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余辉洒落在滚滚长江之上,汽笛发出阵阵浑厚的声音,长江两岸,百余种美景尽收眼底。

滚滚长江穿城而过,轮渡与码头,构建出武汉最迷人的城市底色。武汉码头的文化影响甚远,成就了充满烟火气的“早餐之都”。而码头文化的兴起,离不开长江上那一只只往来的轮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武汉,过江轮渡的票价通常在八十到两三百之间。这种的轮渡是特别的观光船。

观光船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八十元的普通观光船,另外一种是二三百的知音号。知音号是民国风的观光船,在船上不仅可以看到长江沿岸的风景,还可以欣赏到轮渡上的表演,行程时间比较长。

还有一种是白天三五元钱,夜晚十元的普通轮渡。小编本科是在武汉就读的,六年前就是这个价格,直到现在仍然是这个价钱。这个亲民的价格持续了多少年,估计当地的人也很难说清楚了。

最美的江景,一定是在轮船的二楼甲板上。有经验的老乘客,一定会在登船的时候就要抢占先机,靠着栅子门等候。登船靠岸时,更是要在乌泱泱的人群中,迅速上到二楼,在甲板栏杆边找到一个最佳观景点,视野开阔不受限制,还能与阵阵江风亲密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轮渡最有意境的时刻,一定是傍晚时分看着江上的日落,看着武汉的夜景。江边一栋栋大楼的亮化工程,让灯光在夜晚组成一幅幅灵动的画面,与波动的江面倒影交辉相映,讲述着这个城市的热闹与喧嚣。

同样有着过江轮渡的南京又是一番何种景象呢?

(小编叨叨:我还没有乘坐过南京的轮渡,以下讲述纯属道听途说+小编丰富的想象。如果您有南京轮渡的体验,欢迎在文章末尾留言互相交流哦)

听说乘坐南京的轮渡可以吹着温柔的江风,看着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往来的船只,横跨两岸的长江大桥,犹如一幅画在眼前一帧一帧晃动着,这种美是自然的,也蕴藏着六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于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乘坐武汉的轮渡给人的感觉是辉煌与激情,那么乘坐南京轮渡的感觉一定就是柔情与浪漫了。

南京的柔情与浪漫与它是一座跨长江发展的城市是分不开的。从古到今,南京都是依江而生,拥江融合,伴江而兴。南京城市文化的诞生与演变、南京城市地位的形成和城市气质的成长,都与长江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

明代的杨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借南京段的长江抒发自己的情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长江东去是气吞万里的,裹挟着声声呐喊,而南京的秦淮河却又蜿蜒曲折,传递着阵阵低吟,似乎更符合南京这座城市的特性。

但是话说回来,长江之于南京的知名度远不如长江之于武汉,甚至可以说,长江主宰着武汉的命运。

在武汉,“亚洲第一大”长江,亦以城市更高梦想与光荣,成为代表这座城市欣荣的名片。

武汉的江城之称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在江城的夜色中,长江两岸总长达25公里的沿线楼宇和武汉标志性的桥梁,游船一起入镜,万家灯火,繁华霓虹,化作两道于江岸绵延的巨龙。这不仅刷新了人们心中对武汉的印象,更深深引发了世界对武汉的向往。

长江不仅承载着武汉城市的精神和文明,也影响着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今年武汉计划完成综合交通体系投资800亿元,其中长江主轴区域或将成为建设重点;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17.1km生态绿道惠及滨江生活;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长江主轴上将增添一个世界级城市公共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较于九省通衢之武汉,南京滨江却不亲江,近于江却不尽用江,是历史的惯性。

长久以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南京人津津乐道的家乡定义,是十朝古都地位与粉黛金华气质注解城市的雅驯表达。

长江与南京文化气质,如果说南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一席之地,那便是“金陵怀古”。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金陵怀古”便成了怀古诗词中最重要的题材和意象,没有之一。

中古时代定都南京者虽平弱,却文气极郁,以深厚文化土壤滋养了经典的文学母题。唐人追六朝,宋人忆南唐,在煊赫与颓败、繁盛与残破的今昔交错间,南京城市之厚重深沉气质大抵定格。

南京数百年间的沉浮沁满城市的文化基因,亦锻造了此间百姓独到的人文素质。

长江见证了此一城市性格经年累月的渐成,滋养了金陵寓公的落地生根。

而长江之于武汉的文化底蕴,与南京相比完全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武汉人的性格特点一定离不开长江汹涌澎湃的势头。

武汉人对外以热情出名,实则暴躁,烦躁,狂躁,说话急躁,做事粗暴。

武汉话语速极快,变调很多,姿势一般那是双眉一皱,嘴巴一噘,双手一摆,一副咄咄逼人,唠叨不停的样子,你以为她们在吵架,其实她们在交谈,而且很欢乐。

这个城市也许不以文明礼貌,素质高为荣,偏偏比的就是那个牛B样,那表情永远一副怨气十足也十分不耐烦的脸,个个霸气十足。

在这个方面南京人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提到南京人,当地会有一种特殊的称呼叫做“大萝卜”。南京人被叫做大萝卜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

这就是在说南京人的敦厚和朴实。

例如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语》说:“南都风尚,最为醇厚”,《正德江宁志》说:“(金陵)人物敦重质厚,罕儇巧浮伪”,都是说南京人自古有老实的一面。

而南京话不像武汉话那样听起来有些“嘈杂”,南京话的特点就是没有北方话那么硬,也没有正经南方话那么柔和,和普通话很像(就像东北人永远觉得自己说的是普通话一样自信)。

南京话粗中带细,豪放不失婉约,能嬉笑怒骂也能出口成章。

南京人不像正统的南方人,他们的心胸更加宽广,更能够包容接纳。

所以外地人在南京生活和上学还是比较容易融入这个环境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南京人不排外。

南京自古有金陵四十八景,六朝烟水气笼罩了一方水土。

《儒林外史》中两个挑粪桶的人,也会笑着说要去永宁泉吃一壶水,去雨花台看看日落。

南京人春天要去鸡鸣寺赏樱花,

去莫愁湖观海棠,去牛首山踏青拜佛;

夏日则去玄武湖赏荷,去大唐金看花,

去灵谷寺等萤火虫;

秋季则去栖霞山赏枫,去石象路拍照,

去止马岭驻足;

冬日则去紫金山看雪景,去梅花山赏梅,

去汤山泡温泉。

长江给人以浩瀚恢弘,秦淮河给人以悲凉柔情;

武汉给人以直爽豪迈,南京给人以宽容和博爱;

武汉人霸气聒噪不吐不快,

南京人沉稳端庄优雅不排外。

不论是烟火气息浓厚的武汉,还是似水柔情的南京,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源远流长,香气长久不消。

小编在内蒙古出生长大,在武汉读了本科,现在南京工作。谈起今天这个话题还是很有感触的。不知道您对武汉和南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互相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