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抬病人

1906年,一位生病的男子被抬到协和医学堂的附属医院诊治。在这里,这名病人治病无需花一文钱,因为他是供学生临床实习的病人。
(1)两位挑夫也非普通人,而是熟练的轿夫出身。他们肩扛病人,可以使病人纹丝不动,似躺在病床上一般。
(2)过去病人多不坐马车、骡车。因路面不平,坑坑洼洼,车子颠簸不定,不利于运送病人,甚至会对病人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3)初做挑夫、轿夫、纤夫这种着重使用肩膀的重体力劳动者往往会在肩上垫一个厚厚的垫肩,等到他们的肩膀磨出厚厚的硬皮,也就不需要垫肩了。那层厚厚的硬皮就相当于垫肩。
过去形容一个男人软弱无能,常会说一句话“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而形容一个女人很懒惰,常会说“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养心殿的太监

这位装扮干净利索的男子是养心殿的一名当值太监。养心殿作为皇帝日常居住、办公的场所,这里的太监见到皇帝的次数最为频繁。
(1)太监被选进宫称为“交进”,而被留下来当差则称为“在事儿上”。伺候皇帝与太后的太监必须经过本人亲自面试。
(2)每当轮到自己当值,太监们有一项特权,那就是不论在皇帝还是在太后面前都不需要跪着回话。
(3)太监的年龄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家庭状况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三十多岁成家立业,有儿有女的男子同样可以进宫当太监。
(4)太监在主子面前不可以有过多的表情,更不可以多嘴多舌,绝不可以谈政治。他们唯一的职责就是尽心尽力地伺候自己的主子。
太监与宫女不同,宫女一般会在25岁左右出宫,而太监一般要在宫中直到无法伺候人后才会出宫。太监与宫女的归宿更不同,宫女出宫后会回自家,而太监出宫后一般寄居于官寺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

这是李鸿章上朝时的标配制服:头戴官帽,红宝石顶子,三眼顶戴花翎,身穿常服补褂朝珠。每当慈禧召见李鸿章时,他就是这身装扮恭恭敬敬地跪着奏对。
(1)从装扮上看,李鸿章与普通的一品大员最为显眼的不同之处就是胸前补子的图案。一品大员胸前补子为仙鹤,而李鸿章的并非普通的飞禽走兽图案,而是前后四爪正蟒。
(2)李鸿章曾被晋封为伯爵,其中公爵、侯爵、伯爵为超品,子爵为正一品,男爵为正二品。李鸿章的官品已不在九品十八级之内,胸前的补子自然不能为飞禽走兽,而是伯爵的前后四爪正蟒。
(3)李鸿章与普通官员第二处显眼的不同之处就是脑后的三眼顶戴花翎。整个清朝267年间,只有七位朝臣戴过三眼顶戴花翎。虽然,朝廷对获得三眼顶戴花翎的官员并未规定品级,但能获得此殊荣的官员也绝非普通的官员,必须功勋卓著。
(4)李鸿章去世后,朝廷赠官太傅,追封一等侯爵,易号“文忠”,并且是唯一一位能在京师建专祠的汉族官员。这在清朝所有汉臣中绝对算得上佼佼者。
因李鸿章并非帝师,所以无缘“文正”的谥号,又因乾隆曾明里暗里指示后代帝王不再让汉臣陪祀太庙,所以李鸿章死后也难进太庙。李鸿章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前身后获得如此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袁世凯

袁世凯似乎从未年轻过,三十岁时有着五十岁的容颜,四十岁时已如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般。他的心理年龄与外貌倒是非常同步。
孙中山与袁世凯有过面谈,曾评价道:“跟他刚一见面,也是至诚至真的样子,再进一步交谈后,你会感觉他话中带锋芒,眼光四射,一般人难以窥测他的心思。我是心中存疑,以一副城府相对。等日后看他做的事,完全与说的不一样,他还真是一个魔力惑人的命世英雄。”
袁世凯能驾驭手下将领,登上权力的最巅峰,自然有着过人之处。他,一生都在顺势中追逐权力,却在最后一步做出逆势的举动,最终身败名裂,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