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取自《诗经.小雅》,描绘了当时人们收割大豆时的喜悦场景。大豆在我国种植已有4000多年历史,明朝郑和下西洋也曾携带大豆,利用大豆培育豆芽和将大豆做成豆制品进行食用。这都说明了我国大豆食用文化历史悠久,但是现在的我们可能因为历史局限性的原因,导致我国从大豆发源地一下子成为了大豆进口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文化,还有我国的粮食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豆不单指黄豆,它还包含黑豆等豆类,可用来榨油和制作成豆制品进行食用,是我们中国人饭桌上的必备产品,所以大豆这一作物被别的国家垄断,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必然受到影响。

短时间内,中国失去大豆话语权

1953年以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1954年,我国的大豆产量被美国反超,之后又被阿根廷和巴西超越;1990年,我国开始了大豆进口之路;1996年,我们已经从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变为净进口国,至今也只有26年而已。在高度依赖大豆进口的同时,我们失去的还有对大豆的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就是对于大豆的定价权。全球转基因大豆进出口市场定价主要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定价为准,而且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非转基因大豆的定价体系,只能跟着美国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

其次,就是对于大豆的进出口的话语权。我国主要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进口量高达80%,而且和我们和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容易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如果有一天国际局势升级,他们不愿意出口我们了怎么办?届时中国的大豆市场必将陷入混乱,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必将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步履维艰的中国大豆企业

在中国大豆产业失去竞争力的同时,在竞争的洪流之中,中国的大豆企业步履艰难。山东禹王集团是最早一批改革开放走出去的企业,那时的禹王立于国际国内市场,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基地,产品远销海外,对中国掌握大豆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的一些著名粮食企业看中了中国的市场,开始在中国进行产业布局,对禹王集团的发展造成了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中国加入WTO之后,更多的外国企业涌入,开始大规模的拓展我国大豆市场,他们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更加完备的供应链对国内大豆企业生存造成严重的冲击。比如,之前吉林省主要的大豆企业共有4家,随着大豆的盈利空间变小,这些公司被迫停止大豆业务,有的甚至破产。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的大豆企业依然被外国进口大豆所压迫,急需调整。

多方协作、夺回话语权

外国大豆受益于技术研发,具有高产量、高出油、低病虫害的优点,进口的成本不一定低于我们种植的成本,但是大豆安全属于粮食安全的一部分,我们种植大豆属于战略性问题,完全考虑成本有失公允,所以我们需要多方合作,夺回大豆话语权,维护我们的粮食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政策指引至关重要,市场具有盲目性,种植户们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自然不会选择种植,所以需要政府出马,通过政策支持和项目补贴,提高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其次,企业们也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与外国企业的斗智斗勇中占据上风。目前,九三油脂、八旗粮油、禹王在不断努力中已经成为带动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后,注重“种质资源”,四大粮商在崛起的过程中无不借助“种质资源”,在不断研发过程中培育出优质的大豆品种。我们中国的研究机构也要注重自主研发,争取早日摆脱这一卡脖子问题,真正夺回大豆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大豆本就源于我们中国,现在国产大豆落后于外国大豆原因是多方面,不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研发。我们都知道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非常高,在技术的支撑下进行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我们可以从美国学习相关经验,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全球大市场已经形成,我们要不断提高国产大豆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于国际国内市场,攻坚克难,重新掌握大豆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