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据气象局说是1961年以来,夏季最热的一年;据重庆的朋友说这也是重庆最热的一个夏天。

朋友告诉我,据他知道在重庆已经有一起因为节约电费不开空调而导致死亡的事件和另外一起因为节约电费不开空调而进ICU(重症监护室)的事例。

这让我升起对节约的反思。

在我还是少年时代,节约是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来宣扬的。

就我现在的看法,它基本来自于历史上中国百姓在多数时间物质条件都不宽裕,必须量入为出,细水长流,保证最基本的生活开销和用度。节约是必须的,关键要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能持续。

曾经我那懵懂的儿子,在小学接受了相关教育后回来问我,节约就是尽量不用东西吗?我赶紧纠正他:节约不是不用东西,而是物尽其用。

然后马上用他能听懂的话解释给他听:就像咱们出去吃饭,如果点了10个菜,每个菜咱们都吃光了,这不叫浪费;但点了5个菜却有一大半剩着,这就叫浪费了。节约不是不吃菜少吃菜,而是在自己吃得起的情况下吃饱吃好不剩菜。

儿子懵懂地点头,虽然还有那么一点点疑惑,但主要意思他是了解了。

不过看到重庆高温有人为了节约用电不开空调导致死亡和进 ICU的新闻之后,我觉得很多人对节约和浪费的概念真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好好思考思考了。

我们就事论事的来分析一下,新闻中因为节约让自己丧失生命和生命垂危的人思维误区在哪里。

上文已经说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节约是为了让生活能够在基本条件下维持。

而作为一个力行节约的人来说,他的生活要能维持的前提就是他的生命需要维持下去。如果出于节约的目的,让自己的生命无法维持,那么这个节约就不是一个好习惯,而是一个自杀行为。

无论如何,节约都不应该以损害生命健康为代价,除非是迫不得已。

新闻中那一对由于节约而被活生生的热死的老年夫妻,因为多年的节约习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另一个因为节约不开空调直接被送进ICU的,也因为节约电费让自己的生命来到垂死的边缘。他们原本都无需如此而且毫无被迫因素。

分别听到这两个消息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在心中深深地叹息。不应该呀,在这和平时代,家里都有能正常工作的空调,怎么能活活地让自己被热死或者热到生命垂危?

不论你过去在生活中有多么的节约,觉得节约是多么优秀的传统美德。请记住节约的终极目的是能够维系生活,你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维系的话,这个节约的习惯就过了,变成了杀人习惯。

我们再从经济上来算这个账。

因酷热而死的老年夫妇,据说退休工资有一两万。在重庆这个城市,有空调自住房的市民,这个工资水平的老年人已经完全能过上非常舒适而体面的生活。

我不知道他们家里面安装的是哪种类型的空调,但我想即使他24小时不关机,把温度调到25度左右,一个月应该也充其量也就1千多2千块钱吧。

在这特别酷热的夏季两三个月中每个月花一两千把块钱能让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关键还能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这个钱难道不值得花不应该花吗?何况这只占他们退休工资收入的10%左右。

即便一年四季都需要花这10%的空调费,但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会让他们生存得更久。他们都健康地存活一年,就能多拿十多二十万的收入。现在因为不合时宜的节约,省下了一两千,却断绝了数十上百万的收入。亏还是不亏?这个账应该连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算得清楚吧。

另外一个因为节约电费不开空调进ICU的新闻没有具体说事主的收入是多少,但是他刚进ICU一两天据说就花了15,000。如果运气不好没有救过来,或者落下了什么残疾,经济上的代价就难以估量。

你说从经济上算这个账,哪里值得节约这一两千呢?

任何的生活智慧,生活方式。都有它的合理范围,不论在平常时刻看上去多么正确无误的东西,一旦超越了它合理适用的范围都会变得错误甚至致命。

节约是个优良传统,但它在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边界和适用范围。超越了边界和范围,它完全就不是一个优良的东西,而是一个毫无必要降低生活标准和工作效率的东西。明面上看它似乎节约了显性成本,但实际上它往往大大增加了隐形成本,是典型的得不偿失的策略。

我更提倡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家去过一种自己能承担得起的不浪费的生活。节约这种传统就放在特别艰难时刻再用吧。

即便在特别艰难时的节约,也要保证自己能更久地活下去。那种会让自己更快靠近死亡的节约就不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