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潮州古城时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着我们以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支脉为己任,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潮州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以更大决心更强举措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努力把潮州建设成为展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

□ 文/图由市文广旅体局提供

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文化优势

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包含潮州市湘桥区全境,现辖太平、桥东等5个街道及意溪、磷溪等4个镇,52个社区居委会和120个行政村,面积为325.3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1.75万人。

(一)体系化的文化遗产

潮州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47项)。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代表性项目众多,四级名录体系健全,居民群众传承主体地位明显,潮州工夫茶艺、潮州菜烹饪技艺等众多文化遗产得到居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并自觉参与保护传承。

古城居民日常生活

(二)活态化的文化传承

潮州古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社区,古城内5.8万的原住民依旧在此居住和生活,传统早市、夜市、工夫茶等伴随了潮州人民数百年的生活方式的随处可见,传统工艺木雕、潮绣等传承人都在古城内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各类非遗进校园、进历史街区的活动在这里开展,使得古城不只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更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古城。此外,海外潮人社会是潮州非遗文化的另外一个舞台。潮州歌册、潮州陶瓷、潮州音乐等潮州文化不断向海外输出,沿着海丝之路,与海外文明交融发展。“凡有潮水之处即有潮人”的奇特现象,更是潮州非遗文化圆融开放特色最集中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城载满文艺气息

(三)完整的文化空间载体

潮州市1986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2.33平方公里(原城墙范围内)的历史风貌和“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街巷格局完整保留,其外围“三山一水一洲”的山水格局也得以保留,集合了四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区内传统和历史建筑占42%,完整集中了以“开元寺”为代表的唐代寺庙建筑,以“许驸马府”为代表的宋代府第,以黄尚书府、卓府为代表的明清代建筑,以太平路、义安路为代表的近现代骑楼街等。制定了《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潮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潮州古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规和规划,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保持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的历史风貌。这些文物和历史建筑,都可以成为展示潮州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

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创建成效

(一)健全管理体系,为非遗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顶层设计,市区两级高效联动。市级层面成立国家级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成立了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古城提升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区级层面成立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落实人员经费,构建完整的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市文化研究中心,加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牌子,增加10个非遗编制,做强潮州文化研究和非遗保护传承融合利用。

非遗进校园

致力基础研究,构建潮州文化基底。组织编撰《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建设非遗数据库,出版非遗名录图典,健全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出版《潮州市湘桥区非遗集粹》《潮州市湘桥区非遗项目系列丛书》,出版潮州木雕、潮州麦秆剪贴画、潮绣、潮州菜等项目丛书,推动非遗保护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坚持绣花功夫,优化非遗保护环境。以“绣花”工夫推动潮州文化核心承载区——潮州古城保育活化,启动古城区旧西门街、南门义兴甲、许驸马府、太平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投入资金近5亿元,实施21个微更新、微改造项目。实施“百家修百厝(祠)”,完成李厝祠、双忠庙、真武宫、唐伯元故居、下东平黄宅、黄尚书府、卓府等古宅修缮。鼓励修缮后名人古宅、家祠宗庙活化利用为景点或文化活动场所,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以古城公房和古民居建筑为依托,辟建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艺等潮州非遗项目展演展示场所。

(二)培育非遗的土壤,增强民众参与认同感

组织非遗公益培训。举办多场次潮绣、剪纸、潮彩、潮剧、木雕等非遗公益培训班,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连续10年开展“暑期艺术欢乐季”免费培训班,涵盖潮州大部分非遗项目,至今开办400多班次,受益学生数万人次。

推动非遗进校园。邀请木雕、潮绣、潮州小食、潮州花灯、潮州手拉壶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大师进校园授课展演,举办非遗校园巡回展览、古韵遗风艺术沙龙等活动,提高非遗保护传承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编撰了《潮州歌册培训班》《幼儿园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等教材,重点培育湘桥区实验学校(麦秆画)、湘桥区昌黎路小学(花灯)、 湘桥区城南小学(陶艺)等一批重点学校。

“文化古城·乐享名街”群众文化活动

举办非遗品牌活动。探索“非遗传承+公共文化+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举办“文化古城·乐享名街”牌坊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潮州大锣鼓”“潮州鲤鱼舞”等文化巡游活动600多场次,该活动品牌被评为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组织举办了橡木花会、美食节、青龙庙会、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让文化“动”起来,为古城旅游发展增添活力。

(三)推动跨界融合,提升文化生态整体保护水平

湘桥区是潮州文化旅游核心区,是首批“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牌坊街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潮州古城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潮州市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展现“古今辉映、诗和远方”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济桥上演“一里长桥一里市”

推动非遗进景区。在广济桥、广济楼、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李厝祠、外江梨园公所等文保单位开发文化观光、非遗展演、婚纱走秀、茶艺、刺绣表演以及展览展示等功能。广济桥重现“一里长桥一里市”繁荣盛景。

打造非遗展示馆。依托我市丰富非遗文化和工艺美术资源,在牌坊街打造20多个非遗展示馆,涵盖了潮绣、潮州木雕等1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创建“博物馆之城”,打造展览馆、艺术馆、大师工作室21家“博物馆之城”系列馆,挖掘整合文化生态区域范围内特色文化资源。

加强非遗交流传播。组织2018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国家博物馆“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广州塔岭南之窗、“潮墟”潮玩集市、深圳文博会“潮州非遗专馆”、潮汕国际机场非遗展览,促进潮州非遗文化交流传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远播四海,我们可以在北方的古都中“寻她千百度”,也能在南粤小城这个“灯火阑珊处”看到潮州古城传承千年文化的另一番美景。正如总书记所讲“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旅游。要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彰显城市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让人们受到更多教育”。接下来,潮州市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紧围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求,按照保护区总体规划的设想,建构起潮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项目、空间与人之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保护格局,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