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和卿

因为愿意借钱的人太少,银行系统的钱比央行手里的钱还便宜。

1

起因是最近整个资本市场利率在不断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代表拿国债从一家银行借钱利息的DR007(债券质押式回购)最新利率为1.35%。

代表从央行借钱利息的7天逆回购利率为2.1%。

代表从储户手里借钱利息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5%。

换句话说就是,此刻从一家银行借钱的利息,比从储户手里借钱要低,比从央妈那里借钱的利息更低。

转换一下就是:

1)银行系统有钱,会很不情愿从央行借钱,央妈失去调节经济的能力;

2)银行也会有意进一步压低存款利率。

这一切都源于市场赚钱的项目太少,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借款需求极度低迷。

有人可能就有疑问,既然银行系统那么多钱,央妈可以回笼资金啊?

央妈确实在这么做——连续两周“负量”逆回购,即之前投放的资金到期量大于新的资金投放量。

但是,舌头舔的方式回笼池子里的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更糟糕的是,央妈还不敢直接拿水泵抽。

一方面会导致国债等利率市场剧烈波动,另一方面在银行“如此低”的利率环境下实体企业都不愿意融资,又怎么可能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期还回笼资金呢?!

此刻,即便与国外再度拉升息差引发资本外流,也要保证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

总结起来就是,此刻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发生了矛盾,背离了。

而央行只有被迫顺从市场,选择降息!

2

你一定听说过“市场利率围着政策利率转”的结论。

没错,那是常态下的结论。

此刻并非常态。

常态下,借钱的人少,市场的钱就会便宜,市场利率就会因为下行速度太快与政策利率背离。此时,国家就会通过一些“激励性”的政策激发人们的借钱欲望,短时间将这种趋势扭转。

然而,2022年有点不寻常。

疫情、烂尾、村镇银行......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拖累经济下滑,上半年几乎用完全年的财政刺激举措到目前仍然没有完全唤起人们的借钱欲望。

更甚至有提前还房贷、存款量大增等新闻爆出。

俨然一幅资产负债表衰退图。

这样下去可不行,如果单靠市场的自发出清,痛苦的时间周期太长。

央妈必须疏通信贷传导渠道,确保可以继续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和资产价格去调节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复苏。

为此,通过降息去顺应市场利率显得迫在眉睫。

3

首先,降息可以消除银行系统资金空转存在的套利行为,疏通信贷传输渠道。

这两天就有这样一条新闻,说“资金利率走低质押式回购首超7万亿”。

因为国债收益率大于DR借钱利息,银行间市场就存在借银行钱去加杠杆购买国债的套利行为。

逻辑链条大概是这样的:

拿着手里持有的国债——去银行做质押——继续买国债.....直到利差消失。

从3月开始,通过这种方式的日均成交量步步飙升到7万亿,创出历史新高。

这也从侧面说明当前中国投资收益来源太少,资产荒严重至极!!

降息可以抹平利差,避免资金光在资本市场瞎转悠。

其次,降息也非常符合当前救助企业的目的。

一方面降息可以缓解企业的运行成本,避免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带来更多的失业问题。同时,也会推动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间接地释放其他部分需求;另一方面,降息也可以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利润空间。

有关数据表明,受疫情冲击,企业债务投入的产出效率急剧下降,二季度工业企业每投入100元仅能实现2.7元的营收,远远低于2020年、2021年的10.2 元与5.4元。

此刻,降息利大于弊。

4

当然,对降息的幅度不能预期太大。

市场预期央行7天逆回购和存款利率下行0.1%(10个基点)。

毕竟7月底刚刚结束的会议和总理的讲话都表明,对经济增长目标“争取最好结果”、“不会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

政策的态度还是克制。

我们也一定要明白降多少息是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博弈的过程:

如果后续再出什么幺蛾子导致经济下陷,比如房地产信贷市场出现危机、疫情长时间反复等,降息的幅度就只会越来越大;

相反,如果稍微降低一些后,市场的借款需求缓和并随着经济逐步企稳而增强,市场利率就会逐步向政策利率靠拢,那么整个降息的空间就不会很大。

但是,不管怎么说,好几个月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背离都没有自发修复,就需要央行出手降息来扭转这一趋势。

5

当然,降息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从2018年以来,为了解决低生育率与经济持续下行的强循环,并遏制经济低迷下的社会矛盾而强化公平,出台了一系列打击房地产炒作、教育公平、互联网垄断等举措。

对经济产生了一定冲击。

此刻,国家重视人口和行业、收入等均衡增长的公平问题,必须要配合行之有效的改革,让有增长潜力的行业效率高起来,略后产能清出去,完成经济发动机的更换工作。

这是艰难地、痛苦地,但又必须要做的。

降息可解一时之苦,改革可解短期之苦,唯有消灭一切阻碍公平交易的摩擦才能解万世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