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物业巨头圈有亿点点不稳定,以至于有同行在问:未来会不会出现小规模、高品质、高溢价的服务企业?

“服务企业”,而非“物业公司”。几字之差,完全不同的实质。

在去年我们曾介绍过尾部上市物业公司——祈福生活服务。规模还不足1000万平方米,如果只从规模的数字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研究价值。

但当时我们就发现,与其说这是家物业公司,不如说这是一家聚焦社区生活的服务性企业。

毕竟,已经能做到这样两点:

  • 收入增长或者不增长,并不仰仗规模的变动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还不足两成

光是这两点,就跟市面上绝大部分物业公司有所不同了。现在物业公司常见的收入结构为6:2:2,物业管理服务是绝对核心的部分,

以至于这家2016年就上市的物业公司,在招股书里的自我介绍,措辞是:我们是服务供应商,提供由四大服务分部组成的多元化服务组合

01 非典型物业公司

祈福生活服务上市很早,上市后历经了行业规模性扩张的黄金几年。但依然保持得很“稳”,除了2018年有一次相对比较快速的规模增长之外,管理规模基本上没什么变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2021年祈福生活服务管理面积变化

但营收却是有一些变化的:

在规模增长的2018年,营收反而较上年有不小的跌幅;

在规模稳定的年份里,营收也能保持稳定缓慢的增速。

2015~2021年祈福生活服务营收变化(万元)

毕竟,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还不足两成,远远无法成为决定性因素。

实际上,当我们仔细研究被归类到“物业管理服务”里的这部分内容后,发现所谓“物业管理服务”其实也是被充大的。这个类目里居然还囊括了保洁、烹饪、家居维修等家庭内部的服务内容。

关于一般物业管理服务的认知,一直是两个大门划分法:小区大门以内,业主大门以外。

按照这种分类法,将这些对业主家庭内部的服务收入扣除掉,我们通常认为的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占比可能仅有14%左右。

02 物业公司?城市服务公司?

从收入结构来看,已经说不好这家公司还能不能算是物业公司。

毕竟它的收入结构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祈福生活服务收入结构

物业管理服务的收益,只剩下很窄的一小部分,约莫是零售服务的1/2。

一眼看过去,只觉得收入非常多元化:生活服务、零售、校外培训、资讯科技……如果再更深细究,又远远不是这个大类所能简单概括掉的。

多年前,祈福生活服务孟丽红说:“生活不止眼前的单一,还有一站式和多样化。”

这话多少有点文艺,也很感性。

但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这又跟祈福生活服务的基本盘分不开。

这家没怎么进行规模扩张的物业公司,管理的祈福新邨是广东省最大的居住社区,占地400多万平方米,居住着超过20万的人口。

在祈福生活服务成立的最初,就是为了服务这个超大社区。一直到2002年才开始向外拓展,2006年进军花都,2007年到广东肇庆,随后版图一直没什么变化,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祈福生活服务的管理格局:

番禺区和花都区占据管理面积的八成以上

肇庆和佛山仅有拢共3个项目

超大居住社区,以及整体娇小的规模,基本上决定了,这家企业无法走常规物业公司的路线:也就是沿着规模的高度,通过持续不断的叠加,来做大收入。

又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这条路线,反而是从生活所需的角度,不断做加法。只要这一大片居住区的大部分服务项目,都姓“祈福”,就成功一半了

十几所国际及省级学校、国际JCI认证及国家三甲医院、祈福月子中心、华南首家祈福护老公寓、34万平方米祈福湖和环湖公园、超市便利店、社区交通系统……

仿若一座五脏俱全的小小城市,生活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

在理想的方向,物业服务要寻找社区故事里的商业注解,循着家需求的方向去探索,一定是没错的。

但这个多元的界限与风险指标,又该如何划分呢?

03 多元化?更多风险?

祈福集团的董事长彭磷基,祖籍就在番禺。他在香港出生,回内地盖房子之前,经历大风大浪起起落落,一番拼搏之后,终于在港澳台有所成就。

1991年,当时的番禺县城3公里外有块地教佛子岭,是一块荒凉的山岗。当地希望吸引外资成片开发,但一直没人愿意接手。一是认为不宜开发,一是觉得离城区有点距离。

彭磷基接手的出发点,或是战略远见,又或是对故土的依恋。他接手后,整体规划6500亩,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低密度大型社区,且由于彭磷基的港澳台建设经验,这片小区颇有些国际范,成了国内首个港人置业热的小区。几年后,华南板块被加速开发,形成超大规模住宅楼盘集群的样板景观。

但与后来雅居乐、碧桂园走出华南不同,祈福集团外出的动作不多,反而开始向着医院、教育、商业、酒店、度假村等探索,位置一直圈定在番禺及佛山一带。

彭磷基把他的这种战略理念浓缩为“煲汤效应”,“老火靓汤与掺入味精的滚汤,也许喝起来味道没有多大区别,但营养价值却有较大区别,只有来自于产品、配套和售后服务全方位的老火靓汤式务实开发,才能在造就良好市场口碑的同时带来良好的销售业绩。

这种基调当然也圈定了祈福集团的主要内容。

由于一直围绕这几百万平方米、二十来个项目打转,祈福生活服务在管理成本上要比头部小得多。虽然规模吊车尾,利润率却一直在前排。

2021年,上市物业公司平均净利率在12%~13%,祈福生活服务为18.8%,排名在前。且从2016上市之后,利润率一直比较稳定。

但有时候稳定也不见得是个好的形容词,反过来说,也可以是增长疲惫、天花板明显。

大约也是因为天花板过于明显,2021年净利降低,主要原因居然是由于投资银条亏损了2120万元。

而多元业态的发展,也就意味着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变动会比较明显。

比如双减之后,关闭学科类培训服务;受到社区周边有其他新开餐厅影响,曾关闭旗下餐厅。

尤其是占比比较大的生活服务、校外培训等,都受疫情影响更大,疫情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8~2021年业务收入变化(千元)

这其中,变化最大的,大约是餐饮服务部分。

在2017年之前,餐饮服务是祈福生活服务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同品类的餐饮店从2016年的8家增长到了17家。但2018年12月忽然关闭了大部分餐饮店,使收入骤降。

一直到2021年再度增长,也不是有了新开的店铺,而是开始向学校提供餐饮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2021年餐饮服务收入变化(千元)

大约这类变化,是稳定成熟社区所展现出来的常态。

祈福生活服务管理的小区,多数在2000年之前建造。祈福新邨最早的项目,90年代就建成了。

社区当然在逐渐老去,整体进入稳定的状态:每天的生活不变,业主还是那些业主。即使有更迭,也仅仅是浅浅的小更新一下。

如果用“煲汤效应”来形容这个社区里的生活状态,大约是:熟了,喝吧。

但如果用这个词来形容这家企业的生存状态,大约资本市场的回答确实没什么偏颇:缺乏关注。

但是,如果用我们对未来期盼的那个角度来形容,这算不算是一种小规模、高品质的企业形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