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方红按钮“ 预约”观看本周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急速狂飙的巨轮撞上迎面袭来的巨浪,刹车也好,转舵也罢,“幸存者”的剧情没能再度上演。船体将倾之际,命运或许不再眷顾许家印。”

8月15日晚间,香港财务汇报局(下称“财汇局”)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对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的账目及审计展开调查

我们注意到,促使香港财汇局扩大调查范围的直接导火索,正是恒大物业此前的134亿元存款被强制执行案已经被识别出相关问题

01

香港财汇局再出手

昨晚,香港财汇局发布就若干交易对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的账目及审计展开调查的消息。

香港财汇局表示,针对中国恒大主要附属公司恒大物业,此次扩大了查讯和调查范围,目前已经展开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就恒大物业2020年度账目和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财务报表的现有查讯;

二是,对罗兵咸永道(即普华永道)就恒大物业2020年年度账目进行的审计的调查。

对于此次扩大调查范围的目的,香港财汇局表示,在必要情况下,公布展开查讯和调查或扩大其范围,以保障股东和投资大众的利益,从而维持公众对金融市场和独立核数师监管制度的信心。

据官网显示,财汇局是香港独立的上市实体核数师监管机构,根据《财务汇报局条例》于2006年12月1日设立,获赋予法定职能,通过注册、认可、查察、调查及纪律处分规管上市实体核数师,其致力维持香港上市实体财务汇报的质素,从而加强对投资者的保障及提高投资者对企业汇报的信心。

据了解,香港财汇局此前已经调查过多起涉及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审计失当的案件,一旦发现审计师犯错,可作出相应惩罚,由最轻的警告、罚款至最严重的吊销牌照。

据了解,这并不是中国恒大和背后审计机构普华永道首次被查,此前香港财汇局就出手调查过。

调查回顾

2021年10月15日,在中国恒大曝出危机后,香港财汇局在官网公告称,将就中国恒大集团有关持续经营的汇报展开调查。

根据安排,香港财汇局从2021年10月15日开始,一方面,就中国恒大2020年度账目和2021年中期账目的财务报表展开查讯;另一方面,对普华永道就2020年年度账目进行的审计展开调查。

香港财汇局开展调查的原因是,该局通过监察市场活动,在中国恒大 2020年年度账目、2021年中期账目,以及普华永道2020年年度审计的核数师报告中,发现恒大在有关持续经营汇报的充分性方面存在问题。

当时,香港财汇局认为在2020年度报告、2021年中期报告中,恒大没有明确声明,究竟是否在持续经营上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而作为年报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在2020年报的审计意见中,只发表了无保留意见,也并没有提及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性。

根据资料,自2009年恒大在香港上市后,两者合作已有12年,普华永道也被外界称为恒大的“御用”审计机构。

02

直接导火索

此次香港财汇局扩大账目调查范围,正是指向了此前备受关注的恒大物业134亿元存款被强制执行一事。

香港财汇局表示,根据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于2022年7月22日分别发布的公告,香港财汇局已经识别了账目中有关受限制银行存款和其他贷款的分类、质押担保的计量以及关联交易的披露问题,以及审计的相关问题

恒大物业134亿存款案,是一件足够影响上市公司独立性的大案件,并直接导致了后续中国恒大总裁等高管的变更。

案件回顾

3月22日,恒大系三家公司全部停牌,原因是中国恒大重要子公司恒大物业,在审核2021年度财报中发现有约为134亿元存款为第三方提供的质押保证金,已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

7月22日,恒大物业公布初步调查结果,恒大物业质押相关的贷款通过第三方(扣除费用后)划转回流至恒大(不包括恒大物业及其子公司),用作后者的一般营运。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彼时任职中国恒大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夏海钧及潘大荣,以及子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柯鹏参与了上述安排。

鉴于此,中国恒大董事会决议要求上述人士辞任中国恒大集团的职务。

同时,中国恒大还发布了《董事及行政总裁变更》公告,陪伴许家印多年的行政总裁夏海钧正式辞职,其职位由现任执行董事肖恩接任。

对此,肖恩也对外表态,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将按照香港联交所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继续做好信息披露工作,配合香港监管机构的询问和调查。

03

拯救 or 抄底

前不久,2022《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上面七年来第一次没了恒大的名字

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许家印被誉为“地产枭雄”,是个非常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并能精准抓住机遇的人。

两年前满怀信心的他或许未曾料到,中国楼市的寒冬会来得如此迅猛、持续得如此漫长。

就在恒大的艰难时刻,李嘉诚“回来了”。

2015年11月12日,中国恒大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125亿港元从华人置业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手中购入这栋海景地标建筑,后改名为“中国恒大中心”。

恒大接手此栋物业时,成交总价和均价都刷新了当时香港商厦买卖的最高纪录。

据港媒报道,目前中国恒大的财务问题仍未解决,寻求出售物业以套现,该大楼的市场估值约90亿港元,于7月28日当天截标。

而后,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确认,公司已入标“湾仔告士打道38号中国恒大中心项目”

李嘉诚出手,究竟是雪中送炭,还是抄底?一度引发外界猜测。

“我相信这次投资,李嘉诚是一个金融性的考虑和套利行为,也可能投资几年以后,(他)会把这个楼再卖掉。”在近期发布的一则个人视频中,昔日地产大佬、万通创始人冯仑如此评论。

多位人士称,最近这场收购背后,既有恒大资金变现的急切需求,也代表了李嘉诚的资产腾挪和投资趋向。

近两年,长实集团频繁抛售海外业务及资产套现,涉及房地产、飞机租赁、通讯等板块。2021年年报显示,李嘉诚通过受控公司和全权信托,持有长实集团46.42%的权益。

对此,长实集团董事会主席、李嘉诚长子李泽钜在2021年度公司业绩会上回应称,做生意一向有买有卖,公司投资最看重的是资产质量和投资回报,而评判标准关键是在遭遇市场“大风大浪”时,这些资产是否可以盈利。

从内地撤资后,李嘉诚陆续转投英国,涉及金额达3000多亿元,所涉行业分布于英国的通讯、电网、铁路、天然气等等。这些产业占据了李嘉诚投资的主导位置。

不过,去年李嘉诚准备以150亿英镑卖掉英国电力公司,最后因为自己临时涨价而泡汤。

“所以,李嘉诚豪掷90亿‘抄底’恒大地产,绝对不是给许家印解困的。当然,也没有像大家所说的‘落井下石’那么难听。”有行业人士总结称,“这完全就是一个商业交易。”

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这中间或多或少也有驰援之意

毕竟多年前,李嘉诚也曾救恒大于水火:他与许家印的亲密伙伴、香港富豪刘銮雄、郑裕彤一起,共同出现在恒大香港上市的参股名单中。

而命运的唏嘘之处,就在于进退之间的莫测之感。

曾经“虽屡涉险地,却总能全身而退”的许家印,这一次还能等来曙光吗?

来源 | 新京报、券商中国、中国企业家杂志

声明 | 本公众号内文章系【财能无界】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非原创或注明来源的文章不代表本号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请移步【华哥聊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