶经》的记载,曼陀罗分为胎藏界和金刚界共两部。根据即身成佛的相关教义,曼陀罗又分为四种,分别是: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

1.大曼陀罗的“大”即“五大”,分别是地、水、火、风、空五种要素,对应黄、白、红、黑、青五色。

2.三昧耶曼陀罗主要描绘圣僧所持法器。

3.法曼陀罗主要记述佛家经典的教义文字。

4.羯摹曼陀罗主要描绘威严的动作和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佛教密宗还将所谓的“五智”和“三密”寄托在曼陀罗之中。前者包括“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后者包括“身密、口密、意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