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5日,《沧州日报》刊发后,沈宅与沈宅主人沈士敏的故事引起了读者们的关注。记者接到运河文化爱好者陈立新的电话:“文化学者冯彦宁收藏有沈士敏手稿!看到报道后,他非常感动,愿意将此公之于众,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在冯彦宁、陈立新等人的促成下,8月9日,“寻运河沈宅 忆百年党史”沧州早期共产党革命活动座谈会在沧州博施博物馆举行。

座谈会上,最吸引大家的,就是那部泛黄的手稿。随同手稿一起面世的,还有沈士敏青少年时期的一张小照。一袭白色长衫,年轻、干净的脸,带着几分倔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士敏青少年时期小照

潘漠华在沧州如何通过国文课传播马克思主义?

津南巡视员廖华、津南中心县委书记李学先(原名俞思荣,唐山丰润县人)等沧州早期党的领导人是什么样的?

从一个运河边地主兼商人家庭的少爷,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沈士敏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津南中心县委在沈家创建时,还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

座谈会上,冯彦宁(中)向大家介绍沈士敏手稿。

随着沈士敏手稿被一页页打开,市文广旅局二级巡视员冯彦宁娓娓道来,细数沧州早期党史故事。馆外,秋雨缠绵;馆内,时光倒流,仿佛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沧州大运河畔,宽敞明亮的沈宅前,一帧帧百年党史上的难忘瞬间重现眼前,将那段红色记忆,留存为永不磨灭的历史时刻。

沈宅·运河边的普通人家

沈士敏手稿共40页,分为三部分,写于郑州。第一部分17页,写于1963年12月14日,主要介绍了他的家庭、学校生活,以及“九一八事变”后沧州学潮情况。第二部分21页,写于1964年2月19日,记述了沧县共产党的建立与党的活动,以及沈士敏参加革命组织的过程。第三部分2页,附有几点补充说明。

翻阅手稿后,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连连赞叹:手稿太珍贵了!

通过这部手稿,沈宅及沈家人更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沈士敏的祖父沈杰胜,没上过学,却是个颇有本事的人。他本是木匠,后摆摊经商,小有所成。本家沈方周是买办资本家,出资在天津建豫丰泰商店,聘他为掌柜。沈家发家后,沈杰胜在运河畔置房子置地,渐渐发达起来。

沈士敏从没见过父亲。在沈士敏出生前,他就离家去了天津上学,后到汉口,再后来下落不明。伯父在天津北洋大学上学,毕业后到平汉铁路局工作。三叔曾在士官学校上学,后回津帮祖父经商,接管经营。他劝沈士敏不上私塾,要上学校。他喜欢看小说、钓鱼、打鸟,对沈士敏有影响。老叔比他小一岁,和沈士敏一起长大、上学,后到天津读书。

运河边优渥而封建的大家庭、对他宠爱有加的爷爷奶奶、缺少严父管教的家庭氛围、较为自由的成长空间……沈士敏就生长在这样的运河人家。他上过私塾,1923年转入沧县第一小学校读书,1926年考入沧县二中(又名直隶省立二中,今沧州一中)。

老师·国文课上的播火者

认识潘漠华前,和每个普通学生一样,沈士敏也在迷茫与彷徨中一点点长大。

1930年,沈士敏初中毕业,升入本校高中。暑假时,他参加了一个到北平高校的游学活动,在伯父家住了几天。他本想在北平上高中,但未能如愿,又回到了家乡。

那时,国民党党部在沧县二中很活跃,有人拉他入党。他拒绝了。后来,有同学和他谈起共产党,问他知不知道哪里有?他说:“我不知道。”又说,“我也想参加,就是找不到。”

就在这时,一个风度翩翩、特立独行的老师来到了学校。

“开学后,国文教员潘模和给我们讲课。他是浙江人,讲课生动深刻,介绍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无产阶级文学,但他的讲义却是文言文《诗经》中的《伐檀》《硕鼠》等诗,反映古代人民对剥削阶级的愤恨、嘲骂。在讲解中,他巧妙地联系现实,给人以深刻认识。”

这是沈士敏文稿中的内容。文中的教员潘模和,就是近代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湖畔诗人潘漠华。1927年,他在北大求学期间入党,从此投身革命洪流。1931年,他受党组织派遣,化名潘模和,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到沧州从事发展党的事业。

1963年12月14日,郑州,一个寒冷的冬夜。回忆起潘漠华,尽管已经过去30多年了,老师讲课时的情景,沈士敏还是记忆犹新:“讲课时,潘老师在黑板上划了一道线,线上面是反动统治阶级群丑。潘老师说,只有当劳动人民瞌睡的时候,他们才肆无忌惮地卖弄丑态;一旦人民醒来,铁拳一伸,就会把他们从舞台上抓下来的。这个比喻给人深刻的印象。”

冯彦宁说,这段文字再现了潘漠华在沧州通过国文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场景,潘漠华的形象,历历如在眼前。

革命家·更愿意和穷人打交道

对沈士敏影响至深的两个人,一是潘漠华,一是廖华。二人都是具有诗人气质的党的早期革命家,都对沧州党的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漠华的到来,让一潭死水的沧州焕然一新。当时正逢“九一八事变”,他带领进步学生进行爱国救亡运动,很快波及整座沧县城……1931年底,潘漠华被解聘。手稿中写到,潘漠华临走前,留下了两样东西,一个是一台油印机,此后很长一段时期,津南地区的秘密传单,都要归功于这台潘漠华自己购买的油印机;另一个是他给学校的7名党团员介绍了两位校外的秘密党员。如此,潘漠华不仅连接了沧州与中国,还打通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不久,另一个重要人物登场了。

1932年春,沈士敏加入共青团不久,津南巡视员廖华就站在了他的面前。潘漠华走后,党的运动陷入低潮。为了迅速打开局面,从1932年到1933年,廖华6次巡沧,每次都与沈宅有关。开始,他住沈宅,后来,沈士敏发展神门口的裁缝王炳君入党后,廖华就住王家。为什么呢?因为王炳君穷,廖华更愿意和穷人打交道。

沈士敏在手稿中这样描述廖华:“他的头大,身躯较为瘦小,面色微黑,看起来瘦弱,但身体很健康,精神奕奕。他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忠诚战士、是一位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往来津南一带写了不少五言、七言诗。他的诗,清新澹丽,写景如画,别有风趣,生动地反映了华北大地农村的情景。回想他的工作和他的艰苦奋斗精神,他在风雪寒暑中,在这一带徒步跋涉的情形,他的生活遇到了不少艰难,衣不暖体,食不饱饥,在天津也经常蹲最低廉的小店,和穷苦人住在一起。可是他充满了革命者的斗志与生活的乐趣,他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1932年8月,廖华第二次来沧,在沈士敏二姥爷武向夫前院的书斋里,宣布成立中共沧县县委。武向夫家住缸市街。通过当时的沧州地图可以看到,从神门口沈士敏家,沿运河南行,过了曾经的梅公祠、现在的新华桥,不久就到了缸市街的武向夫家,约有1000米的距离。武向夫青年习武,颇有沧州人的性格。

不久,天津市委派李学先来沧担任县委书记。

沈士敏写到:“李是唐山开滦煤矿工人,当时40来岁,由于矿工沉重的体力劳动折磨,他的身体已经是残弱多病了。他不是有肺病,就是有劳疾,或者矽肺病。经常咳嗽气喘。来后,他就与各个支部联系。”

婚宴·津南中心县委成立

沈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里是津南中心县委所在地。

《中国共产党沧州历史》中写到:

“1933年4月,根据省委4月2日指示信精神,中共津南中心县委在沈士敏家中成立。廖华主持会议,李学先任书记,刘格平任组织委员兼军事委员……邸玉栋负责交通,沈士敏任秘书长……津南中心县委的成立,使沧州又有了统一的党的领导机关,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到1933年5月,沧州共有党支部29个……党员426人。”

沈士敏的手稿,为我们披露了更多津南中心县委成立前后的细节:

“这时,我的家庭经常和我闹事,要我结婚。家务杂事纠缠。3月份我结了婚。随后廖华同志来沧。我以请客为名,召开县委会,津南中心县委成立……”

原来是沈家人向他逼婚,他则以婚宴为由,请来同志们开会,津南中心县委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段传奇!

会后,还是新郎官的沈士敏,就陪同廖华到盐山、南皮、庆云一带视察。廖华前几次来沧,都由其他人陪同,这一次为什么是沈士敏呢?是工作需要?还是有别的原因?

一路上,他们夜行昼伏,风餐露宿,尝尽辛苦。回到家中,不但弄了一身虱子两脚泡,还饿得面黄肌瘦,精神头儿却更足了。

被捕·家国巨变夫妻战场重逢

1933年5月,奉上级指示,沈士敏等赴北平参加干部训练班,后留北平市委工作,不久被捕入狱。1937年“七七事变”后,沈士敏被释放出狱,赴陕北参加八路军。

这一年,沈家也发生了剧变。沈士敏的老叔、祖父、伯父、三叔先后病故。祖母主持分了家,沈母和沈妻分了两间房一个院。

大家庭顷刻破产,曾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沈宅女人,也走出宅院,劳动谋生。沈母腌菜、打麻绳,沈妻先在织袜厂,后到宏仁医院当护士、学接生。

1946年10月,沈士敏由延安来冀中,秘密接妻子到冀中。因为是护士,沈妻参加了部队。1948年女儿明霞出生。沈士敏称妻子“文华”。1949年,沈母也随军生活,家中只剩祖母和两个婶母,生活由沈士敏供养。

漫漫13年,夫妻二人最终重逢在战场上。两个人都不再年轻时,爱情却悄悄来了。沈士敏在手稿中说:“我的家庭生活是极幸福的,是党和革命事业带来的。”

手稿的内容到此结束。

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冒雨赶回单位,专程取来沈士敏的《平反决定》复印件,让我们看到了后来的故事:“文革”中,因为有被捕经历,沈士敏遭到迫害,文华始终不离不弃。1975年1月,沈士敏含冤去世。1979年,党组织为沈士敏平反昭雪。

运河边的老住户,沈士敏的同窗、同乡、挚友张丽生的儿子张英林,讲述了另外一件事:沈士敏去世后,沈妻被下放回沧州。那个寒冷的冬天,沈妻与张英林的母亲重逢在冰封的运河畔。原来,她们曾在宏仁医院共事多年。得知闺蜜近况,张母让儿子送了一车煤,后来又送了一袋粮食。这份人间真情,直到沈士敏平反后,沈妻离开沧州返回郑州家中,还念念不忘。

手稿·沧州党史的直接回忆蓝本

座谈会上,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说,他第一次见到沈士敏手稿和青少年时期的照片,这是非常珍贵的党史资料。

冯彦宁多次研读沈士敏手稿,他说,这部手稿,为今天留下了沧州最早建立党组织的重要资料,是沧州早期党史的直接回忆蓝本。手稿中还谈到潘漠华讲课的细节,津南巡视员廖华、沧州早期县委书记李学先的形象,为后人留下了沧州早期革命者的生动形象。手稿还通过沈士敏的亲身经历,反映了早期革命者如何冲破家庭、走向革命的心路历程。此外,手稿的作者从小在运河边长大,千年大运河,百年奋斗史,红色文化也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值得好好挖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彦宁说,运河千年,源远流长;红色百年,波澜壮阔。大运河通航了,未来终有一天,当我们坐船游览运河,看两岸满眼绿色时,不能忘了,万绿丛中还有一点红,这红就是大运河畔的红色文化。“如果我们没发现,消失了,是一回事;如果发现了、了解了,保护不好,就是失责;传承不好,就是失职。”他建议,沧州有丰厚的运河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打造运河红色微景观,连点成串,形成运河红色景观带,赓续党的血脉,传承红色文化。

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杨金丽

摄影:王少华 陈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