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频繁,各个国家都迎来了许多外资企业的入驻,当然,这些外资企业在经营中会受到政策或者利润的影响不断的退出或转移到其他国家。我国所形成的市场规模非常庞大,这类现象也非常常见。

前不久,外媒发表了一篇文章,部分日企相继撤离中国,有的回到了本土,有的去到了东南亚的某些国家。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疑问,部分日企撤出我国市场,是要“去中国化”,还是被我国市场淘汰了?但无论是否是主动离开,放弃国内市场,都不会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了解,外媒所发表的文章有非常大的夸大成分,的确有一些日方的企业离开国内的市场,但这些企业只占到日方在国内企业的0.8%,不能够称之为大批,也不能称之为大部分。这些企业在国内的经营状况都不好,长时间以来利润低下,且受到国内环保政策的影响非常大。

日方的财政厅为了让这些企业存活,甚至已经开始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补助,这也是他们能够转到东南亚的资本来源。并不是所谓的“去中国化”,而是被国内市场淘汰的被迫选择。

此次离开国内市场的日方企业,所从事的行业都是医疗用品的生产,但所生产的产品都非常低端,没有任何的核心技术,国内拥有非常多的同类同质产品。并且,这些企业所生产的医疗产品在国内医院的销售情况并不好,很多原有的销路已经被国内的企业所占领。

与其说在国内混吃等死,还不如现在转移一下市场,还有存活的希望。如果日方企业要推行“去中国化”,那么为什么日方的一些规模非常大的企业迟迟不撤出国内市场呢?企业都是逐利的,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他们想的是如何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所形成的市场规模居世界前列,对日方各个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日方本土的人非常少,面积也非常小,所形成的需求与消费根本不足以推动日方企业的发展,日方企业营业额外来收入占比非常大。

因此,日方的企业根本不会贸然地放弃规模如此大的国内市场,更不会推行所谓的“去中国化”。尽管有所谓的“去中国化”,也是被迫无奈的选择。仍以本次退出国内市场的几家企业为例,他们的市场空间已经遭到了很大的挤压,每年的纯利润都是负数,生存状况堪忧。

在此前提下,企业的高层想得更多是如何扭转自己的市场形势。分析一番过后,发现国内拥有非常多的竞争对手,且对手的优势非常多。就发现东南亚地区的竞争对手非常少,市场的缺口也非常大,自然愿意将企业放到东南亚发展。

同时,国内的经济发展程度非常快,居民的工资水平上升的幅度也非常快。想要在国内开拓市场,就必须在国内聘用员工,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雇用大量的员工。员工工价的上升,使得他们的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相比较于东南亚地区要高出很大一截。

再加上自己的经营市场受挫,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经营成本较低,市场形势较好的地区重新发展。不仅如此,一些规模非常大的日方企业所谓的撤离,更多是为了降低成本的一个选择。以日方的佳能企业为例,从前几年开始便张罗着要离开国内的市场,推行所谓的“去中国化”。

但最终“去中国化”的结果只是不在国内设置生产厂,将生产厂放在了工价非常低的东南亚地区,在国内仍有数十家子公司开展着正常的交易与贸易。同时,其高层管理人员表示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国内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能够说明国内群体对国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信赖度不断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度也不断提高。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超过了日方的企业,才使得日方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地遭到挤压,整体的经营形势很不乐观。

总而言之,放弃国内市场,就是放弃了14亿人的市场需求,就是放弃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蛋糕。与其说很多日方企业正在推行所谓的“去中国化”,不如说这些日方企业只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经营成本,被国内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