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玉石能够得到大家的喜爱,不只是因为它的价值,更加重要的一点是,玉石还承载着很多的含义。在新疆玉石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郭兰香”。在昆仑山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有一个名叫“普洛”的村子,40多年前的一天,玉矿医护人员郭兰香下山时,正好住在了普洛村里,村里的维族支部书记病了,有人来请郭兰香去看一看,郭兰香检查后发现是急性阑尾炎,于是就主张送他到县城去,但是要送到县城的话,需要三天时间,为防止病情加重,支部书记的家属决定就在家里做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郭兰香手里只有一个医疗保健箱,里面是很简单的一些医疗器械,两把止血钳、一把剪刀、两管羊肠线,郭兰香让人把两张办公桌拼在了一起,上面铺上被子和褥子,手术台就算有了,经过简单的准备,郭兰香忐忑不安地走上了手术台。中午12点,郭兰香开始手术,一直到天快黑了手术做完了以后,这位维族老乡一直昏迷着,直到第三天的时候,他才醒过来,一条命算是被郭兰香帮着给捡了回来。

一晃儿30年过去了,时间到了1997年,郭兰香已经在乌鲁木齐从事玉石生意两年多了,有一天,一位朋友跑来告诉她,和田办事处门口有位维族老乡在找她,郭兰香便和儿子开车前往,到了目的地之后,几番交谈,得知眼前的青年,是当时被郭兰香救过一命的维族支部书记的儿子。这位维族青年用麻袋背了一块重达97公斤的玉石,从和田千辛万苦来到了乌鲁木齐,每天就去和田办事处门口打听,一位曾经在普洛救过人的阿姨,这位维族青年把麻袋装着的玉石交给了郭兰香,并且说这是他们家里最好的一块石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出了高价,他父亲都没卖,专门让他来送给那位当年的救命恩人。郭兰香当时所有的积蓄是22万块钱,她全部给了维族青年,之后郭兰香请来最顶级的雕刻大师,用这块玉石雕了一个大瓶,这件作品,在中国宝玉石协会的天工奖上,得到了最佳创意奖。

有人曾开价五百万要买走这个玉瓶,但被郭兰香拒绝了,郭兰香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这个玉瓶可以给自己,甚至是世人,留下很多值得回忆的故事,包括在当时给支部书记做阑尾手术时,惊心动魄的那一刻,郭兰香所感受到的,在那个年代里头朴实的信任。凝聚在这个玉瓶中的情感故事,对玉石市场来说,可能算得上是一种难得的温情。

在中国人的心里,玉石是大自然馈赠的稀世珍宝,对于玉石的热爱与崇拜,最终演变成了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念,并构成中国人最本质的精神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8月3号,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正式向全球发布,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朝25宝中,乾隆玉玺奉天之宝为蓝本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玉文化。时隔四年,在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宣布,金镶玉设计方案被确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样式,金牌镶白玉,银牌镶青白玉,铜牌镶青玉,每一块都珠联璧合,每一块奖牌都尊贵典雅,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色,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王时麒”认为,奥运会奖牌选用金镶玉设计方案,是对我们中国玉文化的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在红山和良渚的先民,举起手

中的玉器,向天神祈求保佑的五千年之后,中国仿佛再一次进入了玉器时代,在这漫长的五千年文明史当中,“玉”这种特别的饰物,一直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它如同最重要的基因,融入了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象征,如今,古老的玉文化正以全新的面貌,引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