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情是婚姻的前提,婚姻是爱情的结局,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共识,但也有不少人指出,婚姻乃是爱情的坟墓。

图片来自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

周国平曾经说过:“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爱情来时轰轰烈烈,令人神往;而婚姻则是细水长流,柴米油盐酱醋茶,充斥着琐碎小事。那么,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在老一辈人的眼中,讲究门当户对。有时候结婚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时间到了,经过媒人的引荐,双方家庭也都觉得合适,也就这么搭伙在一块儿过了一辈子;而当下的年轻人则更在意喜欢与爱的情感,结婚不结婚倒是其次,要找到那个对的他/她,比什么都重要。

婚恋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龄未婚”“丁克家庭”的情况也愈发常见,这似乎成为了长辈眼里无法破解也不好插手的难题。一方面,社会的观念越来越先进,自由婚配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家长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掌控孩子的婚姻嫁娶,年轻人的自主性愈发加强。

因此,出现了像“公园相亲角”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婚配场所。爸爸妈妈们在公园路边贴上一张包含自己子女基本信息的“广告”,希望借此机会为子女解决婚恋问题。

但其实,在大多数年轻人眼里,家长的这种做法既不被理解也不受欢迎。他们更多相信自己的判断,想要依靠自己的日常相处去找到最适合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亲角内的征婚信息,图片来自新华社。

在年轻人群中,恋爱综艺也越来越受欢迎,《90后婚介所》是其中的典型爆款。大多观众一边为节目中嘉宾的甜蜜相处心动,大呼“磕到了磕到了”,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拥有这样甜蜜的恋爱;另一边又在实际生活中唯唯诺诺,属实是一个 “社恐”。

微博上曾有一个热搜“不出门不社交还想要爱情”,就很好地形容了当下年轻人矛盾的恋爱心态。他们一边间歇性渴望恋爱,一边又持续性地享受单身。

其实到了最后,许多年轻人还是会选择屈从于现实,放弃自由自在,也不再渴望惊天动地,而是在茶米油盐之中,去感受和发现爱情。

这种中国式婚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缘分”来概括,长辈大多笃信缘分,年轻人也很多用“缘分未到”来为自己单身找借口。

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捉摸不透的“缘分”一词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它又在何种向度上标识着中国人独特的婚恋观?

在《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儒家的社会学研究》这本新书中,知名社会学者翟学伟从儒家的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为读者解读了中国人为何这样生活,中国人的婚姻和爱情也是他着力探索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跟随他的文字,走进中国人特殊的婚姻观。

01

婚姻模式与理想类型

在人类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中,亲密关系最为根本,因为此种关系意味着个体的存活、归属及发展,也使得个体对人生产生有真切的感受,诸如何为情感、信任、忠诚、责任乃至于共享的生活体验等。宽泛地讲,家人、夫妻、恋人及朋友等都属于亲密关系。而根据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者所达成的基本共识,其核心议题主要是围绕情爱展开的。

夕阳下的情侣,图片来自摄图网。

在我们这文化中,两性之间的结合除了本能的冲动外,被占有欲所支配时,爱找不到它的地位。在传统社会里婚姻是合两家之好的外交结合。在农村里,娶媳妇是雇一个不付工钱的女工。夫妇相敬如宾,使他们之间永远隔着一层亲密的障碍。在我们传统社会里如果有一些近于两性感情结合的却在那些被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月场中,可是这种建筑在买卖关系之上的感情,真情的流露纯属例外。

何况爱和占有是相互排斥的,在男女不平等,没有相等的人格,不互相尊重的关系中,现代西洋式的爱是无从发生的。晚近恋爱这个名字是传入我们的中国了。表示恋爱的行为也多少通行在我们的马路上。可是我们传统的重视实用和占有的欲望却依旧阻碍着我们获得恋爱的真义。

费孝通在其后来的《生育制度》一书中对这一观点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显然在中国这边,因受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妇女解放、男女社交、男女同校、女性地位及人格等议题才被国人提及,才有了中西方婚姻传统的比较。

总的来说,我的看法是,中国婚姻偏重“姻缘”,而西方偏重“爱情”。当然,无可辩驳的问题是哪一种社会都有爱情现象。在中国,单是古往今来的爱情诗歌便浩如烟海,如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开篇《国风·周南》第一首诗《关雎》,便是经典的爱情诗歌鼻祖。

02

通过关系向度理论理解亲密关系

令人惊讶的是,如果我们把婚姻放入可以解释人类很多交往的关系向度理论中,我们很难找到此种关系的位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从关系向度的分类特点上可以发现,作为自由恋爱的婚姻既有个人自愿,又有契约性,可若放在“约定关系”中,却又不是短暂性的;但如果放进“友谊关系”,这种关系又缺少契约性;而作为父母之命的婚姻也同样面临这些特点。

那么,关系向度理论还能否解释婚姻关系?我认为应该还是可以的。原本以为婚姻应该位于哪个特定向度的想法其实是一个误区。婚姻关系所走过的历程应该是把两个原先不相识的、各自独立的个体(松散关系)用契约的方式(约定关系)结合在一起,使之在充满感情的基础上(友谊关系)成为一家人(固定关系)。

这意味着,婚姻似乎在中心画了一个圈,兼顾了关系的所有向度。如果夫妻双方最终将婚姻进行到底,那等于说他们最终实现了彼此的“固定关系”;如果夫妻双方没有将婚姻进行到底,那等于说,无论如何他们最终回到了“松散关系”。

正因如此,我们得到的初步认识是:虽然各个关系向度已经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各类社会交往的形态,可婚姻的复杂性却在于它是各类社会关系在趋于亲密后的集中体现。婚姻对人们处理关系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为此,在婚姻研究上说不明白的地方,就有民间智慧作为补充和劝慰。

03

爱情与姻缘:两种理想类型的缘起

在很长一段时期,人类的婚姻基本上建立于门第、等级、生计与人口繁衍,与爱情无关。将爱情作为一个与婚姻有关的主题,并演变成一种与婚姻之间所应有的必然联系,是由骑士之爱发端的。

恩格斯认为,此种爱情经历了从婚外爱情到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的转变,进而其内涵变成了: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显然,“浪漫之爱”不单指男女之间的爱恋与生活方式,还应表现为男女之间发生了非常令人感动的情节。至于爱情的比喻,则首推“丘比特之箭”,因为被箭射中的人将成为爱情的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浪漫之爱尽可能地回避性爱关系,骑士之爱往往被定义成高贵的、典雅的,但发展到后来的风流之爱时,追逐与放浪的意味逐渐浓厚起来。在现实情感生活中,爱欲的最大敌人是对怀孕的恐惧。而当20世纪避孕技术成熟时,人们在尽情释放爱情的同时也部分地摧毁了浪漫之爱:当性关系变得相当容易时,浪漫之爱本身也大大贬值了。

对中国人而言,男女相识相遇更多地同“缘”的观念相关联,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设问是,在茫茫人海中,为什么是这两个人彼此结识?即使发生了吸引、相爱,中国式的回答也不指向爱情的力量,而归结为“缘分”或表达成“随缘”性,即一种外在神秘性的关系表达。其含义是偶相遇,只是这个“偶”字不指人与人之间的遇见是因社交活动或由着自己萌发的感情追求,而是前定性的。

“缘分”的含义并不同“爱情”的意思相悖,只是对爱情发生的再追问,即为什么他们俩会相爱?西式的回答是源自内心的冲动和自我感知,而中式的回答是他们俩有缘分;反之,面对无法成对的男女,西式的回答是他俩不相爱,而中式的回答是他们没缘分

“缘分”作为一种构词,还有其内部的构造。“缘分天注定”就意味着“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其中还有“分”的作用。“分”有“天道酬勤”的意思,说明人自身的作为或者谋划能力,这点将为男女各方的努力以及“媒”的运作留出空间,自然也不会同于宿命论的解释。很多时候即使男女间的缘(偶遇)发生了,但依旧未能终成眷属,则可以用“有缘无分”来解释,指人事方面努力或者谋划得不够。可见,缘分的解释框架是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04

爱情或缘分构成的婚姻比较

通过分析,我们现在可以理解欲望、性、爱、情感、责任以及契约等构成了爱情与姻缘的共同地带;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人的婚姻也更多是混合婚姻或叫开明婚姻,即父母的意见、门当户对、爱情至上等都混为一体。

但我的问题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婚姻的发生及其维护是一样的吗?尤其从反向性上来思考,当某些要素不存在或失去的时候,不同文化中的人会采取相似的行为策略去解决吗?

首先我们常识性地发现,中西方在亲密关系中的感情处理方式导致使用“爱”字的频率大不相同。“我爱你”三个字在西方人那里的表达十分频繁,亦有行为上不厌其烦的亲吻或拥抱,可在中国人这边则极少有这样的言行,甚至不表达。

人们的一些常识判断是,中国人比较含蓄。其实未必如此,更主要的原因是缘分婚姻往往缺乏激情,或者说没有这类言行并不影响婚姻生活。

中国人在婚姻中最喜欢说的话是“过日子”。夫妻发生争吵时往往不是解决争吵的问题,而只问这样的日子还能不能过。何谓能过不能过?就是彼此日常基本关系的维系。它是一种对姻缘底线的坚持,是指有一种双方都认为“必须如此”(也就是“婚姻可以凑合”“大家都是这么过的”)的价值系统。

这样的价值系统对稳定婚姻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种生活要将彼此相爱作为基础,那么便很容易导致个体的情绪化,以至于彼此间感情起伏,乃至于理想与现实脱节,甚至失望。

其次,婚姻的内归因和外归因会带来不同的认知模式。婚姻的内归因会导致处于爱恋中的人对自己有要求,并不断检讨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会因为过失或者对方的不满请求对方原谅。平时他或她在生活中会制造惊喜、浪漫的场景。

但对于那些对婚姻做外归因的人们来说,婚姻差不多是一个“保险箱”, 由此改变什么、不改变什么几乎不影响其保险性。男女双方身处其中,本身就是一种安全。

保险箱式的婚姻最不能容忍的是其中一方的“出轨”,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保险箱被打开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是,双方的命运或人生轨迹将由此改道。这点很容易激惹受害一方的斗志,通常他(或她)会以闹个天翻地覆来泄愤或者同归于尽(指双方这辈子都过不好)或软硬兼施逼迫对方回心转意。

再者,关系的外在性还意味着借助家人、朋友的介入来修复,其深层含义是其中根本不需要讨论有爱无爱的问题。

比较而言,爱情婚姻是高度紧张的,甚至是警觉的、敏感的、时时保鲜的,反之一旦松懈,爱情本身将面临考验。但从理论上讲,缘分婚姻不需要做这些事。内在吸引力往往不受重视,因此体型的改变、暴饮暴食、不修边幅等这些情形都不会影响婚姻的延续。自然地,这样的夫妻关系是松懈的、稳定的甚至安逸的。

最后,我们通过两种亲密关系的理想型分析,的确能够看到一种富有激情的亲密关系与相当平淡的亲密关系之差别,看到一种情感起伏的生活与安稳度日的生活之差别。

尤为关键的是,外在性的婚姻在寻思怎样才能安安稳稳地过完一辈子的问题时,是在“般配”的含义上来考虑的。婚姻本身被说成“婚配”,婚姻行为亦叫“许配”。而西方的男女婚姻无论如何结识,都偏重交际的感受。这是西方人喜欢开party、去酒吧乃至办俱乐部的原因,目的在于交友。

正因如此,从理想类型上看,爱情婚姻也叫“加法婚姻”,姻缘婚姻也叫“减法婚姻”。前者的动力来自激情、冒险与爱欲,其中蕴藏的是个体的内在体验;而后者则来自对生活稳定的追求,其中蕴藏的是生活上的终生平静。

你怎么理解和看待“中国式婚姻”?

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2位幸运读者将获赠新书

中国人为何这样生活、这样行动?中国社会为何这样建构?

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

作者:翟学伟

挖掘儒家之人伦日用,解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点击图片可直接购书

-End-

编辑:蕴霏、黄泓

观点资料来源:《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

——儒家的社会学研究》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

scb01@pup.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赞、收藏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