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站在湖北省内看襄阳,从下辖各城市综合数据和特色产业分析襄阳。这一期,我们走出湖北,看看2021年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5000亿级”主要争夺者中,谁会更胜一筹呢?

现在我们从2022年与2021年上半年数据对比来看,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角逐出现哪些新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可看出角逐悄然反转。长久以来,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头把交椅,由洛阳市占据,襄阳市则位居第二。眼下,“煤超风”榆林杀出。

今年上半年,洛阳GDP达到2915.6亿元,将对襄阳的优势重新拉大至350余亿元。与此同时,近日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GDP数据显示,延续“煤”运的榆林市2022上半年GDP以2969.84亿元位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正式超过洛阳,其增量达到757亿元,名义增速高达34.21%。显然2022年全年榆林GDP超过洛阳成为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名已是板上钉钉。

从总量上来看,榆林市超过了洛阳市,领先了54亿。而襄阳则滑落到第三位,跟洛阳尚有350亿的差距,反超洛阳尚有难度,问鼎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尚需时日。

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近几年这几个城市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经济总量全部上5000亿+!其中洛阳5447亿,排列中西部普通地级市第一,全国排名第44名;榆林5435亿,排在中西部普通地级市第二,全国第45名;襄阳5309亿,排在中西部第三,全国48名!

近年来,在城市软实力、战略要素等方面,榆林有所强化。但众所周知,重演“煤超疯”是其去年经济版图的主旋律。对此需要清醒认识到,双碳双降、结构调整的考验,依旧是一柄悬在其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爬坡过坎依然艰巨。相比之下,洛阳与襄阳的产业结构,则要合理一些。

小编从经济实力、软实力、战略要素三个方面,对三座城市作以对比,或可参考。

洛阳、襄阳和榆林,既是各自省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翘楚,“含金量”也非常高。探究这三座城市,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点,特别是经济实力不俗,再结合榆林2021年的数据“爆表”态势,在争夺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较量中,可以说竞争非常激烈。

洛阳常年位居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襄阳在中部地区经济实力也很厚实,榆林在西部地区则超过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西宁、银川、拉萨等省会城市,跻身西部“第六城”,也是 超越“隔壁”鄂尔多斯后,晋升为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一城”。

从GDP总量来看,2021年榆林突破5000亿大关,达到5435.18亿元;襄阳同样突破5000亿,达到5309亿元,两者相差仅126亿元;至于洛阳在2019年已突破5000亿元,2021年则为5447.1亿元,超榆林不到12亿元。

单就GDP而言,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争夺,从未如此胶着……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榆林经济发展主要是凭借资源优势,围绕煤炭产业展开。在能源大开发的背景下,榆林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得益于2021年能源市场的崛起,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在史无前例的煤炭市场价格推动下,榆林GDP首次超过50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阳第一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1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62.1亿元。实际上早在2017年,洛阳第三产业增加值就超过第二产业,打破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二产独大”局面,迎来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襄阳第一产业增加值513.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04.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84.8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2∶45.7∶43.1。20世纪80年代,襄阳以二汽(东风汽车)开辟第二基地为契机,大力发展汽车产业,这些年来凭借“东风”起步乘风破浪,着力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了集制造、物流、试验、检测于一体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因此,从产业结构来看,在这三座城市中,尽管都是典型的工业型城市,但是洛阳的产业结构更具优势,襄阳次之,榆林产业结构则显得单一、固化。

但在文化旅游产业层面,三座城市发展程度不一。榆林、洛阳、襄阳均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三座城市的古城墙保存相对都较为完整。

就文旅产业而言,洛阳可以说是河南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其属于河洛文化,坐拥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历史文化遗产。洛阳还是多朝故都,历史上曹操、司马懿等人均曾在此依依东望,武周代唐之际亦有“神都”之谓,以该城为背景的影视剧《风起洛阳》更是一度走红网络。

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鲜有城市可与之抗衡。洛阳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5.7%。旅游总收入923.48亿元,增长16.1%。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63处。其中,5A级景区5处,4A级景区28处,3A级景区25处。

襄阳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商业文明发达,其本身也是荆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史上有“铁打的襄阳”之称,在金庸构筑的武侠世界中无疑是超级IP,而且为了拍摄电影《妖猫传》专门打造兴建了襄阳唐城。

“夜游”欣欣向荣,乡村美景如画,老厂房“破茧成蝶”……古城襄阳,处处洋溢着融合发展的“春风”。这里不仅有44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330家规上文化企业,还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文旅新项目、新业态。“文旅+夜间消费”“文旅+乡村振兴”“文旅+工业遗址”……融合发展,动能澎湃,襄阳正挥动如椽巨笔,奋力绘就全域旅游的新画卷!2021年,襄阳市共接待国内游客人数6338.09万人次,同比增长55.56%,国内旅游收入496.47亿元,同比增长93.86%。优化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产品创新,襄阳“文旅+”注定精彩纷呈。

榆林全市共有AAAA景区9个,AAA景区49个。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1.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旅游收入125.06亿元,增长21.0%。具有典型黄土文化和游牧文化混合的特征,现存有榆林古城、匈奴王都统万城、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中国庞贝古城”之称的石峁遗址、明长城堡寨等遗迹、遗址。

相形之下,榆林同样属于历史文化资源富集之地,但是欠缺有价值的开发和包装运营,观念意识滞后和创意人才匮乏,都是制约榆林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阳全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普通高中83所,普通初中325所,小学756所,招生10.5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6所。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3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31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4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2个。全年共授权专利14063件。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9372件,比上年增长16.1%。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559份,技术合同成交额84.5亿元。

襄阳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54所。其中,普通高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26所,普通中学254所,小学474所幼儿园988所,特殊教育学校7所。全年共有7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年专利授权总量1064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09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9325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612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07.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榆林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95所,其中,高等学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中学203所、小学322所、幼儿园934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全市组织评议登记科技成果102项,其中科技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58项,获“陕西省2021年科学技术奖”1项(三等奖1项)。授权专利3102件,其中,发明专利151件;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5.45亿元。

对比这三座城市的综合发展条件,其发展路径各不相同,战略地位也各有优势。总之,这三座省域副中心的崛起,有利于打破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双龙头”引领的发展格局。至于在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争夺战中,三座城市GDP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谁最终会独领风骚,长袖曼舞,尚有待时间来考验。

策划:姜宗俊

审核:姜宗俊

执行:刘炎

编辑: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