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山西省深化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培训会议在浮山县召开。第二批试点娄烦、石楼、榆社、黎城等4个县汇报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4个县城人口均在15万人以下,据悉,河曲、浮山改革已初见成效。

精简部门、加速合并县,能更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国家经济状况,已不可能允许小县优哉游哉不改革!

河曲县

大刀阔斧改革,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名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将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大部制”目标基本实现。山西河曲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基本完成: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河曲县财政收入12.59亿,财政支出却高达20.78亿,缺口有8亿多。同时河曲县还有11.84亿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债务率85.65%。2021年县级可用财力安排的145566万元,用于财政供养人员支出67417万元。

改革后,一个14.72万人口的小县一年财政支出减少1.435亿元。这就是一个最大的成效。第二。903名事业人员,超编真正实现了精简。第三,科级干部减少了75个。55岁以上的老同志退出领导岗位。2021年河曲县县直部门公用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1.3%,乡镇同比增长7.6%,“减上补下”成效明显。

忻州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书义表示,人口小县机构改革是山西省委交付的重要政治任务,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重实战、高效率的原则,突出系统重塑,确保功能再造,用3至5年时间,逐步实现机构、编制、人员大幅度下降,保持干部队伍体系新鲜血液和合理年龄结构。“要用足用好‘干部周转池’、人才引进等省委赋予的各项改革政策。

浮山县

常住人口为98833人,属省定贫困县,2019年5月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浮山县财政收入为13296万元(税收收入3585万元,非税收入9711万元),财政支出142013万元,其中机关工资福利、商品和服务以及资本性支出共计78728万元。

2021年1月,浮山县纪委曾发布关于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六个严明 六个严禁”,其中包括严禁跑官要官、严禁为他人职务调整说情打招呼、严禁突击进人、严禁突击花钱等。

时任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曲孝丽深入浮山县,强调,按照职能原则推进部门重组;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重实战、高效率的原则,一体推进县域行政运行体系全面改革,切实实现精编简政、瘦身强体、固本强基,逐步实现机构、编制、人员大幅度下降,保持干部队伍体系新鲜血液和合理年龄结构。重点抓好优化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规范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盘活用好编制资源等改革工作。改革过程中,要切实保障事业单位职工合法权益,做好相关人员调配安排工作。

精兵简政

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他在提案旁加了一段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进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抗日战争期间,精兵简政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达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与反官僚主义五个方面的目的。

清朝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有编制吃皇粮的官吏额定是27000余人。具体到一县,官员不过10至20个,大小县略有不同:设知县、丞、尉、主簿、典史、巡检、司狱、课税、教谕、训导。光绪14年某县县志载:捕快16、马快8、禁卒8、库守5、民壮28、长班4、茶房4、听差4、把卫2、更夫4、打扫夫2、轿夫9。官差总计百把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改革超编的903名事业人员,采取到对口党政部门跟班学习锻炼、担任村(社区)“两委”主干和综治网格员等多种方式,重新调整配备,优化了人员结构,强化了工作力量。这些人员工资还不是由政府财政承担,特别是担任社区主干,不用两年有关系直接来乡政府干公务员了。

更大的改革是合并行政区,如果地级市不方便的话就县区合并、乡镇、村庄之间合并,可以集中发展要素,集中资源,起到点带面的效果。比如原来某两个县各有一个特色作物或者景点,合并后可以联合开发、扩大种植规模、建设更好的交通和餐饮等辅助行业。同时,合并后县城和某些乡镇人口更集中,会起到更好的城市带动效果,居民也不用再去大城市才能享受到城市便利,这就相当于节约了成本,我们这边有的乡镇就是因为交通便利,很多年轻村民都不用去市里买房,镇里买房价格前几年是市里的1/4~1/5,现在也是1/3~1/2,而且还是总高7~17层的小高层居多,更舒适,复式别墅的单价也是市里一般房价的1/2左右。

目前基层搞部门整合,最大的阻力在于上级部门都希望自己下级有专门的对应部门。因为基层的大量资源都是被上级进行分配,你把部门合并了,有些资源你就获得的少了,最后倒霉的就是你自己。

现在的问题

20—25年退休潮,这个太真实了。体制内60—65年出生的人占比例非常非常高。公务员制度93年才开始施行,刚开始自己组织的内部考试就能任公务员。你算算60年到70年的可不就是当时单位的主力吗,要是一下子把编制占满了 没法招新人,可不就是出现断层了吗。

很多单位直接断层,公务员都集中在60年到70年这个年龄段,这些人不是领导,就是在二线养老不干事。70到85年一个公务员都没有。全是二级单位借调的事业编在干事(单位中层全是事业编但又很难提拔),也不知道之前怎么搞的这个年龄段一个公务员也没有。然后直接到85后90后有几个考进来的公务员。过几年老的一退休公务员几乎就没人了。

当一个国家,大多数年轻人觉得进公务员是一条很好方向的时候,这个国家大概没啥希望了。很多人虽然在体制内,但是真的觉得体制内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内耗,没多大价值的工作,既不能提升服务群众的满意度,也并不能给社会创造价值。拿着人民纳税的钱当工资,还高高在上管理着人民。说得好要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呢?

现在为基层减负提的多,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是越来越严重,大量精力花在没用的东西上了。而且这个根源不在县级,而是省市机关。比如中央出台了一个为基层减负的文件,传到省上,省上怎么做呢?办公室编个落实这个文件的方案,下发要求各市执行,各市也编个方案下发要求区县执行。区县只有也编个方案放那里。到年底了,省上市上派出检查组来检查落实情况,首先看区县有没得方案,有没得台账、会议落实、照片等等。再报个今年减负的总结。加了n天班,省市老爷看了很满意拍拍屁股就走了。你说这是减负吗?我看少发点儿累死的方案和检查才是最大的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