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风向标

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工作开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工作的通知。本工作旨在更好发挥科技对旅游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科技赋能旅游,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电影局关于明确开展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的通知。本次消费季的口号为“爱电影·爱生活”。此外,通知提出了4个方面的惠民利企电影消费促进措施,并指出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于8月开始、10月结束。

《二〇二一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近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河南郑州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蓝皮书》从作家创作、组织建设、理论评论、行业发展、海外传播五方面全面回顾了网络文学2021年的总体发展状况。

广西出台大健康老年旅游发展规划。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广西大健康老年旅游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区老年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市场进一步开拓规范,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广西接待老年人游客量稳居全国前10位。

YouTube计划推出流媒体视频服务订阅平台。《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该平台已经酝酿了至少18个月,预计最早今年秋季上线。YouTube目前仅允许YouTube TV的订户增加HBO Max等服务的订阅。

迪士尼门票可能继续涨价。迪士尼CEO鲍勃·查佩克近日表示,迪士尼乐园将会进行另一轮涨价。如果主题公园的需求持续上升,价格可能会随之上涨。最近一个季度,迪士尼公园、体验和产品部门的收入增长了70%。

华为2022年上半年营收3016亿元,净利润率5%。华为近日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总营收额去年同期为3204亿元,同比下滑5.87%,净利润率5%。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华为方面称:“整体经营结果符合预期。”

微信发布公众号头像新规范。规范指出,对于公众号通过头像设置红点或数字等,以仿冒官方消息提醒、诱导用户点击查看公众号的行为,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该公众帐号采取删除头像、能力封禁等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微信

百度地图上线“自动驾驶级”导航功能。百度地图联合Apollo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布全新版本,新的智能化功能是通过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相关技术为用户提供更有感知力的地图服务。

海底捞连续四年上榜德勤“中国卓越管理公司”。近日,,第四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榜单出炉,共有50家公司入围。海底捞连续四年登榜,是入选榜单的唯一一家餐饮服务企业。目前,海底捞拥有会员人数超过1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茅台其冰淇淋于8月13日新增10省份售卖8月13日9时,云南、广西、安徽等10个省份的消费者可在“i茅台”APP购买茅台冰淇淋。至此,茅台冰淇淋将覆盖全国19个省份。5月19日正式宣告茅台冰淇淋诞生。

强生全球停售含滑石粉的婴儿爽身粉。强生公司称将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止销售含滑石粉的婴儿爽身粉。强生面临约3.8万起来自消费者的诉讼,声称其滑石粉产品因被已知的致癌物石棉污染而导致癌症。

行业触角

大数据:预计2022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达238.9亿元。46.2%的受访玩家偏好欢乐喜剧本,超六成玩家选择和朋友组局。剧本杀在全国流行,“剧本杀+文旅”“剧本杀+剧场”等新业态崛起。截至2022年7月,上海剧本杀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高于北京、深圳和广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艺术:O·POWER文化艺术中心开园季启动。开园季将在8月至11月推出逾50场文化活动,激活园区空间,积极呼应2022华侨城文化旅游节华南分会场“美好生活指‘南’”的理念,为公众打造一个更具活力的艺文生活聚能场。

文博:“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系列展之一,分为“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五个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考古大会》探秘二里头遗址。8月13日晚八点档央视综合频道将播出《中国考古大会》第十二期《探秘二里头遗址——最早的王朝》。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早王朝国家形成时规模最大的都邑遗存,也是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出版:8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发布。书籍包括《指引:从小康到共同富裕》《胡塞尔文集》《古汉语词义丛谈》《欧洲政体发展史》《快乐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第13版)》《漫画中的女人》《古代埃及史》《产业革命》《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新译本)》。

非遗: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开班。此培训旨在促进非遗保护传承,让非遗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为期两天的学习过程中,除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的传承人,其他八个门类的全省传承人代表将参加培训和实地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公共:“嗨!运河”文化派对开幕。此文化派对以“潞河督运,古今同辉”为思路,串联逛集市、赏演出、品文化、阅经典、游情怀五大板块内容,再现千年大运河北首集市盛景,释放文化消费潜力,培育时尚消费新文化形式。

旅游:安徽举办“红色大别山”宣传推广活动。活动期间,主办方发布了5条“安徽人游安徽·红色大别山”精品旅游线路,整合安庆、六安红色旅游资源,聚焦“红色线路、红色景区、红色故事、红色小镇、红色歌曲”。

仁者见仁

国风舞蹈何以“破圈”

金娟

近两年,一大批以中国传统美学的形式特点、审美内涵和文化品格为基础,展现中华民族主体思想精神的国风舞蹈,如雨后春笋般悄然涌现,极大推进了国风舞蹈的发展。其中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舞蹈《唐宫夜宴》、河南卫视与B站联合制作的《舞千年》、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北京演艺集团的《五星出东方》更是火爆全网、频频“破圈”,带动了一股关注和推崇国风舞蹈的热潮。这些现象级国风舞蹈的出现,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何谓国风舞蹈?它何以“破圈”?破向何处?“破圈”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何为“破圈”

从字面理解,国风舞蹈意为中国风格的舞蹈,主要指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散发浓厚中华风韵并与现代流行趋势结合的,表达中华民族审美理想、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呈现中国独特文化品格,能引发大众民族审美心理共鸣的舞蹈艺术形式。

在国风舞蹈这一称谓被明确提出之前,大量类似的舞蹈实践早已出现。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70余年时间里我国曾涌现出《飞天》《春江花月夜》《丝路花雨》《黄河》《踏歌》《扇舞丹青》《风吟》等大批优秀国风舞蹈作品。

以往的国风舞蹈主要在舞台、剧场演出,其形式上拟古复古,内容多取自古代舞蹈、戏曲舞蹈、传统武术,动作程式化高、难度系数大,远离当下人的生活环境,难免曲高和寡、缺乏受众,多是舞蹈圈内的专业人士才会关注和讨论。当下的国风舞蹈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和转向,它突破了原本小众的舞蹈专业圈,全民热捧,成了潮流。时下,国风舞蹈的“破圈”,主要是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国风舞蹈,其艺术形式和文化内容在不同接受群体之间的流动分享。

破向何处

当下国风舞蹈的“破圈”,主要在形式、内容、主创、平台、受众等方面较为显著。从舞蹈形式来看,相较于以往将身体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的舞蹈作品,当下的国风新媒体舞蹈打破了单一艺术门类的界限,回归中国传统舞蹈“诗乐舞”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特征,跨界融合,集多种艺术、民俗、现代科技、数字媒体等形式于一体,采用夹叙夹舞、时空交错、虚实结合的多元表达方式;从题材、内容来看,以往作品常取材古代,注重对古代舞蹈、古代生活的模拟重现,而当下的创作内容注重古今对话,搭建融合古今的视听和互动场域,延续了传统舞蹈向现代发展的通道;从主创角度来看,创作主体不再局限于舞蹈圈,而是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共同构思流程、搭建结构、创作作品;从传播平台来看,它突破了以往仅在剧场舞台单一平台演出的限制,主要借助网络技术,同时在电视、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多种平台广泛推广,吸引更多关注;从受众来看,当下国风舞蹈的受众早已突破舞蹈专业圈,拓展到了不同阶层、不同类型、全年龄段观众,尤其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

何以“破圈”

国风舞蹈能够成功“破圈”,除了作品本身的高水准外,注重对既有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国风舞蹈赢得业界、观众和市场多重认可的重要原因。

首先,一部优秀的国风舞蹈作品,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创作和打磨,作品的专业水准和超高品质是其“破圈”的基础条件。以《唐宫夜宴》为例,该作品原名《舞俑》,2020年是郑州市歌舞团创作的一个小型群舞作品,表现了14位唐宫少女赴宴演出的情景。此前的十几年里,郑州市歌舞团一直致力于古典风格的舞剧创作,长期不懈的艺术实践让其在国风舞蹈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才有了《唐宫夜宴》的厚积薄发。主创们力求在舞蹈形态、空间调度、服饰道具、妆容场景等方面都尽量贴近唐代历史原貌美。在舞美设计上,编导极力将虚拟的唐代宫廷场景与现实的舞台设计相结合,并与舞蹈表演相得益彰。在欣赏作品时,观众仿佛跨越了历史长河身处唐代宫廷,对唐代宫廷乐舞和文化气象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这样的作品在每一处微小的细节中都体现了主创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经得起大众的审视和检验。

其次,当前的国风舞蹈实践特别注重运用舞蹈艺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此延续、传承、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创造性转化”讲究用舞蹈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内容整合与知识传递。新媒体舞蹈通过舞蹈形态、动觉转译、重新编码、时空重构与场域创设等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化、增容或新生。以《只此青绿》为例,舞者用简约细腻的身体语言、高耸的山峰发髻、青绿色的飘逸长裙、错落流动的空间调度,创造性地呈现了千里江山的雄伟壮丽,让人的舞动成为自然山水之舞的映象,折射出宋代文化雅致、静谧、简洁的美学特点。在叙事结构上,《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方式,展卷人的工作室和王希孟的画室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空,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嫁接起了现代人与宋代人物、文化之间的链接,让观众从另一个视角体验王希孟作画过程的心境体验,感受宋人、宋景和《千里江山图》之美,加深对宋代传统文化的了解。它实现了用舞蹈艺术挖掘和创造性转化文物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品格和深厚底蕴。

“创新性发展”强调用国风舞蹈的形式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并激发公众的文化觉醒,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舞千年》为例,该节目用国风舞蹈的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高超的品质、舒缓的节奏、精致的场景、贴近当代生活的舞蹈语言,结合沉浸式观感体验,都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领会舞蹈蕴含的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底蕴,以此开辟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新思路。

“破圈”的本质

国风舞蹈的火爆出圈,大众对国风舞蹈的追逐和热捧,看似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但其实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国人的文化自信直接相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东方智慧、人文思想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宝贵财富。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为国风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舞蹈创作借此向着新时代的艺术高峰奋勇前进。

大众对国风舞蹈浓厚的兴趣,体现了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认同、自觉、自信。文化是一种历史性的集体记忆,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公众能准确地识别和诠释文化的内涵,并对文化元素的范畴形成共识。我们借助国风舞蹈搭建的动觉、视觉、听觉场域,将中华文化精神与人的舞蹈身体语言相结合,也是不断强化公众文化认同的过程。

未来,我们需要持续深入地思考,如何让国风舞蹈成为稳定而普遍的社会常态?如何将中国的古代文化与全球化时代中的当代中国文化,重新放置在一个贯通的文化体系中去理解?如何通过舞蹈艺术,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强化中华文化认同、重塑集体记忆、彰显中国精神?这些应是未来国风舞蹈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方向。

数据晴雨表

数读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电资办

解析综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骨朵影视排行榜

察觉剧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骨朵影视排行榜

作者:徐若因

美编:王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