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于3月21日、5月24日、7月29日先后刊文《一桌郴州味引领大产业——我市做优“一桌郴州饭”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综述 》、《舌尖上的郴州美味做优“一桌郴州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福城沃野遍地新——郴州市“三农”工作综述》报道“郴品郴味”郴州特色美食“一桌郴州饭”,报载郴州人乡愁所系的农耕美味,有莽山黑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桌郴州饭”有莽山黑豚。莽山黑豚有一道经典吃法,叫“骨肉相亲”。铸铁锅置桌上电磁炉中央,豚骨入锅,加莽山猛坑石矿泉水,其上置竹蒸笼,罩竹笼盖。待水滚开,豚肉飘香,开笼盖放豚肉卷,一如羊肉卷,复上笼盖。旁置沙漏,一漏三分钟,观沙漏尽,开盖即食。第一口,素吃,以品豚肉美味;之后,随意蘸料。蘸水至简,佐莽山植物料加薄盐而已。

莽山铸铁锅,莽山泉水、莽山竹笼,笼之下煮豚骨,笼之上蒸豚肉,如竹林牧豚,或拱竹根,或嚼竹叶,豚以群居,骨肉相亲。清水蒸煮,素净至于无盐,尽显天然本质。此等极简之烹,极素之食,模仿者有心而不得。然,品食原味之法非今日发明,古人已不缺其人。引宋·陈直、元·邹铉《寿亲养老新书》卷四语佐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翁又云“老叶道人,龙舒人,不食五味,年八十七八,平生未尝有疾。” 倪正父云“鲁直作《食时五观》,其言深切,可谓知惭愧者矣。余尝入一佛寺,见僧持戒者,每食先淡吃三口。第一,以知饭之正味。人食,多以五味杂之,未有知正味者。若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味也。第二,思衣食之从来。第三,思农夫之艰苦。” 』

上引文,放翁即陆放翁,他说老叶道人一辈子只吃原味,不加五味调料。倪正父即倪正甫,本名倪思,南宋人,曾任礼部尚书。鲁直,本名黄庭坚,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作有《食时五观》文,其饮食养生观“举箸常如服药”仍有现实启发意义。莽山黑豚,假“骨肉相亲”之烹法,品自然之原味,假以思牧豚之辛苦,衣食之从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土里巴吉牧猪人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