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我国只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实际上还可以细分为“三大佛教”,分别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本期“三分钟文史冷知识”就带大家走进我国的“三大佛教”。

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佛教分支,分布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周围的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

汉传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东汉前期传入中原的。当时汉明帝专门派人请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西域高僧,还修建白马寺供其居住,令二人翻译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我国的第一座寺庙和第一部佛经便在此时诞生。

隋唐时期,汉传佛教达到鼎盛时期,不仅在国内传播的规模巨大,还经由国家间的双向交流,传播到了周围的朝鲜和日本,后两者的佛教便以此为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十二章经》书影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的影响力要远小于汉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其他的藏族、蒙古族聚居区也有分布。

藏传佛教又被称作“喇嘛教”。这个词语音译自藏语,是藏传佛教的专用名词,解释为“上师”,是对藏传佛教高僧的敬称,从这里可见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不同。

相串吐蕃(今天的西藏)首领松赞干布与大唐的文成公主成婚后,得到了文成公主随嫁带来的中原佛经,并在与尼泊尔佛教的交流过程中,产生了今天的藏传佛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传佛教的喇嘛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的影响力则更少一些,仅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以及周围的东南亚各国。同时历史也是“三大佛教”中最短的一个,大约在公元七世纪由缅甸传入我国云南地区。

当时南传佛教在国内的传播仅依靠口耳相传,极不稳定。后来又遭遇战火,一度消失。再加上信仰流派与汉传佛教的不同,南传佛教几乎局限在西南边陲。

另外,南传佛教又被称为“上座部佛教”。叫作“南传”是因为来源于南方,而“上座部”则是这一派佛教信仰的学说流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传佛教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