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

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不该发怒时发怒,就是被怒鬼迷住了心窍。这种怒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迁怒他人的行为。“不迁怒”语出《论语·雍也》,意在劝诫人们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要将其发泄到别人身上去,不要拿不相干的人当出气筒。

迁怒他人是许多人都会犯的过错,被迁怒的对象往往是人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家人和朋友,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为家人和朋友会给予自己足够的包容和忍耐,而且即使他们出言反驳,也不会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因而也就不容易破坏彼此的情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说的是“迁怒”带来的连锁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是一家公司的市场部主管,一日,A在上班途中因为堵车心情不好,而且由于闯红灯还被警察罚款,来到公司后他一脸阴沉。这时,A的下属B来找A汇报工作,B理所当然成了A的情绪宣泄对象。B莫名其妙地被上司批评了一顿,本来很好的心情一下子也变坏了,而且一整天都闷闷不乐。晚上下班回家, B的儿子小C看到爸爸回来,很得意地将自己在幼儿园画的画拿给爸爸看,希望得到爸爸的表扬。B很烦躁,不仅没有表扬儿子,反而骂了他一顿,说他瞎胡闹。小C莫名其妙地被爸爸骂了一顿,心里十分委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这时,他家的小猫经过他面前,小C狠狠地踢了猫咪一脚……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犯了“迁怒”的错误,于是便让这种坏情绪不断地延续下去,为生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恼。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一篇杂谈《天呐!妈呀!》里列举了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一世共同协作,使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德国强盛起来。威廉一世的脾气向来不好,因为处处受到俾斯麦的约束,回到后宫时经常气得乱砸东西。一次,皇后问他:“你又受了俾斯麦那个老头子的气?”威廉一世说:“对呀!”皇后说:“你为什么老是要受他的气呢?”威廉一世说:“你不懂。他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下面那许多人的气,他都要受。他受了气哪里出?只好往我身上出啊!我当皇帝的又往哪里出呢?只好摔茶杯啦!”因为不能迁怒,所以威廉一世只好隐忍,而在他的隐忍之下,德国变得强盛起来。

迁怒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果我们能修炼自己不迁怒于人的品德,久而久之自己的性格也会发生转变,个人修养也会得到提高。

不迁怒也符合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孔子说人不应当把对自己的要求套用在别人的身上,自己能做得到,不必非要求别人做到。迁怒也是这个道理,人的心中有愤恨,不要拿别人当出气简,自己消化了岂不是更好,还显得很有涵养。

王阳明追求内心的中正平和,因此他一再告诫人们不要动怒,更不要在不该发怒的时候发怒,尤其不要迁怒别人,以免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