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讽刺的,人这一辈子,唯一逆生长的东西就是胆量。”

去年的这个时候,天气也很热,为了降温解暑,本棠主看了一部叫做《生吞》的小说。

因为它是东北悬疑文学,有冰天雪地的描写,故事一开头就讲了一个少女被抛尸雪坑的案件,真是刺骨严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记得书内有个角色,是中年男警察冯国金,关于他的一段描写令我印象深刻——

“他踱步到窗前,再次眺望公园里的景色,晨曦中老人们又带着孩子出来遛弯了,零星有几只没拴绳的小狗在追逐,尽管仍是寒冬,可还是妨碍不到凡人行立坐卧,吃喝拉撒。

反正他们早已习惯了寒冬,几百年,几千年,老天爷冷他的,我们活我们的,这他妈才叫人性。”

《生吞》虽算不上什么神作,案件上的漏洞也不少,但总体合理,也有一些出彩的段落,且抓住了我的思维,让我一天读完。

即使书中的个别剧情和人设让我很不满意,但毕竟东北悬疑小说大多都改了电影,改编电视剧的也不多,所以我还是抱有一些期待。看了几集,浅聊一下。

胆小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吞》原著作者是郑执,《胆小鬼》编剧也是郑执。有且只有他一个编剧。

这可能导致了剧本上严重的问题。

原著的文笔特征很强,平实且凌厉,这个故事的悬疑性也适合拍电视剧。但是影像和文学,讲故事的方式是不同的,作为一部悬疑剧,它不该被拍成这样。

《胆小鬼》抓不住观众,前几集,寡淡如水,无戏剧张力、无叙事节奏。

不知道为什么,电视剧的第一集跟原著大相径庭。

原著楔子中第一人称视角的主人公是王頔,在剧中变成了男二号;王頔的好友天才少年秦理成为了男主角;警察冯国金的背景故事和内心独白被减去了很多;原著中高磊这个重要人物基本上被直接删除;故事的第一个案件从涉黑强奸案变成了持枪抢劫案……

剧集里几条时间线毫无理由地来回频繁切换,折腾的不是剪辑师,而是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小说里,时间线是根据章节转换的,第一人称的王頔,总是叙述1999年他和秦理等人在校园里的青春往事。而第三人称视角是以中年警察冯国金为主要人物,进行案情叙述。

这样的时间线拆分更有效率,且明了易懂。电视剧里单单用不同色调来区分时空,显然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集中,有一处从1999年到2011年的插叙,转场的载体是磁带,磁带中的歌曲是2000年5月1日梁咏琪发行的专辑中的一首,同剧名一样,名为《胆小鬼》。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1999年会有2000年的歌曲。

而且,在小说中,磁带的意义更为复杂。

原著《生吞》,章节“B面”——

我说,你还记不记得,以前黄姝总说想跟我们学英文,我就想送她一盘磁带,九首歌都是英文的,都是我当时最爱的歌,也算是我想对她说的话。娇娇说,想不到你还做过这种浪漫事,从没见你这样对过我。我像是被打开了心底的那道暗锁,自己数起来,第一首是《Hero》,第二首是《Do it For You.》 ,第三首是 (The Shape of My Heart》,中间记不清了,最后一首Travis的 《LUV》。

而电视剧里,却是一首《胆小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把一本小说改成电视剧,会导致它的内容和灵魂都无法被完全阐释,那么这种改编,还不算失败吗?

即使这种失败,有可能并不是创作者导致的。但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还是可惜,《胆小鬼》无论是镜头质感,还是声音特效的制作,都非常考究。

东北地区的生活场景以及原著中各种案发现场,都做到了尽量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角问题也没有争议中的那么大,欧豪的扮相和演技,都像是一个过苦日子的人。

周依然也把我心中的那个冯雪娇演了出来,性格中的傲慢娇气是自然流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贯穿全剧的最重要的“雪坟疑案”,场景跟我心里想得大差不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目前为止,《胆小鬼》带给我的感触,还没有达到我心中的预期。

不过我还是认为,《胆小鬼》的播映,是一件好事。

原著中说,“挺讽刺的,人这一辈子,唯一逆生长的东西就是胆量。”

我们越长越大,能看到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我还是很珍惜这些剧集,不然也不会耗费这些笔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棠主
(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