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辅助生殖利好的政策出台,A股相关产业链的各上市公司也迎来了集体飘红。

红星资本局8月17日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于昨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加强生殖健康服务中提到,指导推动医疗机构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中医药服务、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向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不孕不育防治水平。

其中,就辅助生殖技术一项,《意见》指出,要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辅助生殖技术。图据IC photo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部分地区此前已计划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范围。

今年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并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个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仅限门诊),项目价格从180元到5050元不等。

其中,单项价格最高的是胚胎单基因病诊断技术,为5050元/每个胚胎。

↑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价格及医保类别一览。图据新京报

不过,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今年4月有网友咨询该政策的落地情况,@北京12345回复称,“经核实,根据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我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工作暂缓执行。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对相关政策进行统筹研究,我市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彼时,据央广网报道,在北大人民医院生殖门诊中,需求量最大的为试管婴儿技术,该项技术包括检查和治疗单次的费用,约为3.8万-5万元,有半数以上的患者需要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治疗才能成功。部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后,将改善因治疗费用高而放弃治疗的患者的状况。

随着辅助生殖利好的消息一出,相关产业链的各上市公司也迎来了集体飘红。包括辅助生殖产品拓展的长春高新(000661.SZ)、辅助生殖用药的翰宇药业(300199.SZ)、辅助生殖产品原料药的国药现代(600420.SH)等。

虽然活跃在辅助生殖板块的概念股众多,但真正能触达客户终端的下游“持证”民营医疗机构却十分稀缺。目前,中国的辅助生殖服务市场主要还是由公立医疗机构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拟规定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图据IC photo

今年3月,国内“辅助生殖第一股”锦欣生殖(01951.HK)首席执行官董阳曾透露,目前行业中辅助生殖运营机构持有“IVF牌照”的400多家中,民营机构只有40多家。而在这些民营机构中,能维持每年5000例以上IVF(试管婴儿)周期的仅3家。

从目前可获得的公开数据来看,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曾指出,就IVF取卵周期而言,2018年锦欣生殖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三,份额仅为3.9%,前两位均为国有医院。锦欣生殖作为行业龙头,拥有4张“IVF牌照”。

此外,麦迪科技(603990.SH)曾对外披露,其全资子公司玛丽医院为专注于“试管婴儿”治疗的专科医院,2016年经海南省卫生计生委核准,准予正式运行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前不久被字节跳动纳入囊中的美中宜和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曾在2020年完成对北京宝岛妇产医院的收购后,拥有了试管婴儿业务牌照。

红星新闻记者 邓凌瑶

责编 任志江 实习编辑 朱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