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其昀

1949年,国民党在与中国共产党的战争中节节败退,颓势显露无疑。为了留下退路,蒋介石秘密召开了国民党高层会议,讨论一旦战争失败,国民党将逃往何处?

对此,众将领议论纷纷,有人建议效仿缅甸,建立流亡政府。

有人则建议退守海南岛、东南亚等国家,等待来日东山再起的机会。蒋介石听到将领们的建议,连连摇头。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人突然站了起来,说道:“我们可以去台湾。”蒋介石分析了退守台湾的利弊,对这一建议,提出了肯定的态度。

话毕,整个会场陷入了沉寂与震惊。这名提出战争策略的人,并不是武将,而是学者张其昀。

盘踞台湾,老谋深算

张其昀,自少年时期开始,便对地理与历史十分感兴趣。

1923年,张其昀前往商务印书馆工作,此后数年,他同林语堂等人合作,出版了高中教学书籍,推动了民国教育的发展。

而张其昀走上政途,与蒋介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张其昀与蒋介石,原本是同乡。那时蒋介石的身边几乎没有可用的人才,张其昀在一众“草包”中脱颖而出,也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

就这样,张其昀开始在国民党政治界崭露头角,后来逐步高升,成为了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张其昀退守台湾的建议,绝非只是儿戏,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中国地大物博,张其昀为何偏偏选择一个距离偏远的岛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国民党在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中节节败退,当务之急就是保全自身的实力,中国台湾恰恰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中国台湾与大陆隔着海域遥遥相望,四面皆被水域环绕。如果共产党选择追击国民党,必然不能通过陆路,而是通过水路或空战。

然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陆上作战能力强悍,海上以及空中力量却十分薄弱。

张其昀选择中国台湾这样与世隔绝的地区,易守,既想有效保证国民党的安全;难攻,又可以占据地形,击退共产党的进攻,阻止我党解放整个中国。

其次,盘踞在中国台湾,给了国民党休养生息的机会。事实上,在选择退守岛屿时,张其昀也陷入两难的境地。台湾岛与海南岛,同属于易守难攻的地区。

张其昀分析一番后发现,台湾岛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远远超过海南岛,为国民党日后发展提供了众多机会。

正如张其昀所说:“岭南自古是罪犯发配之地,开发程度低。”

海南岛经济发展水平低,无法满足国民党军队的建设需要。然而与海南岛相比,中国台湾的优势十分明显。

自秦汉时期开始,中国就与台湾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大陆前往台湾岛开垦的群众亦数不胜数。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台湾建立起稳定的农业经济模式。

近代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1895年至1945年的几十年时间内,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为了掠夺更多的资源,日本侵略者在台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交通,建设厂房、发展工业。自此,台湾也有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工业、农业全面发展,这样的台湾,对国民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一方面,国民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借助原有的工农基础,迅速安顿下来,将多余的精力用于军事建设。

另一方面,国民党可以凭借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囤积大量的粮食与兵器,为日后持久战争对抗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台湾地理位置优越,国民党如果退居此地,可以经过太平洋,直接与美国确立起联系,寻求其支援。

在国民党看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花费两个月的时间濒临台湾岛前线,然而国民党却可以凭借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死守岛屿三个月。

在此期间,国民党只要向美国发出援助信号,便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获得增援。

与此同时,台湾岛相对封闭,国民党当局如若阻止岛上居民与外界联系,中国大陆对岛上的情况一无所知。

如此,蒋介石等人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反攻大陆的计划也有了实现的机会。

退路准备,步步为营

不可否认的是,张其昀细数退居中国台湾的种种好处,蒋介石无比心动。

为了留下退路,蒋介石开始派遣陈仪等人,前往台湾地区进行经济、政治建设。

尽管如此,但生性自负的蒋介石,依旧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更不愿意承认自己兵败的事实。蒋介石的野心,始终停留在大陆上。

最初,在蒋介石的计划中,川藏等西南地区,是最好的选择。

以四川为中心,北部、南部、西部皆为山脉,难以进攻,东部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地形十分复杂。

与此同时,抗日战争时期,西南作为重要阵地,建立起完善的基础设施。在蒋介石看来,只要据守西南,我党便无计可施。

如果走投无路,国民党也可以从川藏地区出发,前往菲律宾等地区。然而不久后,战场的发展形势,远超蒋介石的想象。

中国共产党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已经确立起对北方的统治,且逐步向南方扩张。显而易见,我党攻克川藏地区,只是时间问题。

国民党经此战役,元气大伤,无法赶在共产党到来之前,在当地形成割据势力。

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却始终抱有期待,对于张其昀撤退台湾的计划,他也犹豫不决。

1948年,蒋介石收到了一封来自儿子蒋经国的信件,其中写道:“但以目前局势之演变而论,军事与经济并非无崩溃之可能,实不可不做必要之防备也……”

这样的劝说,让蒋介石产生了危机感,遂认真考虑张其昀提出的向东南撤退至台湾的计划。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蒋介石召见陈诚,询问军民撤退的可能性,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台湾目前的情况完全可以再接纳200万人口。如果再加入200万人,台湾目前的粮食,最多还能支持几个月,然而台湾有港口优势,我们可以向外采购粮食。”陈诚如是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诚

陈诚的一番分析,加之张其昀的不断游说,坚定了蒋介石撤退至台湾的决心。

是以,他任命蒋经国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统筹台湾建设全局。

不久后,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国民党在国内囤积的大量黄金、白银、钱币,皆被秘密送往台湾。

中国台湾作为国民党的地下仓库,成为了蒋介石等人重点经营的地区。

1949年7月,蒋介石在台北设置了总裁办公室,为日后政治统治做准备。为了确认逃跑路线,蒋介石还专门登上了前往菲律宾访问的飞机。

在此过程中,张其昀作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一直陪伴在侧,不断讲述国民党撤退台湾的正确性。中国台湾建设如火如荼,蒋介石的大陆梦依旧没有停止。

他命令几十万残余部队退守西南,建立了反攻基地,然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就将其一举击破。

12月,原本在成都指挥作战的蒋介石,突然被解放军包围。蒋介石惊恐不已,急忙登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撤离中国大陆。

唐景崧

中国台湾,渊源颇深

蒋介石率领国民党的残兵败将退居台湾后,着实为台湾的发展所惊讶。这里经济基础好,农业、工业并举。在此之前,是谁在管理台湾?

追本溯源,中国台湾的最早经营者,当属唐景崧。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迫使台湾与中国大陆分离。

然而面对日本人的殖民统治,中国同胞不愿意屈服,他们自发组成新政府,同日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临时大总统唐景崧,便是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的。

1895年,唐景崧先后7次进入中国台湾,发出了“台湾属倭,万众不服”的呐喊,台湾民众顿时斗志昂扬。

只是众人没有想到,清政府竟然发电斥责唐景崧,说道:“倘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清政府卖国求荣的行为,彻底激怒了台湾群众。

唐景崧不顾清政府的多次催促,坚决留在台湾。他从台湾民间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购买军火,组成了几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周旋,始终心怀爱国热忱。

在台湾群众的努力下,先后有三万多名日寇被击毙。

遗憾的是,中国台湾孤军奋战,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还是败下阵来。1895年,日军进入中国台湾,此后开启了长达五十年的殖民历史。

1945年,在民众世代守护下,中国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蒋介石向来任人唯亲,遂任命自己的学长陈仪为中国台湾的行政长官,赴台管理。

只是陈仪虽然在国民党内工作多年,能力却始终没有较大的提升。陈仪前往中国台湾后,放任自己的手下搜刮民脂民膏,惹得民怨沸腾。

台湾群众为了表达愤怒,经常举行示威游行,陈仪每次都派遣军队,进行残酷的镇压。

1947年2月28日,中国台湾群众再次走上街头,陈仪全然不顾民众的安危,命令手下开枪,军民相互攻击,一发不可收拾。

蒋介石得知此事十分愤怒,直接免除了陈仪的职位。对此,陈仪一直怀恨在心。

陈仪

1947年,陈仪见国民党大势已去,决定进行秘密起义。

万事俱备的陈仪没有想到,自己最信任的义子汤恩伯将其出卖,陈仪起义的事情就此败露,被国民党抓捕。

1950年,陈仪被蒋介石押解至台湾,在台北市马场町刑场,结束了生命。

由此可见,国民党内派系斗争由来已久,上下离心,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手下败将,早已有迹可循。

陈仪离世,中国台湾却不可一日无将。蒋介石精挑细选,任命魏道明为新一任管理者。

魏道明,早年曾前往法国学习,担任驻美大使,对外交相关事件游刃有余,蒋介石对其十分赏识。

1947年,蒋介石在中国台湾建立了台湾省政府,正式任命魏道明为台湾省主席。

然而魏道明在中国台湾拉拢人心,势力逐渐膨胀,有形成割据之势的危险。

蒋介石见此状况,心中的忌惮却只增不减。他害怕魏道明重蹈覆辙,成为像陈仪一样的叛徒。

为了制约魏道明的权力,也为了日后更快地接手台湾,蒋介石专门派遣自己最信任的大将陈诚,前往中国台湾主持相关工作。

陈诚临时接受任命,接过政府主席一职,匆匆前往中国台湾。

他要求全岛的居民交出武器,进行集中管理。与此同时,为了迎接蒋介石来到台湾,陈诚开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大肆敛财。

在当地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时,蒋介石等其他国民党高层领导的珠宝箱子,已经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中国台湾。

此后,陈诚一直留在中国台湾,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守护国民党最后的筹码。

1949年,蒋介石败退中国台湾,正式接手当地政府,陈诚也退出了台湾的管理位置。

蒋介石上任后,禁止两岸往来,造成了中国台湾与大陆的再一次分离。

中国台湾群众被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也无法同远在大陆的亲朋好友交流,心中十分不满。民间爱国人士渴望回归祖国的心情,也更加迫切。

1949年至今,中国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几经波折,美国等多个国家从中作梗。

然而自古以来,中国就对台湾地区,有着不容置疑的主权。

中国争取和平解放台湾,但绝不放弃使用武力,台湾回归祖国怀抱,两岸实现统一,是大势所趋,亦是民心所向。

参考资料

[1]《益寿宝典》,《国民党为何选择退居台湾?》

[2]《文史博览》,《蒋介石倚重的台湾“文化之父”》

[3]《东西南北》,《张其昀:他将蒋介石引向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