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处暑了。作为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具有日照南移、天气转凉、短期回热等特点,习俗则有祭祖、吃鸭、放河灯、开渔节等。

本期“三分钟文史冷知识”就带你走进处暑节气,了解它的特点和风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处暑的特点

处暑节气一般在农历七月间(对应公历的8月23日左右),位于夏至节气之后,所以太阳直射点由最北端的北回归线开始南移,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由于日照南移,太阳带来的热量也随之减少,处暑节气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所以“处暑”被称为“出暑”,意味着“离开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处暑的到来不代表炎热的绝对消失,实际上还有“秋老虎”在等待着大家。所谓“秋老虎”,指的是一种天气短期回热的现象,常常伴随着温度升高、空气干燥等天气变化。

处暑的风俗

处暑节气前后正逢中元节,所以古时候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民间习俗,包括“开关鬼门”、放河灯祭奠亡人、搭建普度坛等,但是近些年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河灯

我国部分地区有民谚:“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人们认为,处暑这天的鸭子肉质肥美、营养丰富,因此有处暑吃鸭补充营养、求取健康的美好寓意。

处暑之后是渔业收获的好时机,为了祈祷捕鱼丰收,渔民们常常在这一天庆祝“开渔节”,举办一些祈祷活动,祝福渔民出海顺利、收获富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