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宜棠互联网医院作品

微信ID:tytkids

8月14日,北京一高铁上,一位孩子吵闹声音比较大,车上一位女乘客就劝说孩子家长制止一下。本来这是一件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大家相互体谅一下,家长稍微对乘客表达一下歉意,制止一下孩子也就过去了。但是在乘客提醒孩子家长后,孩子家长的表现和发言让车上的很多乘客都愤怒了。
以下是乘客和孩子家长的部分对话:
孩子妈妈:“我管不了,请你过来管。我的孩子我管不好,不好意思,控制不了他。3岁的小孩听不懂道理,捂他嘴了已经,不好意思,你理解一下,你说我道德绑架,你真有毛病,你这辈子都别生孩子了,生孩子被你带死了,我的天呐!”
期间孩子家的老人还说出:“孩子嚷嚷两句你就受不了啦?”“你去叫警察吧”“泼妇”等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立删)

随后孩子的父亲出面了,开始和那位女乘客对话。在这之前,只有女乘客在和孩子家长争吵,其他乘客情绪都较为平静。但是当孩子父亲说完话后,车里的很多乘客都被激怒了。
孩子父亲:“把这个整个过程复述一遍,从你的角度。”
乘客:“我的角度就是,高铁里面一个小孩拿一个ipad,就是您的小孩……”
孩子父亲打断女乘客:“那很正常,你没坐过带小孩的这个高铁吗?你第一次坐高铁吗?”
乘客:“我不是第一次坐高铁……”
孩子父亲再次打断乘客说:“那我原谅你!”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立删)

到这时候,车子上的乘客开始愤怒了,纷纷回怼孩子家长:“谁第一次坐高铁啊?”“这跟坐高铁有什么关系啊?”“你们应该道歉”“我们都听见您孩子在嚷嚷”“还录别人,什么玩意儿!”。
无巧不成书,就在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天,8月15日,在大连到北京的G3529次高铁上,一位孩子因为开外放声音大影响他人,有乘客劝说,孩子家长竟然也与乘客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期间还说出了:“你现在动不动就拿素质说事”“我没注意,我就没注意他声音那么高,我就没有觉得他声音高,怎么啦?你报警啊!”
带孩子乘车,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不得不说,上面这几位孩子家长在处理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的问题上表现确实欠佳。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才会在公众场所吵闹。事实上,除非孩子特别小,否则孩子在公众场所吵闹就是家长教育缺位,无限纵容的结果。那么当孩子出现在公众场所吵闹的问题,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立删)

1.第一时间向周围的人致歉
父母处理事情的方法,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孩子。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父母致歉首先确实是为了向别人表达自己孩子对别人造成困扰的歉意,更重要的是用行动给孩子做出了示范,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
2.把孩子带离现场
当孩子无法停止吵闹,语言上的制止无效时,为了不打扰别人,也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最好把孩子带离公众场合。虽然在高铁等公众场合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孩子带离现场,但是可以带孩子去高铁上的卫生间等人群比较稀少的地方。在私密安静的空间里对孩子进行教育,直到他保持安静。
3.树立对错观念
将孩子带离现场后,要很认真地告诉孩子,由于他的吵闹,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这样做是极其不礼貌的,是不被允许的,是没有素质的表现,在公众场所一定要尽量保持安静。在孩子头脑中树立起清晰的对错观念。
4.给出惩罚措施
孩子在公众场所吵闹后,家长一定要给出惩罚措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惩罚,孩子就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当然,惩罚要适度,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给出惩罚。比如,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就可以惩罚他2天内不能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或者不能吃自己喜欢吃的零食等等。
5.坚持重复
对于上面的四点,家长一定要坚持重复进行。每当孩子在公众场合控制不住自己吵闹时,家长就要重复上面几个步骤。根据孩子表现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惩罚措施,直到孩子养成在公众场所保持安静的习惯。
另外,除了上面五个方法,家长也应该注意,在带孩子出发去公众场所之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可以带上孩子喜欢的玩具,零食等物品,用这些物品在公众场所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自己玩自己的,从而不打扰到周围的人。
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李玫瑾曾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孩子从身体到心灵,都是父母造就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都跟父母的行为或教育方式有关。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当孩子出现不礼貌的行为时,家长应该第一时间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到位,而不是一味地找各种理由包庇自己的孩子。
大家是怎样看待孩子高铁上吵闹不止的现象呢?欢迎在评论区表达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