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和瑞士掀起了墓地咖啡馆的风潮。

这些咖啡馆锁定的目标客户不仅是前来扫墓的人,还包括来公墓寻求一段静谧时光的游客。

用咖啡陪伴墓地,用生命陪伴死亡

墓地似乎并不是享用下午茶的理想地点,但是在前火葬场开咖啡馆,似乎在德国与瑞士越来越受欢迎。

人们在这里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比如单口喜剧、音乐、朗诵、摄影展、葬礼仪式,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瑞士伯尔尼火葬合作社主任西尔瓦娜·普莱切尔(Silvana Pletscher)说:“为什么不用生命陪伴死亡呢?”

虽然在墓地开咖啡馆的行为,还没有得到瑞士伯尔尼当局的营业执照,但是瑞士古迹保护局已经同意这一行为,跟伯尔尼市政府一起起草了有关法规。这种将死亡与咖啡结合在一起的场所,很有可能取得成功。

有了咖啡,墓地不再阴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开放,哀悼和纪念死者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希望被埋在传统墓地的人越来越少,大家转向支持那些更自由的丧葬方式。

墓地逐渐变成了城市景观中的“绿洲”,在伯尔尼,人们有时会放牧绵羊去清除灌木丛,毕竟墓地对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墓地,欧洲游客时髦的旅游目的地

墓地,这乍一看有些匪夷所思的旅游地点,其实是欧洲最为风雅的游览方式。例如法国巴黎,巴黎的墓地并非如鬼片中阴森可怕,而是风景优美,极富有艺术气息。

在法国巴黎拉雪兹墓地里,竟见到了一群三十余人左右的欧美旅行团体,每位游客都佩戴耳麦,导游手举话筒轻声细语地在前面为其指引讲解。

譬如拉雪兹公墓中英年早逝的画家吉尔科特墓,上有画家本人拿着调色盘的雕塑,棺椁之上还有着其知名作品《梅杜莎之筏(收藏于卢浮宫)》的浮雕。即使是普通人的墓地,往往也别出心裁,譬如立有鸭嘴兽型的木雕、大型金属公仔等等,有些精美得令人击节赞叹。

拉雪兹墓地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公墓,在此安眠的名人众多,包括肖邦、德拉克罗瓦、罗西尼等等,每年均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瞻仰缅怀。因此,在墓地正门有路标导览,上面标记出所有名人安眠的位置,供朝拜者按图索骥。

奥斯卡·王尔德的坟墓恐怕是拉雪兹墓地中最有名的一座了,上面印着万千少女的唇印,让墓园管理方不得不将其用玻璃围起来。尽管如此,依然没有挡住女孩子们的热情,她们纷纷把唇印印在玻璃之上,然后恋恋不舍的离去。

到了秋天,巴黎的公墓更是恬静怡然,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这里是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常常能看到在此静坐读书之人。在蒙帕纳斯墓地,我甚至见到一位少女站在墓地里拉小提琴,其声宛转悠扬,寄托了无限哀思。

而若要以名气大小而论,最著名的墓地并非三大公墓,而是先贤祠。先贤祠原本是教堂,几经革命战乱后改为纪念堂,陈设精美,地下安放着卢梭、伏尔泰、雨果、居里夫人等历史名人的棺椁,非地位尊崇不得迁入。

下次去巴黎,除购物观光之外,不妨去这几处墓园逛一逛,或许会对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一番新的认知。

回避死亡的人不会来到这里,思念卷入泥土,以对话打破禁忌,在墓地咖啡馆中进行与死亡有关的闲谈。

当墓地与咖啡相结合,哀悼灵魂的逝去与时间的流逝,品味即将面临的生活,墓地咖啡馆在德国与瑞士似乎已成流行趋势,不断吸引着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