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晋江仙石边防派出所民警接到电话报案,电话那头一男子称,在六源路边的一棵大榕树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盖了一座小树屋,树屋里面还有一个男孩在居住,你们快来看看。随后,就挂断了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话这头的民警听得云里雾里的,在树上盖房子?还有人住?这是什么操作,男孩像鸟一样在树上筑巢,难道这是非洲原始森林吗?

民警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了现场。果然,看见一棵大榕树上,有一座简陋的小树屋。树屋的面积很小,就像鸟儿筑巢一样,树屋刚好卡在榕树的几根树干之间,屋子周边堆着一些塑料袋等杂物。民警环顾四周看了一下,发现屋子里还有人住,就朝着木屋方向喊了一声。

不一会,一个男孩从木屋里露出一个脑袋,民警见状想把他弄了下来,问他:“为什么要在树上住?”

男孩身上脏兮兮的,衣服沾满了黑渍,面对几个陌生警察叔叔的询问,他也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搭话。看着胆怯的孩子,警察担心他的安全,毕竟住在这么一个危险的树屋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稍有不注意,男孩就有可能从树屋上跌落下来。经过一番劝说后,民警只能先把孩子带回派出所安顿下来。

那么,就有很多人发出疑问,男孩好端端地为何要像鸟一样在树上筑巢呢?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事情还得从2015年6月10日说起。福建晋江的一个水管师傅正在路边修理污水管,这个工作他干了很多年,他经常在这一带工作,对这一带一街一巷早就了如指掌了。

水管师傅从早晨干到上午十点钟,此时,阳光毒辣得很,李师傅就和工友们坐在路边的榕树下乘凉。正当大家聊天时,忽然听见头顶的榕树上传来一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李师傅抬头一看,只见大榕树茂密的树干上,隐藏着一个非常简陋的小树屋。树屋是由木棍、麻袋片、塑料袋和麻袋拼接而成的,上面还盖着几层雨衣,其房屋样式就跟鸟筑巢一样。

看到这一幕,李师傅和工友觉得这里面肯定住着人,就讨论着谁把树屋盖上去的,就在大家商量时,树屋的帘子拉开一道缝,只见一个男孩伸出头朝他们望过来。

李师傅看到男孩后,主动和他打起了招呼:你住在小树屋里吗?男孩听到后并没有回答。等了许久之后,男孩才向李师傅点点头,表示是的。李师傅又说,我能上去看看吗?男孩迟疑片刻后,又点点头表示可以,全程没说一句话。随后,李师傅爬上树屋。

李师傅打开帘子后,看到树屋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些塑料袋和一个盆子、一张破被子。李师傅好奇地问:“你住在这里干嘛?是不是和家人吵架了?”

男孩没有回答李师傅,只是说了一些李师傅听不懂的话。李师傅推测这个孩子可能是外地人,说的外地的方言,本地人听不懂。

看到男孩生活在这样简陋的条件里,有些让人心疼。李师傅也非常担心男孩,因为树屋离地面有好几米高,男孩还小,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从树上掉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师傅赶紧报了警,于是就出现了文章之前的那一幕。

民警赶来后,一开始,民警们想劝男孩下来,但男孩就是不下来,为此,民警费了好大周折才把男孩从树上弄了下来。

在民警劝说男孩的同时,周围也围了不少热心的观众,他们都对树上住的男孩感兴趣。后来,记者赶到后,就爬上树给男孩做思想工作。经了解后,记者得知,男孩在这个树屋上住了快有一年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叫啥名字,他一直一个人在流浪。

男孩向记者表示,他之所以住在树上,一是觉得树上安全还方便,哪里没人欺负自己。另外,他还担心别人抢走自己的树屋,就天天待在树屋上,也不和别人接触,只有到了晚上,他才会从树上下来,捡一些废品,卖掉之后,买些吃的。

就这样,男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他就像鸟一样,到觅食的时间才出来。

围观的群众看到男孩不愿意下来,大家也七嘴八舌地劝说男孩,还有一些热心的女人告诉孩子:孩子快下来,那里太危险了,如果你下来,我们带你去吃肯德基、麦当劳、吃汉堡去。

这些都是孩子最爱吃的食品,然而当女人说这些食品时,男孩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东西。男孩还是一个态度,不肯下来。无奈之下,民警和记者只能退到一边,一直等到晚上七点多,男孩才像往常一样从树上往下爬,带着三个大袋子准备去捡垃圾。

当男孩看到民警还没离开时,就下意识地又回到了树屋里。民警看到后,又对他进行了一顿劝说。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劝说,男孩才答应从树上下来,不过自己要去废品站卖瓶子赚钱。考虑到男孩的情况,民警决定陪男孩一起去废品站。

一路上,男孩扛着三大袋废品,颤颤巍巍地往前走。男孩的身体太瘦弱了,废品袋子很沉,男孩每走一会,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下。

看着男孩很吃力的样子,民警见状就提出帮助男孩拿袋子。不过,男孩的手紧紧地握着废品袋子,不愿意交给民警。就这样,一直走了一公里,男孩抵达了附近的一个废品回收站。

回收站的老板给男孩称重时,就告诉民警,从2014年开始,男孩就在这里卖废品了。每隔几天,就会带一些易拉罐、塑料瓶和废纸盒来卖。每次也能卖个几十块钱。老板也曾向男孩打听过身世,但男孩只告诉他自己的年龄,其他的信息,他自己也不清楚。

通过跟男孩接触一段时间后,民警发现男孩在智力方面有些问题,他从来不和别人交流,对陌生人有抵触情绪。当男孩卖完废品后,民警就打算把男孩送到救助站,然后再帮他找到自己的家人。

但来到救助站后,男孩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任何身份信息,对于这样来历不明的人,救助站也爱莫能助,没法接纳他,最后民警只能把他带到派出所,然后弄一些饭给他吃。

看到热腾腾的饭菜,或许是饿极了,男孩什么话都没说,就狼吞虎咽起来。在吃饭期间,民警试着和他交流,但男孩依旧没能说出自己的身份信息。吃完饭后,民警带他去洗了个热水澡,并换了一套衣服。

到了深夜,男孩就蹲在自己的行李旁边,民警让他休息,男孩不肯,抓着自己的袋子在椅子上睡了一觉。

民警问他,以后该怎么生活,男孩只是淡淡地回答:我还是要回到树上。男孩显示出很大的抵触情绪,拒绝民警的救助。对于男孩的举动,民警很是无语。

随后的日子里,民警开始帮助男孩寻找家人,在此期间,民警多次和救助站沟通,考虑到现实情况,救助站表示可以暂时接受男孩。但到了救助站,男孩却不愿意下车,不愿意在那里生活,再一次拒绝了民警提供的救助支持。

民警知道男孩不愿在救助站,强行送去之后,过几天还是会跑的,最终还是把男孩带回了派出所。后来,救助站派来两个心理咨询师来给男孩进行心理诊断。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诊断,他们发现男孩患有严重的社交障碍,他和别人交谈时,就会浑身发抖。咨询师推测:男孩可能是在流浪的过程中,遭到他人殴打,才导致患上如此严重的心理疾病的。

民警们和心理咨询师经过商量后,一致认为,如果要获得男孩的信任,还得从他经常接触的人找起。为此,民警找到了男孩经常卖废品的回收站老板,让老板过来协助民警劝说男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老板一到,男孩也轻松了很多,眼神没有那么警惕了。老板告诉男孩:别怕,他们都是来帮助你的,你要是愿意,可以叫我一声妈妈,跟我一起捡瓶子。

在老板的安抚下,男孩也卸下了重重的心理防御,他也愿意和民警交流了。不过,男孩说出的话,对于民警来说,却没有任何有用信息。

第二天,救助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翻阅网上走失人群的信息时,意外发现有一个男孩的形象和这个男孩非常相似。民警赶紧询问男孩,是不是姓陶,但男孩却十分肯定:自己不姓陶,此事不了了之。后来,又出现一些类似的失踪孩子,但在民警排查后,发现,这些人都不是这位男孩。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有一次男孩在吃饭时,无意之中告诉民警,自己在陪父母逛街时,被一个不认识的阿姨带出来的。

根据男孩的这句话,民警怀疑,男孩很可能是被拐卖到福建的,随后,通过DNA对比发现,在数据库中,根本就没有与之类似的DNA。也就是说,通过DNA数据库找人,这条线索也没有用了。

就这样,男孩在派出所住了几天,在此期间,男孩只吃民警带来的面包,其他的饭菜却不肯吃。直到几天后,男孩才学起民警的样子,用筷子和勺子吃饭。看到这一幕,民警明白,男孩很可能很小就被拐卖了,境遇很糟糕,甚至连正常吃饭的条件都满足不了。

民警一直找不到孩子的父母,派出所也不是久留之地,民警只能把他送到了当地的福利院。

来到福利院后,起初男孩谁也不和谁接触,但经过几天的相处之后,男孩的情况比刚来的时候好了许多。福利院了解他的情况后,就请来精神科的医生给他治疗。精神科的医生经过诊断后发现,男孩患有严重的精神焦虑症,由于长时间与社会脱节,他已经丧失了很多的社会交际功能。

为了给男孩治疗,福利院又请来专业的心理医生为他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经过五个月的心理治疗,男孩的精神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对话生活了,还学会了打牌、下棋等娱乐活动。不仅如此,男孩还主动帮助工作人员做清洁活动。

看到男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工作人员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民警再次到福利院拜访后,让男孩感到亲切不已。他知道这些穿警服的叔叔对自己很好,他也很乐意与叔叔们聊天交流。也就是在这一天,男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大家对我都很好,现在大家都说我的病被治好了,等我情况好一点后,我自己就出去打工赚钱。

同时,男孩也打开了自己尘封已久的秘密,他终于愿意说出自己的身世,自己在六七岁时就被人贩子拐卖了,被带到了一个叫古水的地方,这家还有一个姐姐。男孩原本是被卖到这里给人家当儿子的,主人家自然要对自己好一些。

不过,这家男主人对自己非常不好,经常打骂孩子,最终男孩忍受不了虐待就逃离了那里。听到男孩的身世,民警才明白男孩为什么要来到这里流浪。

但男孩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和亲生父母的情况,民警还是没有办法帮他找到自己的父母。2015年12月,男孩终于出院回到了救助站,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对于自己的身世,男孩还是有一些模糊记忆的,他记得自己好像姓黄。于是,在福利院里,他就给自己取名为黄树人,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对自己住在树屋的一个纪念。

在福利院生活期间,社工也给他们安排了许多课程,包括写字、下象棋等等。经过几周的学习,黄树人还学会了一百多个汉字。令人惊奇的是,他在手工制作上很有天赋,能够独立制作许多精美的丝网花。

每次救助站举办志愿者活动时,黄树人都会制作一些丝网花拿到街上去义卖。后来,记者再次采访他时,问他有什么愿望,黄树人表示自己想找个工作,自力更生,自己照顾自己,有能力之后再去帮助他人。

很快,福利院还特意为他办理了身份证,在福利院的安排下,他来到了当地的一家鞋业公司上班。对于这份新工作,黄树人非常珍惜,凭着勤奋和努力,他很快就掌握了许多技术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

如今黄树人工作稳定,他吃苦耐劳还得到公司领导的赏识,而民警这边也一直在帮助他寻找父母。我们也希望民警能够早日找到孩子的父母,早日让黄树人与家人团聚。

黄树人是不幸的,他在不懂事的时候被拐卖了,但同时他是幸运地,遇到了好警察,福利院也对他进行了救治,黄树人也有了自我劳动能力。类似于黄树人这样被拐卖的儿童,我国还有不少,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警方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手段帮助这些被拐卖的儿童寻找其亲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