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就像一个及时雨,将全国家长解放出来,意在传达一个信息:揠苗助长总会适得其反,与其强迫孩子学习,不如让孩子自我发掘来得关键。然而,家长们并来不及喘口气,因为随之而来的问题更让人头疼:没有了补习班,娃的学习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上有一个“花盆效应”:人一旦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就会安于现状,不愿开辟新领域,逐渐妥协于“低配”的适应性,当遇到更大的困窘,因为适应了“低配”生活,他会因为压力选择更低配的舒适,用短暂的快乐暂时麻痹自己,人的一辈子,就这么废了。

开学+双减,孩子“收心”学习难?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主动学习力,方才是长久之计!

如果没有唤醒孩子本身的内驱动力,如果没有让孩子自发地努力,家长做再多也是越俎代庖,做再好也是拔苗助长。作为父母,我们能做些什么“有效努力”来激发孩子学习的自驱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孩子掌控学习,而不是被学习支配

不越俎代庖,我们首先要戒掉这些观念:孩子每天忙到十一二点学习、写作业,必然就比那个八九点做完作业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孩子先玩再学,就一定是贪玩不爱学习。

高效时间概念,不以长短论英雄;合理分配精力,也是选择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实现时间和精力的最佳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省战术上的努力,用到战略上来

有些家长,不论多忙也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写作业,看上去很负责,实际也是虚假努力——要么刷着短视频,要么纯粹只是坐在那要求孩子快写、好好写,毫无作用,自己还烦躁,倒不如该干啥干啥去别打扰孩子。

高质量的陪伴,不仅仅是陪着,而是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营造氛围。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认真做作业,热爱学习,那么自己也应该在旁边摆出这种态度,拿出一本书本、杂志……

或者帮助孩子快速解决掉一些冗杂的作业,整理错题本,查漏补缺,支持孩子设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高效学习。推荐使用巧学错题本APP高效整理错题(可在手机应用市场或软件商店下载),手机拍照几秒钟搞定一道错题,操作简单,分类管理错题,也可以打印出来练习,更好的巩固相关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这样在“战略”上的努力,既保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给与孩子关爱感、联结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孩子学习态度这事,别瞎揣测,有些孩子看上去并不“端正”,实际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了,就怕咱去瞎干涉。我们永远可以相信一个词,那就是——事实求是!

如果你发现孩子明明很努力很认真,走哪都在背单词、坐在马桶上也要看练习册,但成绩永远难有寸进,那就要警惕孩子也许是在“演戏”。

这时候,别动怒、别疯狂,大人表现出的焦虑和严厉只会让孩子继续“演”下去,演无可演了紧接着就是彻底辍学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允许孩子把“本来面目”呈现出来,不愿学习也可以表达出来,正视真实的孩子,才能找到问题所在,然后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别让被迫假装出来的东西,真实地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活得自然一些、坦荡一些、活泼一些,最起码,健康一些——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