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一直都在讨论一个危险的话题,对华“脱钩”。在很多西方国家只将“脱钩”停留在口头上时,德国似乎有意向往这个方向推进。

德国总理朔尔茨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有关对中国依赖的问题,表示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是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不管是在供应链还是出口问题上,德国应该更加“多元化”。朔尔茨还表示,德国经济界现在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媒体解读了朔尔茨的讲话,认为话中的意思是呼吁德国企业在经济上,不要过于依赖中国市场。或许是受到德国舆论界以及朔尔茨讲话的影响,德国智库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西方国家与中国发生“脱钩”的情况,中国在经济层面的损失远高于西方国家,将成为“最大的输家”。

该报告列举了两种“脱钩”的可能性,如果是西方国家单方面与中国“脱钩”,中国GDP将下降1.4%。而双边“脱钩”的情况下,中国的GDP将下降2.27%,欧盟其他国家GDP将下降0.49%,美国GDP将下降0.48%,损失最大的德国则为0.76%。通过预估的数据,研究者认为,与德国和欧盟相比,中国经济似乎更依赖于当前的国际贸易链。

中国确实从全球化贸易中获益匪浅,但贸易是双向的,不能把彼此之间密切的经贸联系,理解为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美国就是基于一些错误的结论,在特朗普时期开启贸易战,鼓动对华“脱钩”。现在的结果,当初的决策者应该没有预料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8.5%,每个美国家庭每月平均支出增加717美元(约合人民币4830元)。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连续16个月超过2%的长期目标水平,自今年1月起,更是连续6个月超过7%。

为了应对特朗普时期因对华贸易战遗留下来的问题,拜登政府上台后就不断对外放风,要削减对华关税,以降低美国通胀水平和物价。虽然迄今为止并未得到落实,但可以看出,贸易战对美国带来的损失,远没有预料中的低。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智库,在做出相关决策时,应该如同德国智库一样,仔细研究过对华开启贸易战后美国的损失。美国智库根据研究结果,大概率是得出对华贸易战对美国有利的结论,至少是损失要比中国低,否则特朗普也不会签署相关法案。

理论与现实之间有差距很正常,但理论与现实几乎相反,就反映出很多问题。最有可能的就是,在进行相关研究之前,先预设了某些前提。基于西方国家一贯对中国的偏见,以及动不动就使用制裁作为政治筹码的举动来看,西方国家可能自认为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优势地位,所以得出了中国经济“严重依赖西方”的结论。

但西方国家并不能代表全世界,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加在一起约有10亿,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人口已经超过80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去掉西方国家市场,中国还可以开发剩下数十亿人的市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已经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

另外,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可以做到自力更生。西方国家鼓吹对华“脱钩”,最终损伤最大的还是自身,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