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药也“怕热”。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 心肌梗死(MI)的诱因之一就是环境因素,比如颗粒污染(PM)和寒冷。

然而前两年有研究人员发现,酷暑(热暴露)也可能引发MI。这是因为高温会使血管舒张,增加体表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血液浓缩和血栓形成,促使局部和全身炎症的产生,同时引发内皮功能障碍。

此时的我望着窗外的太阳,感到手中的砖格外的烫了起来……

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2022年的夏天实在是太热了!气温动不动就40℃,陌生人走在街上立马变“熟”人。酷暑天是真的会热死人的,今年才到7月初的时候,就已经有78个人因为热射病而亡了(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微博热搜截图

实际上,高温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也有很深的纠葛。我们知道,冠心病患者需要规律服药来预防AMI,包括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等等,而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又与上述病理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例如会使人体汗液分泌减少或皮肤血管舒张、更不容易感到口渴、肾功能下降等等。那么这些药物的使用会让患者更容易由于热暴露而发生MI吗?

在这个全球变暖年甚一年的时代,耶鲁大学陈凯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们发现,热暴露确实可能让这些药物的使用者比非使用者更容易发生非致命性MI。该研究于8月1日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图2),现在就让我们暂时放下手里的砖,看看文献解读凉快凉快。

图2 文献截图

01患者自身对照,妙啊!

这项新研究建立在陈凯团队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上。他们发现,从1987年至2014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热暴露所致MI的敏感性越来越高。并且他们计算出,一旦地球变暖2到3摄氏度,与热暴露相关的心脏病发病率就会有显著上升。

在本项研究中,陈凯团队继续沿用了上述研究的数据。他们从中挑选出了德国奥格斯堡2494例病例的完整注册信息,这些患者的特点是在2001年至2014年的炎热天气月份(5-9月)期间经历了非致命性MI发作(住院后28天内幸存)。

研究者首先记录了患者在MI发作前的药物使用情况,然后分析了患者发病当天的极端热暴露与MI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他们比较的是MI发作当天的热暴露与同一个月内、一周中的相同日子的热暴露,相当于让患者做了自身对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发生MI, 就将当天的温度与六月份其他“对照”星期四的温度暴露进行比较。

02药物化“友”为“敌”,可怕!

事实证明,与较凉爽的对照日相比,β受体阻滞剂或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者在最热的日子里更容易心脏病发作。

下图是温度–MI关系的暴露响应曲线,左侧图的数据来自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的患者,右侧图的则来自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图3)。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服用这两种药物的患者发生MI的风险(红色曲线)也会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文献截图:温度–MI关系的暴露响应曲线

定量来说,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使热暴露所致MI⻛险增加63%,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则使上述风险增加65%。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人,其⻛险增加75%。相反,未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在炎热的天气里则不太可能发生MI。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年轻患者(25-59岁)与老年患者(60-74岁)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虽然年轻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是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年轻患者发生热暴露所致MI的风险却比老年患者增高得更为明显(图4)。

图4 文献截图:不同人群中热暴露所致MI的风险

研究者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在年轻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的效应修饰比在老年患者中更强,尽管后者更可能有潜在的冠心病。想要验证这一结论,还得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

小结: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夏天的极端温度越来越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酷暑天发生MI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因此在这里提醒大家,千万要注意防暑哦!

★ 专家点评

陈凯教授点评:

我们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化,高温酷暑的日子会变得更加频繁,MI的发病风险会增加。具体到这项研究,我们发现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在高温天发生非致命性MI的风险显著增加。

然而,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的确是这些药物导致了高温天的MI发作,还需要对药物对体温调节的影响、高温期间药物效力的改变,以及药物与高温相关的健康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更多的研究。

可以比较确定的是,服用这两种药物的患者对高温具有更高的脆弱性,因此应该在高温天采取预防性措施,降低高温暴露的影响。

更多心血管临床知识哪里看?

参考文献:

[1]Chen K, Breitner S, Wolf K, Hampel R, Meisinger C, Heier M, von Scheidt W, Kuch B, Peters A, Schneider A, for the KORA Study Group, Peters A, Schulz H, Schwettmann L, Leidl R, Heier M, Strauch K.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triggering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air temperature in Augsburg, Germany, 1987–2014.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40:1600–1608.

[2]Chen, K., Dubrow, R., Breitner, S.et al. Triggering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heat exposure is modified by medication intake. Nat Cardiovasc Res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4161-022-00102-z

本文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陈凯 小码达

审核专家:陈凯博士 耶鲁大学

责任编辑:彭建萍 彭三妹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征 稿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1.心血管内科临床实用技能、误诊病例、临床用药、有趣的内容;2.心血管内科医生有趣的诊疗故事;3.心血管内科行业重磅进展;4.其他(心血管内科医生感兴趣的内容即可)。

欢迎来稿分享!我们将为您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和展现您才华的平台。投稿邮箱:pengjianping@yxj.org.cn(来稿必回复)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