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农民日报》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确切地说,是两篇文章火了,“出圈”了。无论是不是农民,看到这两篇文章,下意识都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农民日报》为农民发声,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再进一步说,这是责任,是义务。否则,这样一份报纸,又如何对得起使用“农民”二字呢?

日报嘛,天天发出类似的声音,都不足为奇。它之所以成为新闻,正说明了这种声音稀缺,超出了大众的一般认知。

热情的网友们直接将其送上了热搜,说明网友们也觉得新奇、难得、不容易。网友们点赞这篇文章、这份报纸,以及一种难能可贵的声音。

被点赞的《农民日报》,其实寄托了民众的很多期待,他们期待着那些公共部门、公共机构,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应该是为他们说话的,以他们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各种工作。

当这种期盼遭遇不经意的“获得感”,便成了一时的热点。这种舆论环境的养成,其实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媒体?

它既不是只会传递信息和政策的无情感、无意识的冰冷机器,也不是只会“欢欣鼓舞”这一种表情的人工智能。媒体应该有血有肉,有头脑,有思想,有良心,有灵魂。否则,就不配被称为媒体。

媒体的一大功能,甚至是主要功能,就是曝光问题、提出问题、突出问题,然后寻求或敦促解决之道。

以“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为例,其实可以追问的还有很多,值得《农民日报》做好些个头条、好几个版面。比如,随便提几个角度:当下,为什么要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买房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否坚持了人民至上?

我的印象中,至少在去年之前,我看到的新闻,大多还是警察或者社区工作人员如何机智英勇,识破一些人忽悠农村老年人买房(有的还打着养老的名义)的居心不良,然后苦口婆心劝老人别买房。怎么现在,又到处是鼓励买房的消息?

要知道,现在很多村里就剩下了老年人和儿童,如果连他们都去买了房,房子还是太多,人还不够用,那就是房子的问题,而不是人的问题吧?当然,说到底,楼市里的所有问题,最终都是人的问题,只不过那是另一拨人。

另外,咱们去过菜市场的人都知道,你拿个喇叭在那吆喝“鼓励大家买菜喽”“欢迎大家买菜喽”,没几个人理你。稍微有个正常头脑的菜贩,都会这样吆喝:“清摊大甩卖喽!黄瓜打八折,西红柿买一斤送一斤,青菜便宜啦,一块钱一把!”这样,人们才会赶过来看你一眼。

比如这样的优惠,也行啊:

这是农民都懂的道理:菜卖不出去,你就降价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多地鼓励农民进城买房,退宅基地买房奖励5万!你愿意吗?

如果降价了还是没人买,那该反思的是不是你种得太多了,品质太差了。

说一千道一万,难道是人恶意不吃菜吗?

正如《农民日报》的文章所说,“对于那些虽有进城愿望,但暂时没有足够的能力购房,也没有稳定的收入覆盖进城后生活成本的农民来说,举债进城,就要慎之又慎。”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jiepan),或许可以缓解一时的供需矛盾,但是然后呢?风险和责任都转移到了哪里?后续会不会更难?

不从根子上反思和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更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