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木兴/图

“种一口牙相当于买一辆宝马车”“种一口牙等于在县城买套房”。对缺牙患者来说,种牙一向被看作高价消费。8月12日晚间,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及全面开展种植牙价格调查,为集采奠定基础。每颗万元以上的种植牙,终于要迎来集采降价了。

■新快报记者 梁瑜

种植牙集采势在必行

推动高值医用耗材降价是近年来药品集采降价同时国家在着力推进的事项。随着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高值耗材被陆续纳入国家集采,实现大幅降价,价格高昂的种植牙集采也被寄予厚望。

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定调:常态化开展药品和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关于种植牙集采,今年上半年力求能推出一个地方集采的联盟改革。

2021年11月,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率先透露了种植牙集采的风声:要开始采集口腔类高值耗材的信息。随后,四川省也成为国家确定的种植牙集采牵头省份。

湖南邵阳市医保局近日发布公告称,按照省医保局的要求,市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需统一上报种植牙治疗全流程费用;民营医疗机构也需要参与,确保调查能够覆盖全部市场。据了解,除湖南外,甘肃、陕西、湖南、安徽、江西等多个省份地市,都在近期发布了类似通知。

宁波、蚌埠率先“试水”

自2021年底四川牵头山西、宁夏成立种植牙集采联盟,如今已经有30个省份入盟,种植牙集采方案虽仍不见消息,但已经有了宁波和蚌埠两个先行者。

宁波市医保局将耗材价格限定在国产1000元、进口1500元,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的医疗服务费用定为2000元。即只要选择目录内的种植牙,种一颗国产的只要3000元,进口的也只要3500元。无论医保历年账户支付还是现金支付都是同城同价。最终,宁波医保目录范围纳入了14个种植牙品牌,覆盖130家医疗机构。试点5个月以来,已有2000多颗种植牙享受了医保价。业内人士评价宁波模式规则清晰简单,容易执行,可复制推广程度高。

不同于实行“国产3000元一颗、进口3500元一颗”统一定价的宁波模式,在安徽省蚌埠市,整体采购价区间在950元-1800元一颗之间,平均降幅为84.17%。但每一家中标企业都有自己的定价:举例来说,国产某品牌的一颗种植牙价格在950-1000元,而西班牙某品牌的价格为1500-1800元一颗。种植牙医疗服务费用则是按医院等级确定,一、二、三级医院的定价标准分别不得高于1800元/颗、2000元/颗和2200元/颗。打包来看,种植牙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从每颗1万元左右降至2200元以下,降幅在80%左右。蚌埠市自8月1日起开展种植牙项目试点,有9个品牌进入目录范围,以国产品牌为主,覆盖26家医疗机构。

相比其他医药产品更具特殊性

种植牙集采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却并不顺利。虽然原计划力求今年上半年能够推出地方集采的联盟改革,但直到8月才迎来国家医保局的《通知》。

业内人士指出,种植牙成本包含两部分,一是(种植体、基台、牙冠)耗材成本,二是医疗机构种植的医疗服务费用。相比其他医药产品市场情况,国内种植牙市场具有特殊性。

在耗材方面,种植牙市场大部分耗材以进口品牌为主,国外企业对集采参与度不高,国内品牌市场份额较小,可选择品牌较少,谈判空间不大。统计显示,欧美和韩国品牌在中国口腔医疗市场占有率超过90%。以宁波和蚌埠两市的种植牙集采谈判来看,也是以国产品牌为主。

在医疗服务费用方面,种植牙集采先行省份在调查种植牙费用后发现,相对竞争充分的耗材市场,医疗服务的费用反而较高。有统计认为,种植牙的耗材成本大概只占到30%。如果只将耗材价格通过集采降下来,总体费用还是可能无法达到目标。只有对手术费、耗材费同时下手,才有可能彻底压降种牙的总费用。改革最终的落脚点其实是如何与医院谈判。

此外,目前种植牙市场主要在民营机构,种植牙耗材采购数量占比超过80%。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有约885家口腔专科医院、3000余家综合医院口腔科、7.5万家口腔专科门诊,市场内小口腔专科门诊占比近95%。在口腔专科医院中,民营专科医院723家,占比81.69%。这与其他药品集采有明显不同,“以价换量”有无吸引力?

国家医保局《通知》或有助解决种植体集采难点。《通知》称,本次调查登记的具体范围是开展口腔种植牙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确保“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调查登记的内容有4点,包括:口腔种植的医疗服务价格、口腔种植的种植体系统价格、牙冠产品价格或加工服务收费、口腔种植总体费用情况。

惠民、加快国产替代是集采目的

种植牙是一种重要的缺牙修复治疗方式,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社会需求较大。《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人口总缺牙数达到26.42亿颗,潜在种植牙数量1888万颗,潜在种植牙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在种植体市场,国内种植体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华西口腔医院、江苏创英、威高洁丽康、大博百齿泰、北京莱顿、宁波美格真、常州百康特、深圳安特等,而进口品牌以韩国的登腾、奥齿泰,瑞士的士卓曼,瑞典的诺贝尔,美国的丹纳赫,德国的登士柏西诺德等知名度较高。

据了解,国产种植体2010年前后起步,迄今涉及种植体的生产企业约20家,市场份额合计不到10%。业内人士表示,集采的意义除了降价惠民,还在于加快国产替代进程。种植牙集采的推进,国产种植牙企业将有望享受政策红利,获得更多应用场景,积累临床数据,这对种植体来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