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墟,是广州对民间市集的通称。俗话说:“北有赶集,南有趁墟”。人们到墟场购物或出售农副产品称“趁墟”,小商贩到各地市场设摊摆档称“走墟”。

在番禺,从农历初一至三十,每逢墟市,一条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吆喝的吆喝,砍价的砍价,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型商超及方便快捷的网购平台的出现,让墟市逐渐没落,番禺传统墟市从光绪年间的360个,缩减到目前的9个。但“存在即合理”,墟市依然是番禺地区不可或缺的一种民俗。

墟市是经济、历史、文化的沉淀,这是由当地群众约定俗成的习俗和生活所需决定的。现在有一种新式的汽车集市在番禺悄然兴起,让番禺的墟市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又增添了新的活力,但能否以延续传统墟市?能否行稳致远?值得我们期待……

1962年,番禺县市桥镇桥东路的“四九”墟,是县内最大的农贸集市。

据《番禺百年图鉴》记载,“四九”圩逢农历四、九日开圩,交易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图为群众进城到“四九”圩赶集的景象。

番禺墟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提到:“粤谓野市曰墟,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墟。满时少,墟时多,故曰墟也”。传统墟市,都有墟期,一般以农历每旬隔3~5日为一墟。有墟期的墟市,多是人口较稠密、交通较便利的村镇。而番禺依托发达的水运交通将县、府、省各地商贸活动联为一片,互为交织,构成地域之间商品流通网络的桥梁,墟市也随之数量大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群众在选购商品。源自《番禺百年图鉴》

据《番禺县镇村志》和《番禺县志》记载:“市桥的集市贸易,从宋代的沙头墟(即今沙墟)开始,时沙墟瓦窑极盛,人员众多,为供应烧窑人员的生活需要和农副产品与手工业品的交换,沙头墟以农历逢一、五日为墟期。”如此看来,有记载的番禺墟市始于宋代的沙墟,具体年代不详。

新造墟也是历史悠久,至少有五百年的历史。据记载,明朝景泰五年(1454年),人们在珠江河滩筑堤造地,遂建成墟,故名“新造”。新造墟,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

据《番禺县志》记载,光绪三年(1877年),番禺有360个墟市,但随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许多传统墟市慢慢消失,在民国期间仅剩下66个墟市。

市桥“布墟”体现番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趁墟,最早是农户趁着墟日进行物物交换,用粮食换粮食或生活生产用品。发展起来后,非农户也会来买卖、交换,让墟的效用和内涵得到扩展。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墟市曾是人们唯一可以购物的地方——吃的用的,除了自行种植、生产外,只能等墟日在墟市上购买、交换。

上世纪70年代末,番禺大岗墟。源自《番禺百年图鉴》

番禺著名民俗专家梁谋说:“其中超千人的大墟有新造墟、市桥墟,但员岗墟是番禺墟市中最有名的,当时还流传着‘十日四墟朝晚市,有女唔嫁员岗等几时’的俗语。”

梁谋认为,墟市是经济、历史、文化的沉淀,这从当时形成不同物种的墟市中可见一斑。如新造、里仁洞耕牛比较多,出现了“牛墟”;紫泥村种植黑茭笋的农户较多,出现了“乌笋墟”;还有专门卖猪苗的“猪仔墟”“乌榄墟”等。其中市桥的“布墟”更是体现了番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以前市桥不但有“织箩街”,还有“晒布地”,带动了番禺的布匹生意发展。数据显示,1953年单单从事布匹生意的商铺有360多间。

9个墟市延续至今 主卖平价商品

1871年《番禺县志》记载番禺县沙湾司墟市16个,包括凤鸣墟(即市桥四九墟)、沙湾三八墟、大龙墟、石碁墟等,茭塘司墟市26个,包括南村墟、官桥墟、草河墟、里仁洞墟等。

伴随时间变迁,延续下来的番禺墟市越来越少,时至今日番禺仅保留了9个传统墟市。如今每个月农历初一至三十,番禺每天都有不同的传统墟市,一六墟(农历尾数为一和六的日子,下同)是谢村墟、化龙墟,二七墟是大龙墟(石碁墟),三八墟是沙湾墟、石楼墟,四九墟是清河墟、洛溪墟,五十墟是新造墟、汀根墟(新造墟因故暂时关闭)。

2020年7月5日,新造墟搬入南约村新址,设有200多个摊位 黄卓鹏摄

墟日当天,街坊和当地村民就从四面八方涌来,争淘“便宜货”。里面买卖的商品各式各样,日用品、成衣、鞋子、床上用品、水果、蔬菜、花鸟虫鱼,甚至小狗崽小猫崽等都有。记者走访了清河墟、石楼墟、谢村墟,看到墟市上摆卖的货品大同小异,最旺的是卖衣服的,15元一件的T恤,30元一件的睡衣,还有一些2~5元的小杂货。其中,清河墟还有卖80~100元的外贸鞋,质量还挺不错。而谢村墟有不少小吃类的摊位,有卖腌水果、蔬菜酸的,有卖辣花生米的,还有一家卖东北大豆筋的店铺设了免费试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化龙墟 许树添摄

现存的番禺传统墟市中,最大最知名的,要数清河市场的四九墟。据记载:四九墟的历史至少有151年历史甚至更久远,“至清末民初,市桥四九墟已成为番禺各墟市商业之最,四、九日墟期,一直沿用至今。”据清河综合市场负责人介绍,四九墟和天光墟自1996年9月起,从市桥搬迁至此已经有26年,四九墟作为番禺区最大的墟市,现经营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档口1200多个,每个档口背后,承载着1-2个家庭的生计。

2010年腊月二十九,清河市场“四九墟”到处人山人海 刘敏强摄

一个月走三四个墟的“走墟人”

今天散布在番禺各镇街的墟市,每个墟市之间,所卖的商品差异化已经不大,趋向于同质化,有些“走墟人”职业性地在各墟市之间“走墟”谋求生计。

8月墟日的一天,记者来到清河市场的四九墟。在墟市一家略带民族风格的女装摊档前,阿伟(化名)和爱人娴熟地与顾客介绍衣服,女装50-80元、休闲短裤35元,这个价位在四九墟算是“中高档”,一位中年女顾客在几番比试之后,很快下手了一件80元的上装。摊主阿伟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他在广州从事印刷工作,但感觉存不了多少钱,于是在老乡的撺掇下,十几年前他辞工来到番禺摆起摊档,做起了“走墟人”。

清河市场四九墟

清河市场四九墟

除了清河市场四九墟,阿伟还租下了石楼三八墟、石碁二七墟共3个档口,一个月共“走墟”18天。“每天早上7点多开档,晚上6点收摊。好在清河市场这里有现成的棚架,比较阴凉,其他的墟市还要自己搭帐篷,晚上再收起来,相对来讲更晒更热。”

经过十几年的“走墟”打拼,阿伟已在番禺成家立业,买了一套房子,育有三个孩子。虽然“走墟”比较辛苦,而且近年来受电商冲击和疫情影响,生意不是很好做,但他直言不后悔当初改行的决定,“现在是一年之中的淡季,市场比较冷清,但到了十月、十一月天气转凉换季时,尤其是一、二月份春节前,生意很旺,所以平均算下来,收入还是比之前打工强不少。”

同样,在三八墟(石楼墟)卖鲜花的明哥(化名)也是一样,明哥夫妇是石楼本地人,最开始卖花是源于老婆阿华(化名)钟意鲜花,但真正干起来才体会到这一行的辛苦。夫妻两人一个月走三个墟,每个墟日凌晨12点,阿华就出发赶往芳村的广州岭南花卉市场,挑选、批发各类鲜花花费三个小时,加上来回路途两个多小时,回到墟市已是5点多。这个时候,明哥也已经在档口候着,两人一起搭帐篷、给鲜花打水、摆档。天逐渐亮起来,来趁墟的人也逐渐多起来,两人就更忙碌了,到了中午人流稍少一点,阿华趁着空隙去躺椅上休息一下,顾客一多,阿华又起来接待。档口一般傍晚5点多收摊,夫妇俩回家吃完饭,晚上七八点就开始休息,睡到12点又要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河市场四九墟

为了生活星夜奔波赶路的,不止鲜花档主,还有卖水果的档主。今年夏季持续高温,令到西瓜等消暑水果十分受欢迎,一位水果档主告诉记者,他一个月赶四个墟,即24天。每逢墟日,他凌晨四点出发赶往白云区江南水果批发市场,采购西瓜、火龙果、哈密瓜等,7点多回到墟市开档,直到晚上近十点才收摊,这样“走墟”的日子已经坚持了十几年,“说不辛苦是假的,搵食艰难嘛,但是辛苦一点,回报自然就会多一些。”

趁墟是一种生活的“调味剂”

在清河四九墟一家摆卖西瓜、火龙果的档口前,拖着手推车的陈婆婆正在挑选水果。家住桥南街的她,是专门带着孙子去“趁墟”的,早上她的儿子开车把他们送到清河市场,中午再来接走。陈婆婆说,她儿子小的时候也喜欢跟着大人来趁墟,一家人其乐融融,在各个档口四处走走、看看,一逛就是大半天,很是温馨。现在孩子大了,时代也变了,年轻人要不在手机上购物,要不就去大商场超市,不再来墟市买东西。“我习惯了,还是觉得这里的衣服、鞋子、水果、鲜花,都很便宜实在,喜欢什么都会买一点。今天有孙子陪着,孙子很喜欢来这里。”说话间,陈婆婆六七岁的孙子正开心地蹲在花鸟虫鱼摊档,饶有兴致地观察小仓鼠、小兔子等动物。

对80后阿雯(化名)来说,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去逛墟市,热闹的场景,各式各样的商品,看着妈妈与档主讨价还价,“就算不买东西我也可以在那里玩一天”,时至今天,阿雯对小时候跟妈妈“趁墟”的场景还记忆犹新。

清河市场四九墟

清河市场四九墟

阿雯5岁时跟着家人从汕头搬到了番禺钟村生活。在她7岁即将要上小学一年级之际,阿雯妈妈带着她去趁墟,买家庭日用品之余,她上学用的第一个书包、文具都是在墟市买的。自那时候起,阿雯就特别爱跟着妈妈去“趁墟”,她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睡衣、第一双小皮鞋、少女时期的第一件内衣、第一盘香港歌星的磁带、日常爱吃的零食水果……墟市里各式各样的商品和人来人往的热闹,见证着阿雯的成长,也撑起了她的快乐童年。

如今,阿雯已生儿育女,移居至市桥,但她仍热衷于“趁墟”。“现在很多墟市都挺干净整洁的,如果适逢周末,我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去,让他们感受市井的烟火气,知道生活的不易。”

其实,不单单是陈婆婆和阿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碰到了许许多多的“趁墟人”。或许墟市与当下林立的商超、便捷的网购无法比拟,但它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来说,既是一种生活的“调味剂”,又是一种精神情怀的依归。

传统墟市生存空间日渐逼仄

虽然“走墟”的各家档主各有各的艰辛与不易,但对于这份职业的认同,“走墟人”却有着一致的乐观坚强看法。“最大的好处是不受拘束,比较自在,而且只要吃得了苦,就比一般的打工要强。”所以他们更愿意坚守墟市这块阵地。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的大势中,留给传统墟市和“走墟人”的空间似乎日渐逼仄。由于墟市造成的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颇受诟病,叠加疫情防控因素,一个多月前,历史悠久的新造墟历经几次搬迁后,因故暂时关闭。石楼墟市也于今年6月1日从经营多年的景诚墟场搬至石兴市场,经营面积和人流量大幅减少,不少档主无奈之下选择退租。

在清河市场,从事女装经营的刘大姐告诉记者,原本她想在商圈开一间服装店,但因租金太贵,只好选择在四九墟摆摊,每逢墟日就请兼职帮忙销售,成本不算太高。“年轻人大多喜欢网购,实体服装店并不容易做。”刘大姐卖的女装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跟同类服装实体店相比,价格要低一些,墟市时销量还不错。

“虽然年轻人都是喜欢网购,但是墟市的客源我们不能忽视,将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相结合,才能创造出‘走墟’最大的利润空间。”如今,刘大姐转换了思想,前来墟市购物的顾客,她都会主动添加微信,将每个顾客转化成她的微信好友,然后通过朋友圈再次推广,拓宽线上渠道,一来二往就培养了很多熟客,没时间“趁墟”的顾客就会微信下单,快递收货。刘大姐说,如果没有创新,墟市并不吸引年轻人,毕竟与网购相比,墟市的劣势显而易见。

“后备箱”集市出圈,能否延续传统墟市

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寻常陌巷,自有人烟意趣,何况是几百年来人来人往的墟市。历经岁月洗礼,如今延续下来的番禺传统墟市越来越少,但它在夹缝生存的环境依然守护着这片土地,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成长”。

近来,“后备箱经济”火出了圈!特别是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在番禺一些网红“打卡点”,如西坊大院、新造良仓、上河坊等,夜幕降临,一辆辆私家车按规定有序地停靠路边,车主们打开汽车后备箱,挂起氛围灯、“招牌”幕布,摆放起了各具特色的物品。很多市民来到“后备箱”集市,感受这种新鲜消费体验带来的“烟火气”和“新潮味”。

新造良仓汽车集市

新造良仓汽车集市

新造良仓汽车集市

虽说都是摆摊,但是与传统的流动商贩相比,“后备箱”集市不管是在经营人群还是服务风格上都有所区别。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想在闲暇时间做一些小生意,作为一份收入补充。“后备厢模式”移动便捷、运营较轻盈的特点,只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刚好能够满足这类群体的需要。这也使得后备厢集市自带青年属性和“潮”的姿态。很多时候,他们不止于追求简单的物美价廉,而是颇具巧思地为商品赋予更多文化感和体验感。于是,在经济收益之外,充满活力的街区文化和社会互动也自然生发出来。

为了引流,更多的商圈、景区,开始主动去尝试新鲜事物,接纳后备厢集市。

芳华里集市

芳华里集市

周末,广州长隆商圈的时代·芳华里就热闹非凡,这里兴起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汽车集市,一排新能源车展位、一排标准摊位,色彩斑澜挂彩旗,很多露营风座位或帐篷,有歌手在唱歌,像过节一样,气氛拉满。现场各式各样的摊位,主卖咖啡、啤酒、茶饮和小吃。8月19日-21日,“时代假日车市”也即将在这里举行,以品牌新能源汽车展销为主打,以时下流行的集市形式,设置各种摊位,结合时尚、科技、智能、打卡、互动、餐饮、休闲等时下引流元素,打造消费新场景。

芳华里集市

芳华里集市

“后备箱”集市的“破圈”走红,也许是传统墟市的脱胎换骨、改变创新。“后备箱”集市作为一种新鲜的经营业态,可促进新就业、释放消费潜力,成为城市夜间经济中的新星,但“后备箱集市”中食品占比很大,“后备箱摊位”流动性大,其背后存在着交通、环境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和隐患,消费者权益保护较为困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和监管,让这一新业态有序、健康发展。“后备箱”集市这种新的业态能否延续传统墟市?能否行稳致远?值得我们期待……

来源丨番禺融媒

策划:陈海生

文:番禺融媒记者 胡普甜 吴红颖 卢晓韵

图:番禺融媒记者 吴红颖 卢晓韵 刘瑞媚 (署名除外)

编辑 | 沈信君

校对 | 胡普甜

审核丨孙轶英

签发丨徐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