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潮州非遗保护传承成效明显,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7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11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7人;拥有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省级非遗工作站1个、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2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

潮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潮州音乐、潮剧、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歌册、潮绣、潮州木雕、潮州剪纸、潮州大吴泥塑、潮州花灯、潮州抽纱、潮州嵌瓷、潮州珠绣、潮州枫溪瓷烧制技艺、潮州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潮州彩瓷烧制技艺、潮州菜烹饪技艺、潮州工夫茶艺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是主要流传于广东潮州地区,用各类民间器乐演奏的乐曲的总称,除潮州外,还广泛流行于闽南、粤东、广州、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潮人聚居地。潮州市是潮州音乐的中心和发祥地,其源头可追溯到唐宋之际,至明清时期发展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州音乐源于当地民歌、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类。它蕴藏丰富,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潮州音乐内涵丰富,既能表现小桥流水式的趣味,又能演绎出气壮山河的史诗。潮州音乐所独有的“二四谱”是十分古老的谱式,在其独特的律制中,“si”“fa”二音的灵活变化体现了潮乐独特的韵味, 同时形成潮乐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多种调式以及演奏上强调充分发挥作韵和即兴加花两种技法。潮州音乐常用乐器约有20余种,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唢呐、深波等。代表性曲目有《抛网捕鱼》《双咬鹅》(大锣鼓)《昭君怨》《小桃红》(细乐)《晏灯楼》(苏锣鼓)等。潮州音乐的乐器组合、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变奏手法都具有独特的章法和美学依据,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潮州音乐项目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潮剧传统剧目分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文明戏和新编历史剧两大类,有剧目2000多个。传统剧目在潮剧中占据重要地位,有《荔镜记》《苏六娘》《刘明珠》等精品剧目;传统折子戏《扫窗会》《杨令婆辩十本》《闹》汇聚了传统潮剧的精华,被誉为“百花潮中的三块宝石”。

从表演上来看,潮剧的脚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戏《扫窗会》被誉为中国戏曲以歌舞表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剧丑角分为10类,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为世所称。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的溜梯功为潮剧所独有,在戏曲界享有盛誉。潮剧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唱南北曲,声腔曲调优美,轻俏婉转,善于抒情。清代中叶以后,它又吸收板腔体音乐,显得灵活多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剧中有传统曲牌200多支,乐曲1000多首,是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重要资料。潮剧演唱用真声,唱念用古谱“二四谱”,韵味浓郁。其曲调包括优美柔媚的轻三六调、平正端穆的重三六调、哀戚幽怨的活三五调及轻松诙谐的反线调等。潮剧的打击乐器均有定音,伴奏有复调和声之类,1950年后为许多兄弟剧种所仿效。

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潮剧项目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铁枝木偶戏

潮州铁枝木偶戏俗称“纸影戏”,是我国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观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木偶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潮州铁枝木偶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表演时后台由3至4人操纵木偶,盘腿而坐,每人操纵1至2尊,后面伴唱,伴乐者9至12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拨、抖等, 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其具有民间戏曲艺术的研究价值。

潮州铁枝偶戏项目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州歌册

潮州歌册是一种流行于广东省东部的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等潮语地区,用潮州方言诵唱的民间说唱形式,约形成于清代乾嘉年间。潮州民歌中早有一种以七字句法演唱的较长篇叙事歌体,叫“七字歌”。潮州歌册是以这种七字叙事民歌为基础,吸收弹词、词话、戏曲等形式的文体以及大量的故事,以潮州话的语言、音韵、演唱而成的,港、澳台和南洋群岛讲潮语的华侨华裔及福建南部讲闽南方言地区也颇流行,诵唱者主要是妇女,田间、晒场、家居、祠堂是她们经常演唱的地方。

潮州歌册的体裁有两种:一种是传奇体即故事体,叙述完整的故事,如《隋唐演义》《乾隆游江南》《孟丽君》《苏六娘》等;一种是歌行体,皆短篇,没有完整的故事,多记述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的事物,如《戒赌歌》《百花名》《百鸟歌》《百屏灯》《十二月歌》等。

潮州歌册唱词格式并不十分严谨,一般有三三四句式、三三七句式;还有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多种句式。潮州歌册新旧歌本,不论长短篇,长篇如《隋唐演义》74卷12册,45000句;《双鹦鹉》50卷10册,约80000句;《鸡爪山粉妆楼》53卷9册,《五虎平西》27卷7册,《双玉鱼》10集,都是二三十万字以上的长篇;短的几百上千行一册,还有些歌行体的则为数十或上百行的散篇散页。

潮州歌册在潮州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既在民间传播历史知识、尤其为底层妇女提供文化滋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又为潮剧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良好条件,还为研究佛教文化在岭南的流传和衍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潮州歌册项目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名录。

潮绣

潮绣是粤绣的一大体系,它是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迄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潮州开元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寺内当时就有采用“彩眉、宝盖、幢幡等刺绣品作为装饰;清乾隆年间重修的《潮州府志》中记载:“潮州妇女多勤纺织,凡女子十一、二岁,其母即为豫治嫁衣,故纺织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可见,潮州刺绣已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了。

潮绣技艺注意结合材料形质,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等品种。其中,尤以金钉绣独具特色。

绒绣是采用各种丝绒,在各类丝、绸、缎布上,按设计图稿绣出各种不同物象。

钉金绣,又叫金银线绣。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称为金绒混合绣。其绣法可分为绣、垫、贴、拼、缀等5种,针法有六角三叠踏针锦、垫棉过金针、双丁鳞、垫绣菊花畔鳞等200多种。许多作品都综合运用了不同的绣法与针法,并有所创新。例如1982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的《九龙屏风》作品,就是运用了五大绣法,其中采用潮绣传统的钉金绣垫凸技艺,在龙头垫棉、垫纸丁,又用扎绒线丁勾勒,突出骨骼、鬓发;龙身垫棉絮高于画面二、三公分,浮雕般地体现了蛟龙丰满的肌肉,善舞的躯体。也采用特有的钉金二针企鳞技法,产生出龙鳞片片闪光的效果。画面堆金积玉,流光溢彩,令人赞叹不已。

潮绣题材广泛,有龙凤、花卉、飞禽走兽、水族、人物等。成品多充作日常用品、祭祀用品、欣赏用品、戏服装饰品等。

总之,潮绣以金绒结合,构图均衡饱满,色彩浓郁鲜艳,纹理清晰,装饰性强,垫高工艺,绣法独异,富丽堂皇而屹立于中国刺绣艺术之林。它凝聚着历代艺人的智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潮绣领域中有林智诚、康惠芳、李淑英、孙庆先、卓桂芬等都是具有影响力的传承人。潮绣在传承人群的共同努力下,朝着创新发展之路焕发夺目光彩。

潮绣项目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装饰建筑、家具和祭祀器具。这项技艺主要流行于潮州市湘桥区意溪莲上村、西都村,同时也流传于饶平、汕头、潮阳、揭阳,揭西、普宁、陆丰、大埔、五华、兴宁、梅县等县市和福建东南沿海一带。

潮州木雕始于何时不得而知,现潮州开元寺天王殿梁架上有一“草尾”装饰的斗拱为唐代遗物,而悬挂铜钟的木龙则为宋代遗物。潮州许驸马府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其建筑装饰亦以“草尾”为主。由此可知潮州木雕唐宋时期即已存在。至明清两代,潮州木雕技艺臻于完美。明末,石窟艺术基本停顿,各大寺院多制木雕佛像及佛器。案几的木雕装饰,出现多层镂雕技术。潮州木雕与东阳木雕并誉,皆以多层镂通为特色,不少木雕以金箔贴饰,以黑漆或五彩衬托,前者称“黑色装金”,后者称“五彩装金”。也有采用“本色素雕”的,为的是达到质朴无华的效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潮州已略黄公祠,祠内各处梁柱多饰以龙、凤、狮等祥瑞动物,展现了潮州木雕的各种表现技法,被誉为“潮州木雕一绝”。民国初年,潮商崛起,兴寺庙、建祠堂、置豪宅成风,在此背景下,木雕艺人利用东南亚红木创作出“红木方曲”“如意屐”等,形成精致、端庄、华贵的木雕新风格。

潮州木雕多以坚韧适中的樟木为材质,镂刻形式丰富多样,有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多种手法,雕出的成品剔透玲珑,层次丰富。在一件雕刻上,潮州木雕常以“之”字形布局构图,利用山水亭阁将曲折、连续的故事巧妙地分别为不同画面,做到人物繁而不乱,情节生动有序。因考虑观者的视线,置于椽梁高端的木雕装饰往往将人物的某些部位适当夸张,如眼部加深、鼻子加高、口部突出等,抬头一看,恰到好处。在构图处理上,潮州木雕大多模仿中国画,或者模仿戏曲舞台,其特点是在一个木雕面上将不同时空中发生的故事同时表达出来,其表述方式有所谓的“径路”(用特殊方式处理人物活动的脉络)。

潮州木雕的装饰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门,门被分出顶横肚、枋栏、门窗、企肚、中横肚、大肚和下横肚等装饰部位,各部位装饰所用题材、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除建筑装饰雕刻外,潮州木雕尚可制作神亭、神桥、进盒、宣炉罩、烛台、果碟等神器装饰。其雕刻形式大体分为沉雕、浮雕、通雕和圆雕几种。由于分布地区广泛,出现了地方性的风格差异。仅就潮州、兴梅地区而论,潮州地区木雕布局繁复、结构严密、精细纤巧,以表现连续性情节见长;兴梅地区木雕刀法简练,人物不多,以突出主要故事情节为特征。清末潮州木雕行业中曾出现过奇才黄开贤,他以高超技艺为潮州木雕赢得了声誉。现代传承这一技艺的著名木雕艺人有张鉴轩、陈舜羌等,张鉴轩认为潮州木雕技艺可归纳为“匀匀、杂杂,通通”六个字。“匀匀”指虚实中主次分明,“杂杂”指要有层次又要有穿插,“通通”指镂通剔透。其高超的锲刻艺术令人叫绝,是我国民间美术之佼佼者。

潮州木雕项目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剪纸

潮州剪纸是广东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分布在粤东地区,流行于明代,繁荣于清代,至光绪年间闻达鼎盛。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清代中期,潮州修祠建庙蔚然成风,在此背景下剪纸就当作了祭祀、节庆、游神赛会、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的一种饰物,寺庙中的僧尼也剪纸花馈赠善男信女,潮州剪纸因之而在寺庙中得到迅速发展。至20世纪初,还有江根和、李木林、杨雪友、罗瑞瑜、辜秋泉、谢楚周等尼姑带出的潮州剪纸艺人在当地剪纸创作中发挥作用。

潮州剪纸题材涉及花果、走兽、人物、风景和文字图案等,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不同剪纸艺人往往有细致、豪放、秀逸等不同风格表现。以形式区分,潮州剪纸有纯色、多色、阳刻、阴刻等类型。 潮州民间剪纸艺人善于将三五张色纸叠在一起,灵巧地运使剪刀,以娴熟的技巧剪出各种花纹图案。如纯色剪纸充分发挥“剪”的特点,以纤细秀丽的线条配合块面,借助夸张、变形手法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剪刀味十分浓郁,富有装饰性。纯色剪纸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画稿,艺人们仅凭记忆和想象,一手拿纸,一手运剪,直接将花样剪出。这种匠心独运的剪法极富创造性,造型活泼而富于变化,很少有重复的作品。多色剪纸则用多种色纸分别剪出物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合并为一件完整的剪纸作品,生动细致,别有特色。

潮州剪纸有一个品种称为“錾纸”,是将图案放在色纸或金箔上,用刻刀錾刻而成。“錾纸”又分祔色剪纸和写料剪纸。祔色剪纸先用金箔或黑纸刻出轮廓线,再用彩纸祔底;写料剪纸则用纯色纸或金箔刻画出形象的线条骨架,再用颜色彩绘衬底。錾纸工艺以饶平县镂金村的色錾纸最为著名,色錾纸俗称“大钱”,用于祭神祭祖或游神活动,内容以戏曲人物、鸟兽虫鱼、花卉博古、诗词书法等为主。它因工具、材料简单和剪刻方便而深受广大群众所热爱。

潮州剪纸项目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大吴泥塑

大吴泥塑,俗称大吴安仔,又称浮洋彩塑,主要分布于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和颜厝西村。它始于南宋末年大吴村始祖吴定首创“大斧批”人像捏塑,明中叶随着潮州木偶戏的盛行,大吴泥塑木偶头像和人物塑像迅速发展。清中叶至民国初年,大吴泥塑进入鼎盛期,制作作坊遍及全村,几乎人人会泥塑,产销铺户有60多家,以吴潘强为突出代表的泥塑匠师达100多人,并创造了贴塑、浮花雕等新技艺,其泥塑品远销东南亚多个国家。1958年成立颇有规模的大吴泥塑工艺厂后,又进入了新的兴旺发展期,21世纪初该村还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大吴泥塑以人物塑像为主,题材丰富,门类繁多。既有取材于潮剧、民间传说、古代小说精彩场面的文身、武景、大斧批、臣景、文才等,又有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造型达120多种的“泥头绢衣”脸谱头像;既有各路仙、佛、神的造像,又有俗称“杂锦”,充满童真奇趣的胖娃娃、双童、鲤鱼童等玩具塑像。大吴泥塑尤以即时为活人捏塑肖像最具代表性,为名师高手方有的超群技艺,传说当年吴潘强大师为地方名流塑像,其毕肖酷似传神,令人无不惊叹称绝。

大吴泥塑专以村西约80亩田中半深处的无沙砾、黏性强的米黄色田泥为材料,制作工艺包括炼泥、捏塑,烧坯、彩绘等多道程序,有雕、塑、捏、贴、刻、印、划、彩等复杂技法。捏塑工艺中的贴塑是大吴泥塑极具创造性造型手法和独特技艺,主要用于古装戏曲人物的穿戴装饰。贴塑是在塑形坯胎上粘贴各色衣袍冠履佩戴,制作方法先把泥团碾成薄至1毫米的泥片板,再用模具印出各种衣袍式样,经修整后裹在泥坯身上,然后又以各式各样精心雕刻的大小模具,在薄泥片上压印出千姿百态的形纹图案浮花雕,再非常细心地分别粘贴在各类行当角色塑像的衣袍、衫裙、官冠、头盔、铠甲、披肩以至腰带、袖口上。贴塑的像坯经煨烧和彩绘,产生了特别强烈的浮雕艺术效果,更显出贴塑的精美精巧精致,堪称绝活。

大吴泥塑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工艺精湛,贴、印、彩完美结合,自成一体。台湾吉特利美术馆典藏的一批清末大吴彩塑,虽逾百年,至今仍色彩鲜艳,造型完好,就是其自身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活见证。

大吴泥塑项目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花灯

潮州花灯主要分布于潮州地区。明嘉靖丙寅年(1566年)潮泉二部校正重刊《班曲荔镜戏文》第一出“观灯”中,“三街六巷好灯棚”的唱词就佐证了当时潮州花灯的繁盛,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潮州花灯从早期的迎神游灯到民间赛灯,逐渐衍变发展为节庆观赏和民间装饰的综合性灯彩艺术。

潮州花灯主要以竹、铅线、丝纸做骨架,用绸缎、丝绢、花边绣品做衣饰,制作工艺包括了构思、扎胚、装裱、装饰、组装(大型或活动型花灯)等复杂流程。潮州花灯分为彩扎彩塑的立式屏灯和可吊挂可手提彩绘挂灯两大类。屏灯也叫座灯、灯屏,能自转或人物头手腿脚能活动的叫活灯,通常为一屏一灯一景,多以潮剧的人物故事为表现题材和设计人物,衬以楼台亭阁、山水园林灯组合成一屏屏的图景,再装配灯光映照而成。人物脸部用泥模纸塑脱胎,饰以眼发,涂以色彩,身体用竹篾铅线扎成,穿上薄料袍服,腹中置灯燃亮,是屏灯工艺最考究的一环,屏灯既有三四丈高的大型制作,也有仅几寸的小型纱灯;按表现风格不同,还分为注重人物神态衣饰衣纹的文灯和讲究盘工走马架势的武灯。潮州歌册《百屏灯》就曾描述了屏灯的许多经典场景,可见它在民间的深刻影响。

挂灯以藤、竹、木及金属条片做框架,罩以丝纸绢帛玻璃,而后彩绘诗画图纹,再依造型需要镶嵌装饰缨络、螺钿、珠串、钢片,古雅华丽。举凡龙狮虎凤、花鸟鱼虾以至水桶、花篮等等皆可入灯,其中立体见方、工笔写意与漫画兼具的灯橱和镜柜装画的灯牌尤显特色。

潮州花灯集彩扎、彩绘、剪刻于一身,融合了潮州特有的潮剧、潮绣、泥塑等多种艺术元素,造型精巧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乡土特色浓郁,自成体系,别有一格,是古老潮州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岭南灯彩艺术的奇葩。

潮州花灯项目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抽纱

潮州抽纱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与西方刺绣的抽通技艺,按图案间隔有序地抽除布料上的经纬纱线,再绣制通珑秀逸的花窗而成独具一格的手工艺品。最初,抽纱刺绣工艺主要分布在潮州城区,渐次外延至韩江两岸、潮安平原、凤凰山区、黄冈河流域等的乡村集镇,并辐射至整个粤东地区及福建、江西。

清代是潮州刺绣的繁盛时期,乾隆《潮州府志》载:“潮州妇女多勤纺织,凡女子十一、二岁,其母即为预治嫁衣,故纺织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当时,潮州有绣庄20多家,绣工5000多人,绣品输往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一带。19世纪末,潮州辟为商港,汕头设立海关,西方刺绣抽通工艺随之传入,与本地刺绣技艺相结合,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抽纱刺绣工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潮人丁惠龙开设潮州第一家抽纱商铺“发合号”。至20世纪50年代,从事抽纱经营的商铺先后开业215家,绣花女工7万人。公私合营后,潮州抽纱统一生产及销售管理,发展迅速,工种针法增加近400种。潮州抽纱产区承担创设绣制高档精工产品任务,产品行销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至80年代,潮州抽纱刺诱行业进入全盛时期,有抽纱厂(场)300多个,抽纱女工20多万人,《双凤朝牡丹》72英寸×108英寸高档玻璃纱手工绣花台布获1980慕尼黑第32届手工业产品博览会金质奖章和1981年全国首届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潮州抽纱技艺多采用棉布、麻布、法丝、玻璃纱等为原料,以白色或淡浅色纱线绣制,民间俗称“做白纱”,以有别于传统潮绣的“做绒”。其繁复的生产流程和手工操作模式,至今仍难以为现代化技术所代替。其独特针法近400种,常用的有9大类108种,尤其是垫绣、边仔绣、掺针绣、双绣、雕绞绣的绞圩,抽通绣的通目、帆目、星点窗、新花窗、盘针、锁针等针法,皆为湘、蜀、苏等绣种所无。潮州抽纱刺绣主要有台布、被枕套、手巾等40多类产品,构图独特,针法细腻,色调淡雅,美观实用,是广受欢迎的日用品和工艺品。

潮州抽纱刺绣工艺是按图案抽除布料上的经线或纬线后再绣制,并巧妙结合了垫、雕、掺、补、镶、拼接、贴、织、拮、勾等工种的技艺。其生产流程分为前期内部生产、中期女工绣制、后期洗熨处理三大环节共计38道工序。潮州抽纱图案设计多选取传统的花卉、草纹、龙凤等题材,讲究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层次布局疏密得当。它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成功表征,对于研究中西艺术有着重要价值。

潮州抽纱项目已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嵌瓷

潮州嵌瓷是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工艺品。它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或供欣赏的摆设,是潮州地区持有的工艺品种,俗称“贴饶”或“扣饶”。其艺术特点是构图雄伟,色彩绚丽,形象生动,质地坚实,久经风雨或烈日曝晒而不褪色,被誉为“永远亮丽的造型艺术”。

潮州嵌瓷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就已在民间出现。嵌瓷的原料离不开陶瓷,它的产生、发展与陶瓷生产紧密相连。当时,潮州陶瓷生产发达,民间雕塑处于兴旺时期,开始出现用瓷片剪裁成简单的龙凤和花鸟图案,镶嵌在建筑物上。清代,潮州各地盖祠堂和建“驷马拖车”等豪宅民居之风极盛,装饰于建筑物之上的嵌瓷工艺随之进一步成为时尚。到了清末,瓷器生产作坊与嵌瓷艺人配合,专门烧制低温瓷碗,彩以各种色彩,经过剪取,镶嵌成平面、浮雕或立体的花卉植物、飞禽走兽或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题材,装饰于建筑物的屋面、屋角、屋檐、门壁、墙壁上,也有的作为庭园室内的装饰。嵌瓷这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与潮州木雕、潮州石雕并称潮州古建筑的三大装饰工艺。潮州与揭阳、汕头等周边城市以及闽南、台湾都有相同的人文背景,嵌瓷在这些地区也很流行。嵌瓷也为移居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的潮人所喜爱,不少当地的庙宇、豪宅也以嵌瓷装饰,还曾聘请潮州的嵌瓷师傅前往制作嵌瓷传艺。

如今,历经沧桑的嵌瓷工艺,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开展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潮州嵌瓷项目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珠绣

珠绣工艺源于潮绣,是潮州地区优秀民间工艺之一,其作品从民间戏剧舞台上珠光宝气的戏服,到妇女的头饰、衣服、珠花等。珠绣主要分布于潮州市及其周边区县。

与中国传统刺绣艺术不同,珠绣不是通过不同色彩的丝线来表达图案,而是运用珠和片来表达图案及色彩,其绣品质地也不再局限于丝绸面料,而是囊括了印花布、牛筋布、人造革、真皮等不同材料。

珠绣作品是由一粒粒的珠粒串绣而成,绣制流程主要有构思、画稿、针稿、排料、刺绣等。其纹样基本上都是图案形式,构图上讲究均衡对称,主体周围枝叶、花枝交叉、几何形配花卉、色块变化等,而且必须形与色、虚与实协调一政。色彩处理上,珠绣广泛借鉴国面、油画、年画、装饰画等多种表现手法,再用珠绣独特的工艺表现出来,并注意突出主色调、合理搭配,强调装饰效果。针法主要有垫针、平针、掺针、乱底、过桥、散点、喷点。锁枝、排管、吊片、吊穗、满珠、蕾花等20多种,其中散点、乱底、吊片、吊穗等为珠绣独有针法。

珠绣按作品可分为珠绣服装、珠绣包(袋)、珠绣画3大类。其中,珠绣画是融合广绣、潮绣技艺,并结合绘画原理、色彩构成等发展而成的新品种。完成一幅珠绣作品,要用成千上万颗珠(片),经过千针万线,一针一颗珠(片),用线将每颗珠(片)钉牢在布料上,采用不同针法和技巧排列,一幅作品往往要花上几个月或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珠绣的绣制难度在于这些珠(片)不同于颜料,不能随心所欲地调配色彩。受到了颜色和材料规格的限制。玻璃珠和珠(片)都具有光的反射、折射、散射性,必须很好地运用、掌握好光学和色彩学的原理,用不同的方法排列组合成视觉效果最佳的画面,是我国刺绣领域中独具韵味的品类。

珠绣项目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潮州枫溪瓷烧制技艺

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宋代笔架山潮州窑,出土了大量人物瓷和动物瓷。距潮州古城仅数里的枫溪乡,历宋至明,凭借地域瓷艺的深厚积淀,崛起为潮州的制瓷中心并延续至今。

枫溪瓷门类齐备,有日用瓷、艺术瓷、建筑卫生瓷和特种用瓷4大系列,以艺术瓷最为著名,影响最大。艺术瓷主要供陈设观赏,故又称美术陈设瓷。艺术瓷又有人物瓷、动物瓷、通花瓷、瓷花瓷和花瓶彩绘等多个种类,其中的通花瓷和瓷花瓷制作精湛奇巧,集各种技法、手法之大成,是枫溪瓷烧制技艺的杰出代表。“通花”之名源于潮州抽纱,后被移用于通体镂空瓷器,笔架山宋窑已有此一技法,枫溪瓷则发挥到极致,其通花瓷器形繁多,举凡瓶、坛、罐、尊、筒、篮、盘、球以至通花鸟、通花鲤鱼、通花麒麟、通花虾蟹篓等应有尽有,小者高仅5.7厘米,大者高达1.8米,长者达4米,镂空可达5层之多,或施于釉上彩绘,或与浮雕、立雕相结合,或配以色土、腐蚀金等装饰,构思机巧,结构纷繁,工艺精细,玲珑剔透,娟丽秀美。

瓷花技艺为宋代枫溪所独创,上世纪50年代以后更大放异彩,手工创制的梅花、桃花等瓷瓣片,竟薄如蝉翼,轻如纸屑,下水不沉,落地不碎,堪称神枝,其造型有盆景瓷花、平面瓷盘寄贴立体瓷花等多种手法,尤以花瓶寄贴立体瓷花最富特色。它融通花、瓷花两种技法于一体,如代表作大型宫灯式三层通花《春色瓷花篮》,在宽82厘米的篮面,寄贴着枝茎叶齐全、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十种瓷花,花蕾花朵达五六百个之多,花团锦簇,春色烂漫、技艺高超,手法奇妙,达到了枫溪瓷的最高境界。

枫溪瓷制作一般包括选料、洗泥、塑制、翻模、注浆成型、施釉、装烧、彩绘、烤花9道工序,其塑制有堆、雕、镂、控、贴、塑、刻、划、印、压、挤等多种技法,施釉有蘸、浇、泼、喷、刷等手法,装烧按釉料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又分氧化烧和还原烧两种,烧成后如再加彩绘的,还需在烤花窑烧烤烘焙,出窑后才完成瓷器品制作流程。

枫溪瓷既继承了唐宋以来潮州瓷的精华,又借鉴吸收了潮州泥塑、花灯、木雕、刺绣、抽纱等民间工艺的技法手法,形成了一整套分工细密、富于变化、完善精良、自成一体的烧制技艺,在我国陶瓷史具有重要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尤以通花瓷器寄贴立体瓷花的独特技艺独步瓷坛,且珍品迭出,或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或作为国宝陈设于中南海紫光阁和人民大会堂,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或在普罗迪夫国际博览会获金奖,其美仑美奂,巧夺天工,早享誉海内外。

枫溪瓷烧制技艺项目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枫溪手拉朱泥壶是潮州地区民间所钟爱的一种工夫茶具。潮州作为中国茶具制作主要地区之一,手拉朱泥壶的生产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潮州市陶瓷生产和贸易的中心枫溪及周边地区。

枫溪手拉朱泥壶当地俗称“土罐”,是潮州工夫茶主要选用的茶具,清代中期以前多仿制宜兴名壶。清初诗人陈恭尹有《咏潮州茶具》诗:“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光绪间金武祥著《海珠边琐》亦云:“潮州人茗饮喜小壶,故粤中伪造惠逸公小壶触目皆是。”晚清诗人丘逢甲在《潮州思春》中咏及工夫茶,也明确写到紫砂壶:“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近年来,潮州、汕头、闽南地区尤其是漳浦地区常有朱泥壶出土,皆为清中后期潮州地区出产。

枫溪手拉朱泥壶的制作借鉴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并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一直以祖传作坊的方式传承。各家的泥料配方及制作手法秘不外传,较有名的商号主要有吴氏的源兴号和章氏的安顺号。其中源兴号作坊设于大路顶红罐铺内,创始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安顺号作坊位于西塘,创始于清末,传承至今已有五代。

枫溪手拉朱泥壶选用本地陶矿红泥,采取手工拉坯成型的制陶技法制作而成,是一种依靠辘轳旋转成型制陶方法。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浆、烧等近60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的特点。枫溪朱泥壶题材广泛,以山水、瓜果和水族飞禽为主;造型精美,有梨形壶、水平壶、扁灯壶等。款识常见的有老安顺制方印、源兴炳记方印、祥记、荣记、怀德兴记方印、捷普玉兰方印、枫溪印、孟臣圆印等,印款内容有人名款、地名款、图案款等。当代艺人对制壶题材、造型、款识等,又进一步发展,更加多样化,是潮州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艺品。

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已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

潮州陶瓷历史久远,可谓“有瓷即有彩”。据考证,唐宋时期,潮州就有瓷器生产,著名的笔架山窑(宋窑)瓷器已有刻花、彩花、堆花等技法及釉下装饰手法。明朝是青花发展时期。清初粉彩流行。同治末年(1874),枫溪瓷区已有公合成、永利、和顺诸家彩馆从事瓷器彩绘作业,这是潮州“十窑彩”之始。清光绪十二年(1886),枫溪陶瓷工人姚华首先在枫溪首开釉上彩瓷庄,从此潮州就有彩瓷。清末,彩瓷彩绘艺人就运用新彩颜料,结合传统釉上彩绘艺术,并运用国画技法,吸收潮州民间姐妹工艺,如潮绣、潮州木雕、潮州剪纸、民间绘画等传统工艺表现手法,融入潮彩表现形式中来,从而形成了独特地方风格彩瓷绘画流派之一。潮州彩瓷具有构图饱满、色彩鲜丽、层次分明、线条流畅、优美生动、格调高雅的特点。

清宣统二年(1910),潮州彩瓷艺人廖集秋和许云秋、谢梓庭等人的潮彩作品,1.2尺的《百鸟朝凤》四季盘及釉上彩绘人物盘等瓷器参加南京南洋劝业会及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高度评价。自此,潮彩颇负盛名。

传统瓷器彩绘,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其中釉上彩就包含江西粉彩、广彩、潮彩。潮彩是清末潮州彩瓷运用新彩颜料,结合传统釉上彩绘艺术而成独特地方风格的彩瓷品种。

潮州彩瓷工艺流程,分为六道工序:1、选瓷。潮彩一般根据需要选瓷有所不同,诗画形式对白瓷要求较高。釉面要洁白,瓷胎要四正,加彩后使素白晶莹的瓷器在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上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2、设计。设计是工艺美术品关键的步骤,设计时要根据陶瓷的造型及客户的要求而定花面。先用淡墨(写书法用油烟的墨)起草画面,修改后再用浓墨描绘一遍,作为定稿,把定稿后的画面制成图纸(用生宣纸喷湿并轻轻拍打)然后翻打到其他相同的瓷面上,可重复若干次。3、描线。用水将磨细的艳墨加入适量的树胶(阿拉伯桃胶)及糖蜜混合调料。用赤眉笔在复制的画面上描线。根据花面内容线条应有粗、细、深、浅之分。山水画浓、淡、干、湿、皴、擦、点线结合。4、填色及洗染,这是潮彩最重要的工序。用大赤眉笔或小羊毫笔沾上各种油料并结合花面内容,且要注意颜料的配比及颜料的强弱性使用禁忌。色彩要厚簿均匀,花瓣要深浅洗化。如用堆金颜料堆线必须在画面凉干后进行,否则堆线溶化不立体。5、加金填地。把彩绘后的满彩万花留下空白处填上金水,或经过烤烧后的花面或堆线描金,这是潮彩创出的一种堆金新工艺。6、烤花。把加彩后的瓷器装进烤花窑进行烤花,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并根据颜料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烧烤温度,使颜料与瓷器釉面熔为一体。达到最佳的色彩效果,否则会失真及褪色。炉温一般要控制在700至800度左右。

潮州彩瓷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昌盛时期,当时潮州有彩瓷专业厂6家。其中,潮州市彩瓷厂拥有的4000名职工。其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8个省,占汕头口岸出口瓷器的60%以上。目前,潮州彩瓷代表性传承人及传承人群体正在加大传承力度,通过传、帮、带和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壮大传承人队伍,为再创新辉煌作出贡献。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已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菜烹饪技艺

潮州菜,是广东菜(粤菜)的三大流派之一。潮州菜形成于宋代,兴盛于清代,分布区域以潮州为中心,向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辐射。它富有地方风味,以精于烹制海鲜、重视原汁原味而著称。

潮州菜初步形成于宋代,一些名菜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工夫茶均已产生。明代中后期,特别是嘉靖、万历年间,潮州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饮食等也随之兴旺,邑人林熙春的《感时诗》反映了潮州菜当时的状况,诗云:“瓦陈红荔与青梅,故俗于今若浪推。法酝必从吴浙至,珍馐每自海洋来。羊金饰服三秦宝,燕玉妆冠万里瑰。焉得棕裙还旧俗,堪羞大袖短头鞋。”鸦片战争以后,潮州沿海一带逐渐成为商业活动频繁的集结地,这对潮州菜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带动了周边的揭阳、汕头、潮阳、澄海等地潮州菜的兴盛。潮州菜还随着潮商的足迹遍布海内外重要商业城镇。广西荔浦商人潘乃光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写作的一首《海外竹枝词》,记述了他在新加坡的见闻:“买醉相邀上酒楼,唐人不与老番侔。开厅点菜须疱宰,半是潮州半广州。”

潮州菜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地方菜,崇尚清淡口味,制作工细精巧,注重养生。潮州菜在选料、制作、火候,调味和营养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征:取材广博,特别擅长烹制海鲜,素菜荤做,调味独特,筵席间穿插考究的工夫茶等等。潮州菜特色品种主要有红炖鱼翅、明炉烧响螺、油泡鱿鱼、清炖乌耳鳗、巧烧雁鹅、护国菜、八宝素菜、上汤螺把、干炸蟹塔、金瓜芋泥等。

潮州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原菜系甚至西餐的烹饪技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烹调方法。常用的烹调方法有炒、炖、炆、炸、油泡、焗、白灼、烙、卤、醉、反沙(翻沙)、糕烧、熏、烧烤、冻、煲等。另外,潮州菜还以独特的酱碟闻名,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搭配合理,有一菜一味碟之称。常用的酱碟有鱼露、酱油、桔油、梅羔、三渗酱、辣椒酱、沙茶酱、蒜泥醋、浙醋、白醋、椒盐、姜米醋、芥辣、辣椒醋等等,数不胜数。20世纪70年代以来,食品雕刻在潮州菜中发展迅速,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食品雕刻所用原料,大部分取自潮州本土出产的各类蔬菜瓜果,如白萝卜、红萝卜、竹笋、番茄、青瓜、南瓜、芋头、地瓜、土豆、白菜等等,雕刻的造型则为各种花卉、飞禽、走兽、人物等,其中许多题材借鉴于潮州木雕、潮州艺术陶瓷。笋花雕刻则是潮州菜烹调技艺中的一项独特的、极富艺术性的技术。在潮州菜中,笋花和金笋花除作菜肴配料外,还经常作菜肴的围边点缀,效果极佳。

潮州菜是研究潮州饮食文化历史及其发展的宝贵遗产。潮州菜烹饪技艺已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工夫茶艺

潮州地区饮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当时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有诗曰:“燕阑饮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其中酪奴即是茶的别称。至清代中期,潮州地区饮茶已蔚然成风,清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中就有了工夫茶的最早记载,当时工夫茶冲泡方法已形成规范。

现在,潮州工夫茶的分布以潮州为中心,辐射至周边地区,在东南等地也有较强的影响力。

潮州工夫茶之冲泡用茶,以乌龙茶类为宜,其中尤以潮州单丛最受青睐,冲泡之水以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又有山顶泉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其水无味”的说法,煮茶之火,当为“活火”,所选之炭以绞只和橄榄核炭为佳。潮州工夫茶主要程式有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与瑞气圆融等21式。

潮州工夫茶以“七义一心”为其茶道规范之美,是以所谓“立七义一心以尽道”,形成了潮州工夫茶独特的茶艺文化,以茶德和茶理为人生之导向,其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于潮州人“和”的思想境界。潮州工夫茶是我国的茶文化与地域社会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在潮州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潮州工夫茶艺项目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