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高质量水源林建设被列入2022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笔者从广东省林业局了解到,为提升森林涵养水源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筑广东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生态安全屏障,“十四五”期间,广东将规划建设500万亩的高质量水源林,为广东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建设增绿添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韶关等地,记者了解到,作为珠江第二大干流,北江自东北往西南穿山越岭,流经韶关南雄、始兴、曲江等地区。2021年,韶关市完成高质量水源林建设11.79万亩,实施森林抚育近30万亩,采用“珍贵树种+”的造林模式,打造出一批高质量水源林示范基地。

2021年以来,韶关市林业局通过大力实施林相改造,在张九龄纪念公园重点改造了2600多亩桉树林,并以树种为画笔,在公园内种植乐昌含笑、红苞木、樱花、枫香、红乌桕、红叶石楠、黄花风铃木等树种,着力描画“春粉红、夏深绿、秋金黄、冬雪白”的“七彩林海”,增强森林景观观赏价值,给市民提供一个林分结构良好、生态功能完善的开放式健身及休憩场所,造福韶关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处北江上游、浈江中游的始兴县在以林涵水、以水养林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家秘诀。始兴县林业局科学制定了高质量水源林造林工作程序,在上一年12月前就完成招投标工作,当年3月前完成种植工作,9月底前完成当年抚育工作,做到紧密衔接、不误林时。据统计,2020—2022年始兴县共造林21718.5亩。同时,采用“一包三年、一种三抚育”的成效验收标准,当年造林小班面积核实率达95%以上。

韶关一片片长势良好、郁郁葱葱的水源林正是广东大力推进高质量水源林建设的缩影。“十四五”期间,广东规划建设500万亩高质量水源林,其中造林300万亩,封山育林200万亩,主要分布在全省主要河流干流、一级支流两岸的第一重山山脊以内,大中型水库与湖泊周边1公里以内。建设内容主要是对宜林荒山进行造林,对疏残林、松材线虫发病林分、布局不合理的桉树纯林进行更新改造。2022年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面积将达到101万亩。

据了解,高质量水源林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碳减排等方面的生态功能突出,广东在江河流域、大中型水库集雨区和生态区位重要、敏感脆弱地区,科学推进林分改造,营建结构优、功能强、效益高的水源涵养林,对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的基本需求将产生积极影响。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创新造林机制方面,我省将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列为涉农领域省对市县考核事项,同时纳入乡村振兴、河长制、林长制考核范围;将高质量水源林建设任务纳入国家重点造林计划,并要求高质量水源林建设任务全部要落地上图。目前已完成2021年造林结果上图和2022年造林计划上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步,广东提出要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结合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估和落地上图等工作科学安排造林用地,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水源林造林树种、造林方式和种植模式等。

【记者】邵一弘

【实习生】洪尚泽

【通讯员】林荫

【作者】 邵一弘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