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的一天,来自河南平顶山的季阿姨一脸悲伤地告诉记者一件她至今不敢相信的怪事:

“全家辛苦,这钱没了!”

“建行亏了我的钱!”

“一百二十万!”

究竟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季阿姨和丈夫是普通工人,育有一儿一女。

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平日里,季阿姨已经习惯了节俭的生活,每个月都能存一些钱。

2005年,季阿姨在家门口的建行煤炭分行开了一张银行卡。

此后,除了家庭开支外,月薪的余额都存入了卡里。

季婶每次存一笔钱,她都会默默的数着应该是多少。稍微多想想押金,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精彩。

孩子们干活后,兑现了自己的钱,季阿姨也把钱存进了卡里。

女儿结婚早,家里的开销也不大。

十多年来,季阿姨只从卡里取过两次钱,都是5000元,其余都是存款。

她琢磨着,儿子结婚的费用是一件大事,应该先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拿。

季阿姨有自己的账户,卡里应该有120万元。

2019年底,季阿姨的儿子要结婚了。

当大家都开心的时候,季阿姨开心的合不上嘴。

她一边将喜事通知亲友,一边忙着准备结婚。

季阿姨和他的妻子算了一笔开销,打算把120万全部拿出来给儿子结婚。

那天,季阿姨一大早就匆匆来到了她家门前的建行。

她注意到那天“熟人”小冬没有值班。

季阿姨一边排队,一边检查着小背包里的身份证和银行卡。

轮到她处理的时候,季阿姨笑着走到窗前,坐在凳子上,将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递到了窗边。

她笑着告诉银行柜员她要取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趁着这点小时间,我忍不住跟柜员说:“我想在家里办个婚礼”。

一番操作后,银行柜员惊讶地告诉季阿姨:

“你卡里没钱,只有十七万保险。”

听到这话,季婶愣住了。

“姑娘,你再帮我查一下,我卡里有120万,我存了14年,我都记得。”

季阿姨急了,把小背包里的其他银行卡都倒了出来,递到了窗边。

可接下来柜员的话,让季阿姨脸色一黑,差点摔倒。

“阿姨,你是不是记错了?这个卡号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还欠银行十三万。”

季阿姨名下还有贷款和四张信用卡!

贷款逾期,每张信用卡都透支。

季阿姨回过神来,双手拍拍大腿,一边哭一边跟柜员讲道理。

“我怎么会欠别人钱呢?我是你们银行的老客户,存了十几年的钱。

每个人都认识我。

我从来没有借过钱,我需要在哪里还?"

季阿姨的哭声惊动了银行领导。

领导问完怎么回事,他亲自去后台查看银行卡记录,但记录上确实有季阿姨的签名。

这真的很奇怪。季阿姨这个年纪,贷款和信用卡都申请没有意义。

这件事很离奇。

季阿姨回家后,先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然后给女儿打了电话。

女儿听了之后,很生气。

怎么能说妈妈积攒了大半辈子的血汗钱没了?

这笔钱放在建行这么大的银行里,我只好请他们解释。

她带着妈妈去找建行。

银行打印了季阿姨的银行卡流程表。

但单子上的这笔钱,却让季阿姨和女儿都惊呆了。

2019年3月17日,向广州邦泰科技咨询公司划转10万元;

同日又转账10万元,目的地仍是广州邦泰科技咨询公司;

季阿姨和女儿都表示,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

2019年3月29日,又从卡中转出40万元,收款人为康某某。

母女俩摇头,根本不认识这个人。

事情变得越来越奇怪。

季阿姨的女儿立即向J报案,银行迅速成立调查组,建行河南平顶山分行纪检监察部也介入调查。

乙方接到报案后,因涉案金额大,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立案。

多方联手深入挖掘这一离奇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行对季阿姨的账户进行了仔细调查。

每次做生意的时候,都是季阿姨亲自处理,有季阿姨的亲笔签名为证。

然而,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信用卡的开户电话和地址并不是季阿姨,而是其他人。

建行领导明确表示,信用卡和贷款确实不是客户自己使用的。

这说明有人冒用季阿姨的身份刷卡消费。

而且,还有人把贷款转给季阿姨名下。

顺着线索,证据直接指向了银行的客户经理董某。

听到董某的名字,季婶震惊的摇头:

“不可能,小董不是这样的人。”

毕竟这么多年来,她最信任这个小董。

但在事实面前,季阿姨不得不相信J的调查结果。

季阿姨跟董某聊起了自己的过去。

她说,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被骗了。

董某说话不错。第一眼看到季阿姨,他就一个个喊了一声“嫂子”,让季阿姨心里暖暖的。

季阿姨要填表、复印文件的时候,董跑过来指导。

季婶见董又快又能干,觉得这孩子真不错。

来来往往,季婶总喜欢找董家做生意,两人也越来越熟。

季阿姨相信董某的话。

季阿姨是老花眼,度数400度,收据上的字根本看不懂。

董某说,如果她输入密码,她就会丢失,只要董某要签名,她就在哪里签名。

出差后,我不记得有多少次我丢失了密码并签署了我的名字。

听董某说,办理业务的收据上有很多信息。如果别人看到不安全,季阿姨会记住的。

“我眼睛瞎到400度,看不清收据上的字,人家说拿不安全,我就撕了。”

结果,她不仅不知道季阿姨在银行里做什么,她的家人也无从得知。

她只知道,这是一家有保证的大银行,不会骗人。

因为对大银行的信任,季婶也坚信董。

董某也热情热情的问季阿姨。

如果有什么好的理财项目,或者银行的“内部信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季阿姨。

慢慢的,季阿姨把董某当成了自己的家人,甚至当着董某的面丢了银行卡密码,没有半点害羞。

这么多年来,季阿姨的性情和习惯,已经被董彻底了解透彻了。

季阿姨毫无保密意识,泄露了密码;董某趁机抢钱。

说白了,季阿姨的银行卡已经不是她一个人的了。

如果季婶的儿子结婚不需要钱,真不知道这张卡会被董家骚扰多久。

俗话说,手不伸,伸手必被捉。

百密必有疏。

董某还是留下了证据。

J方找到一段2019年5月5日的电话录音,是董某通过银行电话打给季阿姨的:

“你女儿回去工作了吗?她不在家吗?

只有您和我可以移动您的帐户。我转了60万多,如果能拿回来,你就放心了。

我这几年过的很坎坷,我只想向老公证明我能赚钱。"

季阿姨回忆说,当她听说可以转回去的时候,想都没想就转给了董。

但是现在看对账单,钱一直没有转回来。

至此,董姓人还在争吵,试图逃避罪责。

2020年6月3日,董某致电该行行长。

她告诉总裁,季女士是她的嫂子,这是他们亲戚之间的事情,她可以自己解决。

电话那头的季婶听了这话,季婶当场揭穿了她。

“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在撒谎,快把我的钱还给我。”

见事情被泄露,董某还在百般防备:

她用季阿姨的账户转账,转入320万元,申请贷款305万元,然后转出625万元。这是为了完成任务,得到季阿姨的同意;

40万份原油期货业务也得到季阿姨的批准;

2018年8月3日,将5万元转入康某账户,是为了偿还其欠下的贷款,算是贷款,也得到了季阿姨的同意;

2019年3月17日至2019年10月23日,共7次从季阿姨账户转出69.3万元。由季阿姨投资,经季阿姨批准。

而季阿姨说,她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

当董某被问及69.3万元投资的去向时,她犹豫不决,遮遮掩掩。

见他躲不过,他拿出手机,打开了一个应用程序。

“这个app收入不错,我就是想帮她挣钱,同时给自己挣点生活费。”

J方注意到该应用是“彩云8”。

这竟然是一个赌博网站!

J方告诉董某,这显然是一款网络诈骗APP。

俗称“杀猪”,投入的钱取不出来。

与此同时,JCha也很惊讶。银行员工入职时,均接受过专业培训和反欺诈培训。董怎么会跳入这个泥潭?

董某说了实话。

原来,董某参加过一次朋友的聚会。

有朋友说有一个app可以赚钱,她也打开了页面给她看。

董某看了看页面,猜测这应该是一款网络诈骗APP,但一开始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们见她不敢置信,都说大不如从前,她之前学过的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过时了。

一边说着,一边当着董某的面,下了几千块钱的赌注。

很快,我的朋友就赚了几万美元。

这让董心动了,赚钱这么快,这个app真的可以试试。

她从小额投资开始,数百或数千美元。的确,她赚了一些钱。

但是再投资就不行了,以后只会输,不会赢。

其实这是典型的网络诈骗。

开始注册会让人尝到甜头,赚点钱;

一旦你真的投入了很多钱,结果是没有回报的。

越想越深沉。

就像砧板上的猪肉一样,任何人都可以屠宰它。

因此,有人形象地将这种投资称为“杀猪”。

董某不甘心,亲戚朋友到处借。

直到没人再把她借给她,她对季阿姨的钱抱有歪心。

知道季阿姨的密码,知道季阿姨只能存不能取款,知道季阿姨不留收据……

再加上季婶的人温柔善良,听她的话,董某便将黑色的手伸向了季婶。

他不仅挪用了季婶的押金,还用季婶的身份证申请贷款和信用卡来满足自己的贪欲。

到现在,董某的月费还在1000元左右。

为了保留账号,参与十周年回归计划。

她还发誓要和季阿姨保证机票,到时候不仅本金能赚回来,还会赚更多。

放纵贪婪,迟早会坠入深渊。

查了账户,季阿姨竟然有一张近120万元的银行卡。当时的情况如下:

17万保额还在;

74万余元被董某转让;

19万购买基金后未归还;

7万是董某建议买入期货后的亏损(具体认购40万原油期货,只收33万,亏损7万)。

此外,新增贷款债务5万元,信用卡透支债务8万元。

经董某一番折腾,季阿姨原本的120万元存款不见了,又欠银行13万元。

难怪季阿姨面对记者难掩愤怒:

“我省吃俭用的算了,省下来的钱也不过是咬牙切齿的一点钱而已。”

“钱来之不易!全家人辛苦了!这钱没了!”

银行回应媒体:

一是有人负责;

二是正在实施中;

第三,放心,银行不会在这件事上推卸责任。董姓员工确实是建行的员工。如果是员工的责任,她必须承担。

但大家对银行的回复并不买账。

2020年6月上旬,《老人存用百万存款消失,建行花言巧语有意思》一文被多家媒体转载报道。

文章说:

看到这位大总统的话,我们不禁有些感慨。

员工挪用客户存款下的员工不主动承担客户的损失,后自行单方面追究责任。相反,他们分析员工的责任,然后要求员工赔偿客户的损失。

我不禁要问:如果员工赔不起,钱是不是浪费了?

这种问责机制是否会使所有储户面临风险?

的确,银行的回复难免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无论是逼迫员工,还是找其他借口,银行都是罪魁祸首。

总裁不是亲自审核每一笔大额转账吗?

信用卡办理,身份证和手机号,地址不是同一个人,银行会不会查?

不用说,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乙方的跟进和舆论压力下,银行和董某对季阿姨进行了赔偿。

2020年6月6日下午,季阿姨的女儿说:

母亲已收到董某退还的部分款项,其中包括一笔“投资基金”69.3万元和银行贷款5万元。

但还有一部分钱没有退还,一共12.5万元。

其中,55000元被董某转走,另外70000元为原油期货投资亏损。

19万元基金双方仍有分歧,仍在沟通中。

董某冒用季阿姨身份信息处理的信用卡,透支部分8万元有待双方进一步处理。

乙方依法对董某进行处罚。

银行已帮助消除了董婶冒用身份信息造成的信用卡透支、逾期贷款等不良影响。

季婶拿了补偿金,先是给儿子办了婚礼。

不耽误儿子的婚事,季婶解决了她心中的一个问题。

不过之后,季阿姨对银行很失望,在银行存款也心有余悸。

事实上,银行存款消失的“怪事”已经被报道过多次。

在许多情况下,银行内部员工并不缺乏。

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利用柜台内外的信息不对称,向储户盗取资金。

比如存款人要求办理存款业务,柜员实际办理的是转账业务;

储户办理网上银行时,柜员给客户的并不是对应的u盾。

员工甚至利用内部管理漏洞伺机作案。

例如,篡改储户信息、诱骗储户多次输入密码等,盗取储户资金。

一些员工还以高利率为诱饵,引诱储户投资,导致储户赔钱。

而有些银行,为了所谓的任务指标,触底线,让员工用存款账户转账。

无论储户放哪一个,都有赔钱的风险。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银行和监管机构已经采取了更严格的措施。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管理监督、严控柜面操作,也已在筑牢“漏存”防线的道路上。

在很多类似的案例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储户本身就有漏洞可以钻。

作为储蓄者,要想妥善保管血汗钱,还必须牢记以下几点:

对于老年人:

不要相信别人的建议和花言巧语;

存折、银行卡密码,不能告诉外人或亲友;

如果视力不好,去银行需要带眼镜,并仔细核对需要签字的银行收据,看是否与你想做的业务相符;

有问题及时提出,或请孩子帮忙;

定期检查银行卡余额,检查金额是否正确;

如果您不知道如何操作网上银行,请不要办理网上银行和电子转账业务,以免出错,造成损失。

孩子们也要多关注父母,谨防父母落入骗子的圈套:

当父母需要陪他们去银行时,尽量抽出时间陪他们;

向家长灌输反诈骗的理念,让家长心中有这根弦;

你的反诈骗知识也应该时刻在线,与时俱进。

最后,希望身边有被“仁”“健”人喜爱的管家,让我们享受到真诚的银行服务。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照顾好自己的钱。

对于季阿姨的押金被拖欠事件,您怎么看?

你认为谁的责任最大,银行、董和季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