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请使用普通模式阅读

深色模式会影响画面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林深处,十面埋伏。

但你可曾想过,

竹林里埋伏的,

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 接上篇 -

Cloud Atlas Sextet Piano Cover音乐:Various Artists

3

3 支镜头

喜与忧

此徕卡,非彼徕卡。

看了上篇,我想你会明白,小米借鉴了类似徕卡 M 240 的影调,又克服了老一代数码相机单帧画面在细节和宽容度上的不足。

这种 “貌似复古,实则创新” 的融合的另一个例子,隐藏在小米12S Ultra 人像模式里的大师镜头包。里面包含了三支徕卡经典焦段的镜头模拟效果,分别是 35mm 黑白、50mm 旋焦和 90mm 柔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这次的 3款镜头包(上图)与

徕卡的 M 系列现行版镜头群(下图)

你可以把它们看作是致敬了徕卡经典的 35mm 八枚玉,Noctilux 50mm F0.95 夜神和另类古典的 Thambar 90mm F2.2 柔焦。

看看这三支镜头在闲鱼上的价格,你就会发现……还是手机摄影省钱啊!

一支顶级成色的徕卡八枚玉的二手价格

买三四十台小米不在话下

其实真正用过这三支镜头的人,即使在徕卡用户中也是很少很少的。不仅是因为它们贵,也是因为像八枚玉的量很少(少才贵嘛),而 Thambar 90mm F2.2 柔焦又(贵又)太冷门。

我自己也是,我喜欢 50mm 的视角,有从 Summitar 、Summicron 到 Summilux 的好几支徕卡 50mm 镜头,还有两支福伦达生产的 50mm 复古镜头和宫崎老爷子手作的 50mm F1.0 。应该说,小米12S Ultra 上的 50mm 旋焦,最接近我在使用现行版 Summilux 50mm F1.4 Asph. 时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这次有一点没做到位的

是人像模式拍摄的水印里标的是主摄的 23mm 焦距

而不是 50mm 的实际视角

Summilux 50mm F1.4 Asph. 是我的第一支徕卡镜头,它配合 M 240 拍摄的画面具有很强的空间氛围感,以及恰到好处的暖调表现。

我尤其喜欢用这套组合来拍人,因为 F1.4 的大光圈能获得极浅的景深和柔和的散景。而说到散景,这支 F1.4 镜头也是带有轻微的螺旋感的。

徕卡M11 + Summilux 50mm F1.4 Asph. 拍摄

注意画面角落的光斑也是略带螺旋感

事实上,焦外的螺旋感在我看来是一种很优美的光学瑕疵。

没错,这是毫无疑问的一种瑕疵,和暗角、紫边是邻居。但旋焦这种瑕疵并不会令人感到讨厌,因为它会带画面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并因旋转的同心圆趋势作用,让画面的视觉中心更集中在画面中央的人物上。

徕卡M Monochrom(240)+ 宫崎 50mm F1.0 拍摄

宫崎这支镜头的螺旋感和二线性更为猛烈,也就是更加古典。

回到手机,多数情况下,小米12S Ultra 的 50mm 旋焦可以在很多场景里成功的模拟徕卡镜头独特的氛围感和焦外特性。这一点令我十分惊讶,因为这是非常不一样的。

在计算摄影时代,我过去是被 vivo X 系列的焦外效果震撼过,特别是最近的 X80 Pro,很多时候已经让我感觉这就是相机的焦外。没想到,小米还可以在这个我本以为不会有什么太大文章可做的地方,作出自己的特点。

在小米之前,

vivo 的焦外模拟是最让我感到惊叹的。

当然,我是说“大多数时候”。因为小米12S Ultra 的人像模式也会有出错的情况,比如人物头发、物体的轮廓边缘抠图不准的现象,偶尔画面的焦点也会偏离人物的眼睛。

事实上,这些偶有出现的计算瑕疵并非只有小米一家会出现,vivo、苹果等品牌也是如此。可能这也是未来计算摄影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吧。

但对摄影师来说,会出错不意味着拍不好,正如使用相机时也会出现的焦点偏移一样。在用手机拍摄人像题材时,我通常会尽可能连续按下快门多拍,以保证获得效果最佳的那张 —— 因为最佳的那张,是真的非常像徕卡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轻微的暗角、淡雅的色调与带有螺旋感的焦外,

这真的让我感到很徕卡。

至于 35mm黑白 这个模式,我并不想说太多,一来我并不喜欢 35mm 视角,二来我手头没有 35mm 镜头,只是之前向徕卡借了现行版的 Summicron 35mm Asph. 感受了一下,而没有体验过传奇的“八枚玉”。

就 Summicron 来说,其实它的焦内和焦外表现与前面提到的 Summilux 50mm F1.4 Asph. 十分相似,而应该与传说中对比度较低但灰阶丰富的“八枚玉”倾向不同。

而对小米12S Ultra 上的 35mm黑白模式来说,我倒是觉得还蛮像现行版 35mm 的,因为焦内很清晰,焦外也很柔和。

小米12S Ultra 35mm 人像模式拍摄

不过,有一点很让我满意,就是 35mm 这一模式下是“只能拍黑白的”。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自己的 M Monochrom(240)和其他 Monochrom 机型。

Monochrom 是徕卡献给摄影师的一封情书

这种在手机中堪称偏激的做法,其实正是如今徕卡的特色之一,那就是为摄影师打造极致的黑白相机。

最后聊两句 90mm 柔焦。事实上,在小米正式发布 12S 系列之前,在沟通会上和会后,我们就讨论了很多关于 90mm 柔焦这一模式的话题。在沟通会上,有用过徕卡那支柔焦镜头的前辈说:

“ 其实徕卡 Thambar 90mm F2.2 的锐度要低于小米上的模拟效果。

但是,当我真的用它拍完并发到网上后,受到的反馈却有很多“不清楚”和“没对上焦”。这个反馈是我们所预料到的,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正如前面所说,即使在徕卡用户里,真正用过 Thambar 90mm F2.2 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徕卡 Thambar 90mm F2.2

90mm 柔焦是这次小米的一步冒险,对我来说,这步冒险是值得敬佩的。因为它冒着被普通用户骂“不清楚”的压力,提供了一种在现代摄影镜头中很少见的画意效果。

其实与渐渐遇到瓶颈,不知该往何处优化的手机摄影相似,在相机镜头领域,近几年更多是在体积、视频优化、提升对焦和防抖性能等方面优化。在画质方面,相机厂商们主要是改善大光圈锐度,这很好,但是就摄影创作而言,绝大多数镜头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个性选择。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佳能 RF100mm F2.8L MACRO IS USM 的 SA 控制环可以用来控制球差,来实现古典镜头的旋焦、柔焦与硬朗散景(泡泡光斑)。

佳能 RF 版百微是近几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镜头

因为它是少数力求创作多样画风的产品

优先保证清晰度的做法,与手机上优先保证细节的做法,都源于“不出错”的理念。可以理解,但,缺少创意。

回到小米这次的 90mm 柔焦上,对比徕卡官网上的样张,你会发现实际上小米的人物面部锐度确实更好一些。而在拍摄远景时,画面的绘画感则是非常相似。

徕卡Thambar 90mm F2.2的官方样片

同时,与前面提到的徕卡影调一样,在柔焦上,手机也是在整体画风相似的前提下,依靠计算摄影保留了更多的明暗部信息。这显然也是相机在单帧拍摄且不经由后期调整时很难做到的。

小米12S Ultra的 90mm 柔焦模式拍摄

小米12S Ultra的 90mm 柔焦模式拍摄

不过,对于 90mm 柔焦的未来,我还是有一个担忧。就是当出现大量因不了解什么是柔焦风格而产生的吐槽,以及使用率并不高的反馈之后,会在未来的手机里消失无踪。

对此我想说,目前的效果还是挺令我满意的,可以不再对其投入优化,但请不要让它消失。因为千篇一律容易,独一无二很难,而后者,应该是一个高品质的产品应该具备的。

4

更复古

的脑洞

文章到这里,其实关于小米12S Ultra 本身的讨论就差不多了。但对我来说,仅仅讨论是不够的。

因为尽管我对现在的这台手机相当满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完美而没有改进空间的。所以接下来,我会把从沟通会时就在脑海中构思的很多想法分享出来。

“ 这些想法并非只针对小米,也是希望能分享给所有人的。

我的脑洞(就目前来说)主要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取景,第二类是附件。

先看取景。因为小米此次是与徕卡合作,所以我们不妨看看能从徕卡最经典的相机 M 系列中获得什么启发。

经典的徕卡相机取景方式

图片来自徕卡官网,图中人物为摄影师 Joe Greer。

注意,这里的脑洞并不是我凭空想出来的,相反,我认为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你也会得出同样的脑洞来。

打开徕卡的官网,点击顶部菜单中的 “摄影 - 徕卡 M 系统 - 徕卡 M 相机”,你就会发现在页面里写着 M 这个字母代表着什么:

M 源自“Messsucher System”

徕卡M相机取景器里看到的画面,

明亮的线段即是线框,表示某焦距镜头的拍摄范围。

“Messsucher”在德语中意为一种测距仪和取景器一体化装置,用于所有徕卡M系列相机。它不仅能使画面更加开阔(拍摄视野更广),还能为您开辟出一个可以自由创作的全新世界。此外,旁轴系统还能帮您捕捉到现实生活中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使照片真实、自然。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摄影师真正融入到拍摄和构图中,捕捉到他们想要的画面——可以是一个场景、一种心情、亦或一个瞬间。

同时,摄影师对取景窗之外的情况也能尽收眼底。与单反相机通过取景器进行查看的方式相比,其优势一目了然。您从左图中的照片中能够看出构图情况和图像的锐度。毋庸置疑,徕卡M的测距系统开阔了摄影师的艺术视野,让一切构图和取景创意随时尽在其掌控之中。

(上面这段文字摘自徕卡官网)

先说缺点,这种旁轴取景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第一次使用 M 相机的人,可能会忘记打开镜头盖就拍摄,因为取景器是与镜头无关的,它一直显示清晰明亮的取景画面。

此外,当你使用 M 相机拍摄近距离物体时,往往会发现拍到的画面取景范围与取景器里看到的不太一致,因为会有“视差”(原理就不展开了)。而在拍摄远景时,取景器画面是无法放大的,所以只有中央很小的一个区域对应最终拍摄到的画面范围。因此 M 系列最长焦距的镜头也近到 135mm(转接除外)。

M 虽美,用好k可是有门槛的。

再来个噩耗,由于旁轴相机以来取景器联动测距结构,也就是靠取景器中央的黄斑是否重合来确认对焦。这种 100% 依靠人眼判断的 MF(手动对焦),对于初学者也是困难重重的。即使对摄影师来说,当环境光线较暗时,或是使用 F1.4 以上的大光圈镜头时,用 M 相机对焦也是极具挑战的。并且对焦点只有中央点,没有其他选择。

然而,种种缺点也掩盖不了旁轴相机的魅力 —— 正因为取景器是不间断的,所以你可以一直查看画面中发生了什么,并且查看的还比实拍画面范围更大,你除了知道会拍到什么,还知道没有进入画面的物体。

“ 这相当于提供了“预判”决定性瞬间发生的可能性。

当我们以今天的眼光去审视 M 的优缺点,并将其与手机这个新的移动设备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其实手机可以继承 M 旁轴相机的优点,而改进它的缺点。

下面就是我脑洞的手机上的 “线框取景界面”:

它在使用时,会于界面上复现如徕卡 M 相机那样的“线框”,以表示取景的范围,但一次不会显示太多线框,而是根据多摄切换或手动缩放的情况,“就近显示线框”。

比如使用 23mm 主摄时,会显示 20mm 的取景画面范围,帮助摄影师确认周围发生的事情。而如果将焦距变为 2x,也就是 50mm 时,则会显示35mm 的范围。以此类推,既有徕卡 M 相机取景的优点,又避免了其不足。

根据线框,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变焦的效果。

然后决定是否变焦,以及变焦到何种程度。

(上图为人像模式下的等效 35mm 黑白模式拍摄)

这个操控界面的交互理念,同时也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硬件配置、算法支持和界面 UI 优化设计:

高素质大屏

有足够的区域显示实拍画面,也有充足的空间显示实拍画面以外的场景。屏幕依然是手机交互的核心,并且对摄影而言,屏幕的最大亮度和色彩准确度都极为重要。

这一点其实小米 12S Ultra 的屏幕已经做到了

多摄协同

使用广角时,超广角摄像头提供周围空间的取景画面并进行拼接对齐,使用长焦时则是使用广角主摄的画面。这与 iPhone 的超框取景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周围的区域显示更多,更清晰可见。

开启超框取景的 iPhone 拍摄界面(下图)

带来的不仅是对周围环境更好的观察,也是更加沉浸的拍摄体验。

这一点过去和一个前辈聊天时也讨论过,当时结论是安卓厂商有想做的,但效果不是很完美,就没继续下去。有点可惜吧。

非对称式设计

无论是快门按钮的位置,还是模式转盘的位置,都并不以屏幕中线为对称轴。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拇指操控体验。因为多数人在握持手机拍照时,都是使用拇指触碰快门的。

非对称式设计的出发点

是让手指有更舒适的操控体验

位于中心轴的快门会让并不灵活的拇指缩回来,而位于偏上位置的快门按钮则可以让拇指自然伸展开并触碰到。模式切换区域也是如此,它是以拇指下划即可碰到为前提考虑的。

用户可自定义

无论设计者为用户考虑多少,一定存在因使用习惯的不同而不顺手的情况。所以对于这个界面,最理想的情况是可以让用户自己调整快门、模式转盘等按钮的位置,以及界面左侧按键的功能。这种理念,其实也是可以在徕卡 T 系列相机上看到的。

徕卡 T 系列真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总之,对于我脑洞的这个“线框取景界面”,其实早在小米宣布与徕卡合作之前就开始构思了,只是那时还没有想到线框这个东西。但非对称设计、超范围取景和可自定义按钮都已考虑。

构思这样的交互界面,我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因为有 “Leica” 字样而相应的就要去复古,而是要在贴合经典的同时,为手机摄影用户做出更加高效的取景、操控,培养更好的观察习惯,并帮助用户去捕捉决定性的瞬间。

正如我过去构思相机时提过的理念,“披着复古外衣下的科技体验”,这才是我觉得如今这个时代该追求的。而不是拿着一些经典相机的零件随便堆砌一个界面,就甚至都很难称为复古,只是贩卖情怀、博取眼球、愚弄大众而已。

复古不该是目的,便利和创新才是。

除了拍摄界面的脑洞,其实我还想了一些关于手机壳的设计。当然比起界面,手机壳更是(认真地)瞎搞,因为我本人更愿意轻装出行,太复杂的壳儿和附件反而是一种累赘,破坏了手机摄影应有的轻便与自由度。

那为什么还是画了一些呢?因为沟通会上不少人说这个手机的重心比较靠近摄像头部分,在握持时会有点向前倾斜,拍照时也有点一头沉。我自己倒是觉得还好吧,不过既然有人这样说,那就做一些设计好了。

手机壳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徕卡与知名跑车设计品牌 Zagato 联合推出的限量版 M10 相机,以及完全一体化的 T 系列。

特别是竖条纹的风格,是尤其致敬的是 Zagato 为徕卡设计的限量版 M10 。这款全球仅有 250 套的相机,是所有徕卡限量版中我最喜欢的(当然也是买不起的)。

它运用了 Zagato 对于铝合金材料娴熟的运用,其手柄比普通 M10 更为圆润,镜头指柄(月牙)也运用了 Zagato 标志性的“双泡”式车顶设计语言。

这一经典的机型,着实有太多可以被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所以,在构思小米12S Ultra 的手机壳时,我更多想到的,不是直接拷贝徕卡 M 机型外观的所谓的复古,而是一种复合徕卡工业美感的表达。同时,也兼顾加上手机壳之后的整体重量的平衡,以及带给用户更好的握持感。此外,你还能看出为摄影用户特别设计的快门按钮,以及倾斜的边缘。

这种倾斜的目的是希望结合内部配种,让手机的重心集中在底部边缘,从而在将手机放置于桌面时,能够以略微倾斜的角度来观看屏幕。当然,这就不是仅仅靠 iPad 手绘一个壳儿那么简单了,而是需要专业人员的设计和制造。

我在此只是提出设想。

另一个手机壳的构思,灵感则来源于相机的手柄与手表的表盘。因为小米12S Ultra 的模组凸起很多。事实上如今很多强调摄影功能的手机,摄像头模组都是非常厚的。这种厚在我看来并非无可救药的突兀存在,恰恰相反,它是可以通过设计语言来弱化的。

所以我一直不认为手机壳只是一个简单的附属品,在我看来,有设计感的手机壳,是可以起到弥补手机本身视觉缺陷的作用,让手机的各部分更加浑然一体的。

总之,在我看来,无论是拍摄界面也好,还是手机壳这样的附件也好,都是既可以传承经典的元素,也要避免重蹈老型号的覆辙,更要做出适当的改进,实现易用性和功能性的创新。

设计这些东西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如果有一天它们可以实现,那当然最好,如果实现不了(大概率实现不了吧哈哈哈),那么作为我个人的思维瑜伽,也是很有意思的。

我喜欢时不时画几笔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游戏

因为对我来说,创新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并不需要什么目的和所谓的驱动力。

5

序幕拉开

何时收场

啊,写到这里,居然写了这么多了。有的部分其实还是“搂(lou一声)着说”,没有完全展开,比如镜头那部分。最后按开始的规划,我还想聊聊小米与徕卡合作的未来。或者说,是手机品牌与影像品牌合作的未来。

最后来一张我拍的全家福

如果你看到某鱼上有人发这张图卖手机

那么都是盗用我的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在本文中,我用影像品牌来称呼徕卡,而不是相机品牌。因为我觉得无聊是徕卡、蔡司,还是日系的佳能、尼康、索尼等,它们都不是简单生产某一类设备的企业。从文化上出发,这些公司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理念,所以用影像品牌来称呼,我觉得更为合适。

影像品牌的 logo 变迁,也是挺有意思的。

一个影像品牌的历史往往更加悠久,徕卡、蔡司均是百年企业,与之相比,手机品牌往往要更加年轻,像小米不过十几年。业界大佬苹果也还没到半个世纪,而且它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做手机的。

苹果 logo 的变迁,是在 2007 年以后才开始做手机的。

在我看来,影像品牌比手机品牌更懂影像,这句话很拗口,但确实是这样。这种懂,并不是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上。正如前面提到的,徕卡怎么可能自己设计制造一台如小米 12S Ultra 这样的手机呢?这台手机必然是小米的心血。

那像徕卡这样的影像品牌提供了什么?在我看来,是方向,或者说,是审美。徕卡模式的意义并非拍摄好看的照片,而是拍摄有格调的照片和与众不同的照片。

( 图片来自徕卡官网 )

这种格调和与众不同,原本是摄影师这个人群所具备的(老法师、新锐和只会套路的摄影师除外),但如今,小米将这种特质的钥匙交给了大众。

一种好看的画面风格,在过去需要使用者懂得对色彩、影调的把控,与相应的暗房或 PS 后期技术。而在手机摄影时代,这些都可以依靠手机本身的计算得到。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给予每个人的幸运。

自然优美的影调

让我最近更多会掏出小米进行拍摄

更令人感到开心的,是这种时代之幸其实并不仅仅限于 小米 + 徕卡 的合作。此前介绍的 vivo + 蔡司 同样是如此(我没用过最近 O+H 的合作机型,就不评论了)。对经典镜头散景风格的模拟,对自然影调的追求,目的同样是为了获得独特的画面风格。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今的手机用户,也逐渐可以理解这些过去有点“阳春白雪”的高级感了。因为不止一个人和我说过,过去喜欢,但现在不喜欢那种很浓艳的画面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感到开心的进步。

直出就很好看的色彩

要让普通大众把照片修成这样还是挺难的

然而,祸福相依,当手机品牌与影像品牌的联合获得成功,这一模式势必将会被大量复制,而在复制的过程中,有多少是用心的改进,有多少是只求名利的表面文章,依然需要时间来考验。

而对于某一对合作关系来说,这种合作能持续多久,也同样需要时间的考验。影像功能是如今考验一款旗舰级手机的关键,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如此。但,为了成本而牺牲影像功能的先例,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说到底,作为一个摄影师,一个影像媒体人,影响力微乎其微。我所能做的,也只是输出一些观点,拍一些照片,外加自己的一些畅想和期待罢了。

只希望这些观点、照片、畅想和期待,不会凭空消散,而是可以化作一只蝴蝶的振翅。

作为理想主义者,如果手机厂商与影像品牌的合作是一场盛宴,我希望这场宴永不落幕。

好了,写了这么多,熬到夜已深。

正如之前我的文字推送里所说的,我的境况并不是太好,所以未来更新的频率将会很低。我明白这样做比如会导致关注的人进一步减少,阅读量进一步下降,为此我伤心过。

但现在已经不那么在乎了,无法改变,就只好接受……当然,我会维持每一篇推送的品质与独创性,这是我的原则。至于其他的,随它去吧。

(全文完 ·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