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人终究都有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的,无论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头百姓,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既然是自然规律,那到寿终正寝时,其实也没必要太伤心的。

人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这也是值得庆贺的事,所以那些寿终正寝的老人,子女给他们办的丧礼,会被称为喜丧。人生这一辈子有苦有甜,有悲有喜,能够圆满地走完一生,这已然是非常美好的了。

不管是父母与子女、亲戚朋友,还是白头偕老的夫妻,终有一天会面临分离,这是没办法的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得不要分离时,还是坦然接受吧!

《庄子·外篇》中,华地守护封疆的人祝尧长寿,但尧却不要,他说寿命长就会多受困辱。一个人老到一定程度,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大小便都失控时,真的会丧失尊严。对有些人来说,苟延残喘地活着,也是一种屈辱。

02

陈阿太从70岁开始,身体就一日不如一日,但那时生活还能自理。到77岁时,和她同岁的老伴去世了,她的健康状况就直线下降。

陈阿太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说,老伴有福气,走在了她的前头,没有经历一个人的孤单。而且老伴是因为脑梗突然去世的,说起来是死得很痛快,干干脆脆地一走了之了。

从老伴去世后开始,陈阿太就跟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了,是儿子儿媳坚持接她去的。陈阿太还有两个女儿,她们也经常会到弟弟家来看望母亲,在外人眼里,陈阿太挺幸福的。

陈阿太自己也觉得挺幸福的,但自从老伴走了后,她还是会觉得孤独。儿子经常出差,一年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出差。孙子刚刚成家,小夫妻俩搬出去单过了。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陈阿太和儿媳在一起,但儿媳还要出去打工,也挺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陈阿太84岁时,瘫痪在床了,这下最好24小时有人照顾她了。儿子家和女儿家商量后,想请一个保姆来照顾陈阿太,但陈阿太不愿意。她觉得儿媳出门后,家里就剩她和保姆,万一保姆手脚不干净的话,那就麻烦了。

子女就又提出送陈阿太去养老院,但陈阿太又不愿意,她说最后的时光要在家里过,不想去陌生的地方。

两个女儿家便提出,那姐弟三家轮流住吧,这样弟弟家负担可以轻一些。但陈阿太依然不愿意,她说她是有儿子的,为什么要去女儿家养老?

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儿媳就说:“大家不用多说了,就让妈住在我们家,我们夫妻俩来照顾她。老公出差时,我一个人照顾,反正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妈,你说行不行?”

陈阿太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看来儿媳的话合了她的心意,她跟儿媳的关系一向是很好的。

04

接下去的两年时光里,儿媳就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婆婆,也很辛苦。不过,两个女儿经常会回来帮忙,姐弟三家尽他们所能地照顾着老人,应该说老人是过得挺不错的。

但两年后老人自杀了,她是用床边一件睡袍的腰带,系在床架子上吊死的。儿媳打工回来,准备去给婆婆换成人纸尿裤时,发现婆婆已经没气了,儿媳就一屁股瘫倒在了地上。

那时,儿子正好出差去了,儿媳只好通知两个大姑姐。后来,所有的人都来了,儿子也以最快的时间赶了回来。虽然大家都没说什么,但儿媳很自责,她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婆婆,婆婆才会选择自杀的。

既然人已经去了,一切都无法挽回,就只能操办后事了。但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在枕头下意外地发现了一封遗书。遗书上有两个日期,一个是在陈阿太刚瘫痪三个月时,另一个是在陈阿太去世当天。

05

在陈阿太的丧礼上,儿媳读了那封遗书,其中有一段内容是:我本想一瘫痪就去找老头子的,但怕儿女们没尽过孝心而难过,所以我就折腾他们一段时间吧,让他们表表孝心,不要有遗憾。孩子们,哪天我走了,你们不要惊讶,也不要难过,我是去找你们的爸了。我活了将近90岁,已经是一件大喜事了……

亲戚朋友们听完这封遗书书,纷纷都感叹说,这是喜丧啊!老太太一辈子功德圆满,最后坦然地离去,也没什么遗憾了。有几个年龄比较大的亲戚朋友,还很羡慕陈阿太,走得这么潇洒。

人生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后,到晚年时会对很多事都看得很淡的。人生也就是一个过程而已,你是得了,还是失了,结局都一样。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要太计较了?人生凡事尽力,然后从容地往前走,坦然地接受一切。

一个瘫痪了两年的老人,她坦然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她的选择。并非是儿女不孝,也并不是她有什么不满,而是她觉得这一生已经功德圆满了,她要去找老伴了,仅此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