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敢想象的是,白云山作为年营收690亿元的知名“药企”,背地里也存在着“虚假”的一面。

8月9日,天心制药、白云山制药总厂和敬修堂药业被国家医保局通报,通报案由主要为虚增原料药价格和虚抬药价套取巨额资金。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天心制药和敬修堂是白云山的控股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是白云山旗下独立法人机构(分公司)。

次日早间,白云山发公告表示,针对旗下3家药企被通报一事,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并预计本次事项虽然会对公司未来产品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白云山所预料,或许并不由白云山自己说的算。

一、虚报药价背后的“隐秘”产业链

此次白云山旗下三家子、分公司违法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两票制”。

“两票制”指的是药品在“药厂—一级经销商—医院”的流通过程中共开两次发票的制度。通俗地讲,药品从药厂到医院,只允许经历一个经销商环节,目的是为了防止药品因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最终导致终端价格虚高不下的问题。

白云山旗下的三家子、分公司则直接从原料端开始加价,在原料药采购环节以正常价格售卖给指定经销商,再由指定经销商以数倍至十数倍的价格将原料药售卖给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就可以以原料药成本高为理由,将出厂和投标挂网的价格抬高,以此来达到套取巨额资金的目的。

从通报中的具体案例来看,白云山自家就拥有注射用头孢硫脒(抗生素)的完整产业链,但白云山制剂厂并不从集团旗下的原料厂采购原料药,而是从指定经销商处购买。原料药被转手后购入价格大幅度抬高,被抬高的原料药成本自然会转移至终端患者或者医保,白云山制剂厂以此来套取巨额资金。

这三家企业整改过后,所涉及的87个品种价格平均降幅50%以上,部分品规甚至被要停止采购。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完成这一灰色产业链,需要的是上下游的合谋串通,包括但不局限于白云山三家子、分公司下游的50多家药品代理商、医务人员以及特定关系人。

换言之,这起案件所涉及的已经不仅仅是药品的问题,其背后还揭露了白云山在药品的生产、流通等环节上并不“干净”,亟需自上而下地彻底整改,这或对白云山此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今年6月,白云山上百个产品就被安徽、贵州、山西等多个省份取消了挂网资格,在没有重新获得资格之前,该上百个产品将无法参与药品招标办的统一采购,销量下降也会传导到营收表现上。

不过对此白云山则表示,这三家子、分公司撤网产品在2021年的毛利为0.15亿元,降价产品毛利合计为3.2亿元,占白云山2021年度经审计的毛利额比例共2.57%,虽然预计对未来产品销售产生不利影响,但不会对白云山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白云山的这一预计或许有些乐观,此次旗下三大子、分公司被爆出丑闻后,营收和毛利有所下滑只是次要的影响,最大的影响是白云山的口碑以及在业界形象的受损,之前享受到的“福利”或许也会因为此次的不合规、不合法的操作而丧失,甚至还存在影响投资者投资意愿的风险。8月10日,白云山的股价的收盘价就下跌了3.2%至27.53元/股。

更为重要的是,大商业板块本就不是白云山毛利的主要来源。

白云山的业务构成很杂,其旗下包括以医药制造业务为代表的大南药板块、以饮料和保健品为代表的大健康板块、以医药流通业务为代表的大商业板块,和以康养及医疗器械为核心的大医药板块。

单从营收来看,2021年白云山约84%的营收与医药相关,其中大商业板块构成了68.03%的营收,但毛利率常年仅为7%左右。白云山最赚钱的两大业务分别为位于大健康板块的王老吉,与位于大南药板块的伟哥,这两者对白云山营收贡献最低,但却是白云山的两大现金奶牛,两者的毛利率常年超过40%。

大商业板块虽然不是盈利支撑,但却代表着白云山的门面,门面有损或许也会影响到投资者对白云山其他业务的看法。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王老吉和金戈本就问题重重,投资者对白云山的信心或许早已消磨,此次白云山暴雷,或是压倒投资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一波两折的王老吉,离不开官司?

王老吉面临的问题自不用多说,2015年开始凉茶市场就结束了高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开始逐年缩小。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新茶饮的降维打击、疫情下凉茶消费场景的缺失,都是导致凉茶市场由盛转衰的原因,王老吉也不能脱离赛道遇冷的大趋势。

近期王老吉还因复杂的授权模式导致部分不法分子钻空子,多名王老吉的代理商被上当受骗。虽然广药集团发布声明表示此事件与公司无关,但王老吉的品牌价值或许也因此事件被透支。

事实上,王老吉曾经有机会将自身跳脱出凉茶赛道。如果在业务高增长时期,王老吉加大凉茶与医药之间的联系,以营销为核心冲击消费者的心智,有希望将凉茶打造成超出功能饮料范畴、又与健康养生有关的新品类。

但遗憾的是,与加多宝的官司拖累了凉茶“升华”的步伐,凉茶行业的内耗,使得王老吉没能完成破茧成蝶的最后一步。

与凉茶类似,白云山的“伟哥”生意也陷入了类似的情况:外部大军压境,而内部却依旧在为了利益在内耗。

金戈是白云山与药物研究人员刘玉辉共同研发的,两者合资创办了广州白云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广州白云山占股51%,剩余的股份由刘玉辉通过北京康业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持有。

金戈爆火后,因利益分配存在问题,康业元指控白云山董事长李楚源拒绝公司合理分红,甚至还涉嫌公司财务造假。白云山也反告康业元侵犯其名誉权,两者开始了相互拉扯,至今仍未达成共识。

“伟哥”究竟有多火,想必大部分人没有直观的感受。根据米内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上药店终端化学药TOP20产品”显示,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位列榜一,而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就是大众俗称的“伟哥”。根据米内网进一步的数据显示,“伟哥”类药物品牌销量排行第一的是白云山的金戈,市场份额为2.06%,增长率达到了42.27%。

有行业人士表示,疫情以来很多地方采取了隔离措施,“伟哥”的使用需求大幅度提升,且因为各地对治疗发烧、咳嗽等“四类药物”的购买采取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伟哥”自然顺势成为畅销药。

金戈作为首款国产“伟哥”,提前占位也享受到了先行优势带来的红利,早在2019年就超越了辉瑞原研的“万艾可”,成为国内市场实至名归的“伟一哥”,2021年金戈的销售收入达到了9.88亿元。

但跟其他国产仿制药所面临的问题类似,随着功能相似的仿制药纷纷上市,金戈的地位也逐渐被动摇。目前国内西地那非片已下发了26个批文,涉及超过10个药企。也就是说,金戈之后还有至少9个“哥”在排队上市,比如金恒的“力哥”、广生堂的“劲哥”。

等其他“哥”上市后,按照惯例,必将掀起一场价格战,金戈要想保住当下的市场份额以及高毛利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由此可见,金戈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利益纠纷。有过“经验教训”的白云山,此次如果不能及时将纠纷压下,错失的或许就不仅仅是“伟哥”市场了,投资者对白云山内部是否能正常运营,或许也要打个问号。

参考文章:

市界:《白云山的赚钱黑魔法,坑了医保和患者》

雷达财经:《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

斑马消费:《暴打广药白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