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最近爆料了个可能会严重影响乌克兰军心士气的消息——因为西方的援助一拖再拖,乌克兰已经被迫印钞打仗了!

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说法,泽连斯基政府光维持当前的摊子,每个月至少有50亿美元的缺口,到年底预算赤字预计更将超过500亿美元,如今的局势下,光靠本土的税收肯定是不行的,主要还是得靠西方援助。

俄罗斯官方说得更狠,认为乌克兰实际上已经“破产”,不存在财政独立了,完全就是在依赖西方续命。

然而,对乌克兰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西方援助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相比前几个月,西方打钱、给武器,都太不积极了。

俄乌战争刚开打的时候,西方整得挺热闹,各种角度对乌克兰这样一个“欧洲国家”共情,但战事打到后面,这个热情慢慢就消退了——这特么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甚至越南战争有啥区别?

除了让现实越变越糟,对于西方人来说,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获胜?击败俄罗斯?

呵呵,从实力对比来说,二毛凭啥熬过大毛?这根本就是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唯一的悬念就是,二毛能扛多久。

所以我们看最近俄美博弈,不管是对乌克兰的集中打击还是高调支持,不管是对欧洲的强行绑定还是能源反制,美俄斗来斗去,其实本质上就一个焦点,那就是提振/降低乌克兰的士气以及欧洲对战争的支持,在“能扛多久”这个变量上拉扯。

别看美国一幅撑腰到底的样子,只要看最近白宫官员在美媒上漏的口风,对于乌克兰能不能顶得住的问题,如今美国人心里其实也没底了。

至少,现实是骗不了人的,乌克兰把“反攻”的口号喊得再响,拿什么组织反攻?拿什么收复失土?又拿什么去挡住俄军在敖德萨、哈尔科夫等地的攻势?

所以,某种程度上,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注定了的。

当然了,白左肯定会说,哪怕注定要输,乌克兰现在是“西方力量和价值观”的象征,是不容投降的,打不赢也要打到底!

这话放在俄乌刚开战,西方人热情高涨的那会儿,或许是对的,但现在的泽连斯基政府,已经撑不起西方人的这种期待了。

咱们救看俄乌开战后泽连斯基干的那些事儿——

借口反对俄罗斯封禁十多个反对派政党;

将乌克兰电视频道合并、国有化,打造一个完全听从泽连斯基的单一宣传平台;

通过“密令”的形式取消一些乌克兰公民身份,包括现任的首都基辅市长;

以“叛国罪”名义解雇多名高官,包括一串安全官员和国家检察总长;

被基辅、第聂伯等主要大城市市长指责独占援助,并借战争削弱竞争对手

这些更像是西方针对普京的报道视角,和所谓“西方价值观”是相抵触的吧?

所以西媒现在也给泽连斯基戴了顶新帽子——“带有基辅咆哮的西方自由主义独裁统治者”。

这种背景下,就连明面上最支持泽连斯基的白宫,和泽连斯基之间也存在“深深的不信任”,更别提已经嘲讽成一片的西方老百姓了。

所以前两个月乌克兰还是美欧政客的打卡地,现在你看有哪个政客还去打卡的?

有意思的是,前段时间欧盟“外长”博雷利还对媒体吐槽,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去了趟非洲,向非洲人宣传当前的经济局势都是西方制裁造成的,结果西方媒体一路跟踪报道非常积极,对他的观点一再重复。

但换成博雷利去非洲给西方反俄做宣传,哎,聚光灯没有了,热度根本没炒起来!

博雷利还当众发出了一个挺天真的呼吁——“报导我,别报导拉夫罗夫”!

放在几个月前,你能想象?

这说明什么?说明西方支持乌克兰的动力,已经从上到下地瓦解了!

在开战之初,西方政客在民意裹挟下有多支持乌克兰,现在同样被民意裹挟,对乌克兰就有多冷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更现实的角度来说,西方不积极,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乌克兰要得太多了,现在的财政援助不算,战后乌克兰重建至少还得花7000亿美元,接近乌克兰2020年生产总值的5倍,这就是个无底洞啊,谁积极,谁就得被拖死!

所以美国一直在把欧盟往前推,而欧盟就干脆躺地上装死。

而武器援助的风险就更大了。

目前乌克兰军事冒险的氛围很重,比如之前泽连斯基有承诺,乌克兰不会用美欧提供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但现在乌克兰方面把之前的说法推翻了,对攻击克里米亚大桥跃跃欲试。

这就可能引发两个严重后果,要么点燃引线,造成北约和俄罗斯直接开战;要么,越过“攻击俄罗斯本土”的红线,在欧洲制造核风险。

哪一个都是西方国家不想承受的。

尤其是受伤最重的傻大户欧盟,最怕的就是战事持续或者扩大,因此不管是财政援助还是武器援助,都给的扣扣搜搜,一幅爱答不理的样子。

比如财政援助方面。5月份的时候,欧盟承诺要提供90亿欧元长期贷款,但现在只到位了10亿,事实上,从2月开战至今,欧盟总共也才给了22亿,如今在这个问题上,德国已经完全躺平了,一提欧盟担保的低息贷款,直接就是俩字儿,不给!

8月初的时候,泽连斯基还亲自出来发过飙,不点名地批判欧盟“人为拖延”给乌克兰的财政援助,警告他们要“纠正错误”,但批评完了,欧盟那边没一个人出来搭话的!

再比如武器援助方面。现在对乌军援最积极的主要是美国军火商,不过因为产能限制,供货遇到了瓶颈,而欧洲那边呢,大国一个比一个会装傻,德国的火箭系统一拖再拖,最近终于同意向乌克兰出售100门榴弹炮了,结果不光提了价,还得几年后交货,这意思很明显,卖给你战后重建国防用的,不是给你今天打仗的!

法国也鸡贼,法国的国防工业发达吧?马克龙喊口号的调门儿高吧?但落实下来,对乌武器援助至今才1.6亿美元,人波兰就援助至少18亿了,可以说,欧盟对乌军援,现在也就是靠波罗的海三国、波兰这几个东欧国家撑场子,但这些小蚂蚱浑身又能有几斤肉呢?

除了西方援助不积极之外,另一个问题是乌克兰的腐败太严重了,好容易忽悠点援助过来,最后都被下面的人给分了。

最近美媒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布了一个名为《武装乌克兰》的纪录片,说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武器,穿过了边境后,“发生了一些事情”,最终只有30%左右的武器装备送达了前线。

中途发生了什么事呢?

简单来说,就是遇到了一张权贵、寡头、官僚错综复杂的腐败网络!

要知道,乌克兰的军队,大部分操纵在有权有势的寡头手里,类似寡头和权贵的私人武装,所以对武器这类资源的争抢非常激烈。

而且寡头和寡头之间派系林立,这就决定了泽连斯基政府对这些地方军头儿的管控能力有限,整个乌克兰就没有一个能够分配资源的权力中心——甚至泽连斯基和他的心腹、他背后的寡头,本身就是这个瓜分网络里的一个重要部分。

于是,这些武器从波兰南部运到边境后,被装上一辆辆不知是谁的卡车、货车甚至私家车,被拖到哪里,给谁用,完全是笔糊涂账。

这就造成了两个严重的后果。

其一,本来西方军援就不积极,加之现阶段的重武器输送困难,运过来一架都不容易,结果呢,泽连斯基天天刷脸要武器,但乌克兰前线的士兵却始终缺少弹药补给,打仗打得紧巴巴的。

头两个月,开局气势正高的时候还好,毕竟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北约在乌克兰多年的经营,底子还是有的,但随着局势逐渐转入不利,这种缺少弹药对士气的打击,就开始越来越明显了。

比如战场上经常出现临阵抗命,甚至成建制举手投降的现象;比如国内开始抵制征兵,普遍认为征兵是去当炮灰,导致乌克兰当前征兵工作非常困难。

其二,这些武器落入乌克兰的权力“黑洞”后,最终流向了哪里呢?

事实上,在俄乌开战后,社交平台上曾经流传过很多视频,部分乌克兰士兵从卖军需物资、卖枪、卖装甲车,啥都能卖。

俄罗斯媒体此前做过调查,据说在暗网上,有很多乌克兰卖家在出售“闲置”的武器,可以单独买、在乌克兰交货,还可以批量购买,用油桶伪装后偷运到也门等地。

欧洲刑警组织甚至掌握了证据,称乌克兰武装不仅卖卖轻武器、防弹衣,甚至连无人机、火炮等重武器都卖,比如前段时间大火的“弹簧刀”“凤凰幽灵”无人机,最低4000美元就能拿走。

按俄罗斯方面的说法,现在甚至连乌克兰的国家情报部门,都在私下和犯罪集团、走私者、新纳粹、圣战分子合作,在黑市上转卖西方武器。

这些武器,最后多半是流入欧洲、中东和中亚,等于是西方辛辛苦苦送一趟,70%的武器最后是送给乌克兰蛀虫们做转口贸易去了!

所以现在乌克兰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现实——

在供应端,援助被西方有意卡着,输血不足;

在需求端,国内吸血的势力太多,失血严重。

一来二去,真正能落在战场上的,根本不足以支撑战斗。

那怎么办呢?

乌克兰政府尝试过在国内发战争债券,但乌克兰最有钱的那批人早跑了,留下的都是没钱的普通老百姓,现在的时局下,很多人没法工作,还是靠吃老本儿过活,就是有钱,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沦为难民,保住自己的财产才是关键,这会儿谁还有心思买债券。

这条路走不通,于是,就出现了咱们前面说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乌克兰中央银行打开印钞机,开始放水印钞票,用自己印出来的钱去给军人付薪水、买武器。

这种做法,对乌克兰本币格里夫纳的伤害很大,本来因为战争,从2月至今格里夫纳已经贬值了超过30%,导致通货膨胀率大幅飙升。

现在再印钞,无疑是饮鸩止渴,后面通胀如果控不住,按乌克兰的现状,说不定会直接导致社会崩溃,最终逼得停战投降。

但不印钞又能怎么办呢?

乌克兰财长马尔琴科说,冒着高通胀的风险,总比不支付士兵的薪水要好。

乌克兰国家银行副行长尼古拉丘克说,我们别无选择,不这么做,公共财政就会崩溃。

打了半年后,这个国家确实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最后

最近普京有个预测,说随着西方经济形势的恶化,西方将在不久后大幅缩减对乌援助的规模。

这个逻辑很简单——战争拖得越久,对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造成的经济伤害越重,来自社会层面的压力也就越大,支持战争的基础也就削弱了。

无论是美国国会对天价军援越来越大的争议,还是德国左右翼都反对朔尔茨的政策,或者法国马克龙“反对诋毁”俄罗斯,都说明西方已经出现了让步的声音。

当前的情况再持续一段时间,这个声音只会越来越大。

从这个维度看,战争揭晓胜负的时刻,或许就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