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由省儿童医院专家、市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雷俊带领的小儿外科团队成功救治了医院首例肠系膜裂孔疝患儿。这是市妇幼保健院打破学科间壁垒、多学科诊疗的创新诊疗模式,能更有效地推进学科建设,是医院综合能力的又一体现。

据悉,患儿万某,4个月大,因“纳差、尿少半天,呕吐数次”入住该院儿一科就诊。初诊,精神软,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腹部稍膨隆,腹肌稍紧,肠鸣音弱。腹部彩超显示:上腹部肠气较多,腹腔内部分肠管充盈扩张,内见较多液性内容物,肠梗阻(腹内疝待排外),腹腔积液。腹部立位平片显示:腹部中上区域见多量充气肠曲。肠管积气稍扩张,中下腹未见明显含气肠曲。

该医院管床医生李霖经请示科主任后,请求副院长雷俊紧急会诊。雷俊结合患儿辅助检查及查体后,考虑肠梗阻,需紧急手术。在快速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由雷俊带领小儿外科团队,联合儿一科、手麻科MDT团队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患儿肠系膜裂孔疝伴肠坏死、阑尾坏死、肠扭转。当即与患儿家属沟通,并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再行肠切除+阑尾切除+肠扭转复位术。该患儿年龄小、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很大,小儿外科团队沉着冷静,术中配合默契,凭着精湛的技术在90分钟内顺利完成手术,患儿转入PICU继续积极治疗。手术后4天,患儿已经能够正常饮食,大小便正常,择日即可出院。

多年来,新余市妇幼保健院不断推动多学科诊疗前进步伐,多学科诊疗工作日益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标准化。医院相关人员表示,将积极借助外力,充分发挥本院医疗资源优势,竭力为新余地区小儿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健康科普

带您了解小儿肠系膜裂孔疝

肠系膜裂孔疝在临床中较为少见,约占机械性肠梗阻的1%~2%,是急性肠梗阻中少见的原因之一,占先天性疝的5%~10%。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约30%见于儿童。一般缺乏疝囊,是肠襻穿过肠系膜裂孔所致的一种腹内疝。肠系膜裂孔疝的发生条件包括:

⑴肠系膜存在先天缺损;

⑵腹内压增高和肠管异常活动。

肠系膜裂孔疝形成后,疝入肠管异常蠕动,肠内容物发生重锤样作用,会导致短时间内大量肠管疝入裂孔,最终造成机械性肠梗阻、肠壁水肿、肠绞窄,肠缺血坏死。因患儿发病年龄不同,其症状不典型,往往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术前难以确诊,极易在短时间内发展为肠绞窄和低血容量休克。通过症状、发病情况以及体格检查来了解到可以发生内疝的可能,但由于影像还存在些限制,所以我们只能在进行手术治疗中去确定是否为肠系膜裂孔疝,所以肠系膜裂孔疝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使裂疝出的肠管回位,来关闭缺损的肠系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