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了34年的“诅咒”,

还没有结束。

作者:刘潇

编辑:陈佳莉

当地时间8月12日,75岁的作家萨尔曼·拉什迪在美国纽约州出席活动时,突然被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袭击。

行刺者接连向拉什迪的面部、颈部和身体猛刺10刀,刀刀致命,被冲上台的观众制伏时,满手鲜血,仍不罢休。

事后,拉什迪被紧急送入医院,一度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据医生透露,目前拉什迪虽然伤情已稳定,但颈部受伤、肝脏破损、右臂神经断裂,并且“可能会失去一只眼睛”。

·拉什迪倒在遇刺现场。

刺杀事件震惊世界。毕竟,在西方文坛,拉什迪赫赫有名。

作为当代英国文坛的领军人物,拉什迪被誉为“后殖民文学教父”,与奈保尔、石黑一雄并称为“移民三杰”。

一场高调刺杀,让人们意识到,那个持续了34年的“诅咒”远没有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球追杀”

上世纪八十年代,拉什迪的小说,几乎每一部都能引发“血雨腥风”。

1981年,《午夜之子》问世。这部以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为背景的小说,在英印两国引发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在英国,拉什迪凭借《午夜之子》三获“布克奖”, 奠定了他在国际文坛的地位。

在他的出生地印度,由于《午夜之子》触怒了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使得该书遭禁。

·拉什迪。

1983年,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羞耻》将视角转向巴基斯坦——拉什迪的“第二故乡”。故事环绕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展开,描述了主人公们的荒淫无度和互相残杀。

书中两个重要人物原型均是巴基斯坦的前任总理,因此引发巴基斯坦政界强烈不满,指责其诽谤。

先后把印度和巴基斯坦惹毛,拉什迪丝毫没有“收敛”。

1988年,《撒旦诗篇》问世,闯下大祸。

“撒旦”在西方文化中是魔鬼的同义词,这部小说就像其书名一样,让拉什迪噩梦不断,成为笼罩在他头上挥之不去的“诅咒”。

伊斯兰世界指责该书亵渎了伊斯兰教先知,众多伊斯兰国家将其列为禁书。

·拉什迪的书被烧毁。

1989年2月14日,伊朗当时的最高领袖霍梅尼宣布判处拉什迪死刑,并号召全球信徒对其追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霍梅尼。

伊朗宗教组织拿出270万美元作为赏金,全球追杀拉什迪。2012年,这笔赏金增加到330万美元,2016年,又追加到390万美元。

当年,一个刺客试图用伪装成图书的炸弹炸死拉什迪,没想到炸弹提前爆炸,拉什迪没事,自己被炸死了。

此后多年,依附在《撒旦诗篇》上的诅咒,不仅牵制着拉什迪,几乎是“谁碰谁死”:

1991年,《撒旦诗篇》的日文版翻译被刺死,尸体在筑波大学楼梯间被发现;

1993年,土耳其语版翻译者在土耳其下榻的旅馆遭到暴民纵火,包括他本人在内的37人死亡;

同年,该小说的挪威出版商在家门外遭枪击后重伤

惨剧接连发生,拉什迪如惊弓之鸟,活在巨大恐惧中。

他向英国伦敦警方申请24小时人身保护,几乎3天搬一次家,最终住进了警方提供的安全屋。

接下来的10年中,拉什迪都生活在安全屋中,窗户上挂着防弹毯子,每天和武装人员生活在一起。

直到1998年,伊朗时任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表示,伊朗不再支持杀戮,拉什迪才敢露面,公开参加图书活动和聚会。

·拉什迪接受媒体采访。

哈塔米的表态让拉什迪松了口气,但并不代表追杀令失效。

2022年8月12日,厄运还是降临到拉什迪头上。

·拉什迪遇刺后被紧急送往医院。

生来“反骨”

1947年6月,拉什迪出生在印度孟买一个富有的穆斯林家庭。

家族文化氛围浓郁。拉什迪的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

14岁时,拉什迪就被送到英国,接受系统的英国教育,之后顺利考入剑桥大学。

如果按照父母安排,等待拉什迪的将是一个学成归来继承家业的富二代故事,但拉什迪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从小不信仰伊斯兰教,被父亲视为“逆子”。

在家里不受待见,拉什迪在外求学的经历也让他受尽“夹板气”。

在英国,他因宗教背景而遭到歧视。思乡之情和对现状的不安,造就了他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他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

毕业回国后,他又被视为一个中了西方毒害的“外来户”。

拉什迪带着迷茫返回英国,打算用小说来缕清这个世界,没想到就此开启惊险人生。

仇恨、追杀、躲藏,几乎成了他后半生摆脱不掉的关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的拉什迪。

即便如此,拉什迪依然满身“反骨”。

1995年,在受到追杀隐匿7年后,不甘沉寂的拉什迪发表长篇小说《摩尔人最后的叹息》。这本书被指对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尼赫鲁颇有不敬之嫌,遭印度政府查禁。

但他从没因受到威胁而停笔,反而写道:“小说是揭露政客真实面目的一种方式。”

高调生活

在文坛上掀起巨大风波的拉什迪,在情场上也不甘下风。

2000年,为了追求比自己小23岁的名模拉克希米,拉什迪接受眼皮整容手术,频繁出入健身中心,以求减去腰间的肥腩,甚至以拉克希米作为新书的主角原型。

·拉什迪与第三任妻子伊丽莎白、儿子米兰。

将拉克希米追到手后,他冒着被追杀的风险,抛弃妻儿,与新欢飞往纽约定居。

·“新欢”拉克希米与春风得意的拉什迪。

逃离了伦敦阴冷逼仄的 “地下生活”,拉什迪一到美国便放飞自我。

他开始追逐好莱坞女星,但大多数“女星前女友”对他评价都不高,其中一位女星说他是“胆小鬼,不正常,不成熟”。

他身边最知名的一位女星是奥利维亚·王尔德,两人曾手挽手出席晚宴,丝毫不畏惧闪光灯。

陷入好莱坞名利场的拉什迪,似乎已然忘却盘旋在头上的“诅咒”。

·奥利维亚·王尔德和拉什迪。

除了情场高调,拉什迪还企图在政坛搅起风云。

2005年,他在公开场合尖锐批评布什政府,称其对外政策助长了恐怖主义。

2015年,他在小说《两年,八个月零二十八夜》中疑似夸赞奥巴马:“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雄才善辩,而又体贴细致。一言一行都谨慎拿捏,恰到分寸。他跳舞也很棒(虽然不及他夫人那么棒),也算相貌堂堂(虽然有点招风耳)。”

奥巴马有次带着女儿逛书店,恰好买了这本《两年,八个月零二十八夜》。

拉什迪得知此事,立马发了一条“朋友圈”凡尔赛了一把,同时还不忘调侃当年下达追杀令的霍梅尼:“在我所有的书里面,(奥巴马)挑了一本跟霍梅尼没啥关系的书,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这么想没错吧。”

2017年的小说《金屋》讲述了“一个残忍、自恋、充满雄心又善用媒体、炫耀妆容和染了头发的坏人造反的故事”。美联社在其报道中称,拉什迪在影射特朗普。

没完没了的“诅咒”?

高调生活的拉什迪,最终遭遇了一场高调的刺杀。

拉什迪遇刺后,伊朗和西方国家纷纷表态,对立情绪明显。

伊朗伊斯兰通讯社下属的《伊朗报》头版标题是“魔鬼的脖子被斩断”,将行刺者称为“义士”。

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下属报纸头版头条是“魔鬼的一只眼睛被刺瞎”↓↓

法尔斯通讯社引述伊斯兰教法学家的观点,认为穆斯林有权在美国领土执行霍梅尼裁决,追杀“叛教者”,美国无权干涉。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拉什迪通过他的作品侮辱了“伊斯兰的神圣”,越过了“15亿穆斯林的红线”“这是他自找的”。

另一边,西方政坛对刺杀事件表达强烈不满。

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声明:“我们与所有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为他的健康和康复祈祷。我感谢第一反应者和那些挺身而出为拉什迪提供帮助并制伏袭击者的勇敢的人。”

·拜登的声明截图。

英美文坛中,J.K.罗琳、斯蒂芬·金、石黑一雄、卡勒徳·胡塞尼等知名作家纷纷声援拉什迪。

一位作家写道:“拉什迪的遭遇令人震惊。但相比之下,更难以置信的是,有些人竟会认为这是拉什迪‘自作自受’。”

但很快,J.K.罗琳便“引火上身”,收到了一条留言“你是下一个”。一时间,人心惶惶。

·J.K.罗琳在社交媒体上谴责凶手。

刺杀事件后,美国警方很快公布了凶手身份——24岁的哈迪马塔。

哈迪马塔是黎巴嫩裔美国人,也是一个狂热的什叶派穆斯林信徒。

1989年2月14日,霍梅尼判处拉什迪死刑,让后者开始了被全球追杀的日子。当年6月3日,霍梅尼去世。又过了十来年,行刺拉什迪的哈迪马塔出生。虽然时空相隔甚远,但仇恨的种子早已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