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的绝热陶瓷,在1700℃高温下能直接用手抓,图中材料已经被加热到2000℃左右,内外都被烧红了,最外层的陶瓷表面与空气对流迅速降温,而内部依然高温,但导热率非常低,内部热量无法传导出来,只能通过光辐射逐渐释放,所以手不会烫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在航天飞机起飞82秒后,3块泡沫材料碎块从连接外部燃料箱和航天飞机的支架区域脱落,也就是杜绝热量的防热瓦。当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导致超高温气体进入机内并且造成失压缺氧让宇航员昏迷,最终造成飞机解体。

虽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为隔热瓦脱落砸中机体造成,但这很大程度上是总体设计的问题,如果航天飞机和外置燃料罐设计成平齐的结构,就算隔热瓦脱落也不会砸到机翼,并且如果飞机在燃料罐的上方,被整流罩保护起来的话,就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事故已经发生,这个隔热瓦很重要吗?

大家都知道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大气层时温度很高,其实这种高温并不是因为飞船与大气层摩擦造成的,而是因为飞船迎风面的空气因为受到剧烈地压缩而产生的。虽然船体与空气摩擦也能产生高温,但仅占高温的一小部分。大家都用打气筒打过气吧,下面温度升高就是这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防止这种高温对航天器的伤害,一般有3种办法。一种是靠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上粘上导热性能好、熔点高的吸热材料来吸收产生的高热。一种是靠烧蚀防热,用特殊高分材料融化和升华的带走热量。最后一种就是靠辐射防热,用具有辐射性极好的陶瓷等复合材料,能更快地散热,并且防止热量传导进去。

而航天飞机一般用的是第三种办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可以重复利用,只要没有太大问题下次可以继续用。当航天飞机准备进入大气层时,启动机首和机尾姿态调整发动机,形成机尾向前,机腹向地面的姿势。并且轨道发动机逆向喷射,达到急剧减速的目的。

当进入大气层时,就要机头向前,以25马赫数的高速、40度俯冲角进入大气层。机身外壳会烧红并形成电离通讯中断16分钟。距离地面50公里时,速度为10800公里/小时,距离地面38公里时,速度7680公里/小时,并且要关闭所有发动机后手动操作,以340公里/小时的速度搭配减速伞降落。

因为航天飞机进入大气层时各个部位与大气接触面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隔热材料。机身中、前段和机翼的下表面用的是高温防热瓦,用大概20000多块,重达4吨多,用于温度区间为648~1260℃。

机身的鼻锥、机翼前缘是防热的重中之重,要用最厉害的黑色的碳复合防热瓦,使用面积为38平方米,重量达1.6吨,面对的高温达到1650℃。机身中、前段和机身的上表面用的是低温防热瓦,用了7000块,重量也达到了1吨,温度区间为371℃~648℃。

图1就是航天飞机用的防热瓦,由90%的空气和10%的硅纤维制成的,散热性能非常高。内部温度出不来,表面能迅速降温,这样就能保护机体不受高温烧灼。所以就看到了开头那一幕,就算这种材料从熔炉中取出来,只要稍微放一会,表面的温度就会散失,而内部的温度根本出不来。

这和传热系数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0度的钢铁和0度的棉花,摸起来感觉完全不同的,虽然温度一样,但是棉花还是感觉温度要高一些。同样的道理,冬天摸铁觉得冷,同样摸户外温度相同的木头却不会太冷,就是人类的温感取决于材料热传递性能。

再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是,可以把图一的材料想象成保温瓶,都是降低热传导的原理,保温瓶用的是复合材料和真空原理保温,而图一是材质均匀的材料,内部就像保温瓶中的开水,虽然外面的瓶子都冷了,但水瓶里的水还是热的。

航天飞机的隔热瓦,是维护费用高昂的原因之一,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核心秘密就是遍布全身的隔热瓦,虽然不显眼但能隔绝上千摄氏度高温,也正是这种小小的瓦片价格极高,维护起来异常麻烦,所以导致总成本暴增。图16是马斯克的星舰飞船上使用的隔热瓦,形状更统一,方便批量生产和维护,从而将成本降到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