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IF:8)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杨立桃、张大兵教授合作的文章:“One Versatile Cas9-Integrated Single-Tube Duplex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System for Rapid Analysis of CRISPR/Cas-Induced Mutants”。他们开发了一种由体外CRISPR/Cas9裂解辅助的单管双联定量实时PCR(Cc-qPCR)方法,以筛选出预期的基因编辑系,识别基因型,并评估基因编辑频率。在Cc-qPCR中,基因组DNA首先被单向导RNA(sgRNA)/Cas9复合物在目标位点裂解,然后用qPCR定量,以评估突变体的存在并确定样本的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Cc-qPCR可以成功地识别具有小的插入或缺失(indels)的突变体,甚至在具有单碱基indels或替换的突变系中也是如此。Cc-qPCR还能够成功地识别杂合子和同合子的突变体。Cc-qPCR的灵敏度被确定为低至0.5%,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评估基因编辑系统的编辑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方法巧妙地结合了Cas9-sgRNA靶向以及qPCR,体外表达的sgRNA(和载体构建的sgRNA是同一个)和Cas9进行靶向切割需要检测的基因组DNA,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基因组DNA进行qPCR检测。如果是野生型,那么就可以将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均切开,在后续qPCR时得不到产物;如果是杂合突变,就会有一半可以正常扩增,产量相对于WT增加一半;如果是纯合突变,那么两条染色体上的DNA均可以正常扩增;以上三种结果反映在qPCR曲线上就是三种不同的状态,加上用于标定的SPS位点,进而可以进行快速检测突变情况。(图1)

关于检测精度:文中有专门探索,Cc-qPCR的灵敏度低至0.5%;

关于基因编辑频率:计算公式为y = −3.422x + 0.7344,其中x为Ct(Cycle Threshold);

关于体外靶向切割体系:sgRNA最适浓度为150 nM;Cas9最适浓度为30 nM;反应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Schematic of the Cc-qPCR principle

总之,该文章报道了一种全新的Cc-qPCR方法用于检测基因编辑后代,并证实了在未知突变体筛选、基因型鉴定和基因编辑频率评估中的适用性。Cc-qPCR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实验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独特的CRISPR/Cas9诱导的突变体检测方法,可用于加速分子育种环境中突变体的快速、准确筛选。Cc-qPCR也有可能被用于许多其他研究领域的目标分子的检测和诊断。

如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