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村子里,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粉色桑葚”,它们一串串地挂在水边,看过去很漂亮,不过,其实这些“粉色桑葚”却都是福寿螺的卵,看到不仅不要碰,更要立刻上报,让专业人员来将它们消灭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何会突然出现这么多的福寿螺卵?

福寿螺,是对我国农业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一开始,是由于我国一些地方喜欢吃田螺,但是田螺个头小,有的人会觉得吃起来不过瘾,就引进了个头更大的福寿螺,却没想到它们并不受人们的欢迎。

这主要是因为福寿螺的口感和田螺相比,要差很多,所以,没过多久,福寿螺养殖就遇冷,这也导致一夜之间,大量福寿螺被投放到野外,并迅速在我国多地扩散起来。

福寿螺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繁殖速度惊人,每年的4到6月份,8到10月份,都是福寿螺集中繁殖的季节,这些看起来好像是“桑葚”一般的卵块,每一个里面都包含着数百个福寿螺的卵,只要气候条件何时,只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它们就可以孵化出来。

并会迅速破坏各种水生植物,包括农田水稻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及时将它们消灭,用不了多久,就都会被它们吃得“片甲不留”。

用不了多久,当地生物多样性就会受到很严重的破坏,从而让当地多年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也都被毁掉,如果再想要重新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平衡,就非常困难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虽然在我国福寿螺是禁止食用的,但是很多不法商贩却会偷偷将将福寿螺加工后售卖,这也就导致因为吃了福寿螺后感染寄生虫的事件,在2006年给大家敲响警钟后,仍然时有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何吃福寿螺会感染寄生虫?

这主要是因为福寿螺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们本身生活在野外,偶尔还会吃腐肉,这样一来,就会让福寿螺在觅食的过程中,更容易吃进大量的病菌,以及很多的虫卵,而它们并不会感染福寿螺,而是会在福寿螺体内共生,将福寿螺当作自己的寄主。

虽然毕竟是螺类,福寿螺个头也不算大,但是,根据此前的研究,一只福寿螺体内最多可以寄生6000条寄生虫,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而且若是没有彻底高温杀死这些寄生虫,那么,没吃一口福寿螺,都相当于是吃掉了上千条的寄生虫。

比方说,很多人为了吃螺肉比较脆爽的口感,其实本身是不会烹饪太长时间的,可能只是简单焯一下水就会将它捞出来了,这样一来,也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2006年北京一家饭店内福寿螺导致多人感染寄生虫,就是因为厨师私自将海螺换成了福寿螺,而且因为是凉拌螺片,所以根本就没有彻底煮熟,才会在大家吃下去后酿成大祸。

当然,在这件事之后,我国多地也都是禁止食用福寿螺,但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样,架不住会有人偷偷售卖,例如在2017年8月,一名网友在成都宽窄巷子旅游,随手在小吃摊上买了一碗炒田螺,但觉得个头有点大了,于是发到网上求证,很快就被博物博主认证,这是福寿螺。

所以,大家平时吃炒田螺之类的,还是要多加留神的,防止不小心就将福寿螺吃进了肚子里,要知道寄生虫感染严重的话,可是会致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何区分福寿螺和田螺呢?

先说个头,最直观的特点,就是福寿螺要比田螺大很多,至少是田螺的3-4倍那么大,而且和田螺的圆锥形不同,福寿螺看起来也要更圆润。

此外,田螺主要是青褐色的,即使是经过了爆炒,事实上只要擦掉上面的调料,也是看清它本来的外壳颜色,而福寿螺则一般是黄褐色的,看起来要浅很多,这也是很好辨别的一个点。

所以,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或许会有一些商家将田螺和福寿螺混在一起售卖,大家如果发现买到的炒田螺,它们的个头大小相差得比较大,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如果是在野外遇到了福寿螺的卵,也就是一串串的“粉色桑葚”,或者是直接就看到了大量的福寿螺,一定要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反映情况,千万不要用手碰,这是因为及时没有吃福寿螺,哪怕是用手触碰它们的卵,或者是成体,也是有可能会感染寄生虫的,大家一定要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