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点无论是移民还是留学,大家都抱着融入当地生活的期望,但是在国外的交友生活却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华人抱团、与外国人难成朋友,这些情况在留学生中不在少数。针对这一话题,下文作者采访到了3位留学生及家长,从他们融入国外生活的过程中看到一些社交误区与困境。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国际教育视界 (ID:FindingWIE)

文、图丨熊靓 编丨May

在纽约大学读一年制硕士的Miya说,她在美国呆了一年半,一个美国朋友都没有交到,每天就在华人圈里转悠。唯一认识的老外就是自己大学的导师,现在回国了,又在国企上班,更不需要用英语了,几年过去了,英语退化了不少,她感觉自己的学是白留了

Rose的儿子在加拿大华人区读小学,从国内出来三年了,英文能力一般般,中文水平反倒突飞猛进。Rose认为这都是因为儿子只和华人交朋友导致的,华人区的孩子在私下不是说普通话就是说广东话。于是她要求儿子必须和班里的白人同学玩,可惜在白人圈还是扩列失败,儿子又缩回了华人圈。

在天津大学教书的George去年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国,他说留学的时候只想和老外交朋友。当时他觉得女生找个老外嫁了就能拿到身份,男生绝大多数都只有靠自己,无论是立足海外还是回国发展,国外的朋友越多越好。

在留学前,融入本地、让自己国际化是很多留学生的目标。但是除了少量的社牛之外,进入本地人的圈子是很困难的事情。明知难,但仍然有很多人想往里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和华人玩本身就狭隘了

在海外的留学生,爱和自己本民族的人在一起交往,也属于正常,语言文化是障碍,海外寂寞是源头。

但是Rose对于儿子的要求是要在加拿大拥有一批自己的朋友,他们最好都是金发碧眼的老外。

Rose经常在朋友圈里发儿子和白人同学的合影,炫耀儿子的国际化。每次参加活动,她都拉着儿子往白人圈子里靠拢,还会拿起手机不停对着白人小孩拍照,即便别人不高兴,也阻挡不了她的狂热。

难道白人就比华人高贵吗?难道不舔白人会死吗?Rose的行为被亲戚朋友骂得不轻。连她老爸老妈都对她的想法不理解,明明是出国留学,怎么就变得如此崇洋媚外呢?

Rose说:“真是冤枉透了,这不都是为了儿子把英语学好,我才玩命地往母语是英语的圈子里混嘛!希望他能跟着学点先进的知识和优秀的行为方式,这难道有错吗?另外,留了趟学不交几个外国朋友,那也太丢人了。”

Rose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的家长,特别是自己也在海外的家长。无论是否真的崇洋媚外,一旦想要积极融入很容易就会被贴上标签。

为什么Rose会这么急于进入本地圈子,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教育观和原生家庭。她希望儿子通过留学获得更多的资源,作为妈妈,她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帮儿子争取。

她的父母经常说女孩不要读那么多书,嫁个会赚钱的老公就行。在这样的观念下,Rose放弃了争取,放弃了奋斗。现在她不能让儿子走她的老路,既然选择了留学,就要把能学的都学到,能捞的资源都捞到。

Rose认为自己还算是比较正常的家长,她曾经的朋友Kate可以说是把不和华人交友做到了极致——

租房不租华人的,哪怕是住在华人区,也要租白人房东的房子;

兴趣班的老师只要白人,连母语是英语的华人都不考虑;

她甚至花钱租白人来参加儿子的生日宴会,为儿子营造了一个成功融入海外社会的假象。

以前Kate还跟Rose玩一玩,后来干脆就有意无意躲着她,原因是要断绝一切和华人的来往,免得儿子受到影响,阻碍他融入海外的进程。

Rose说,她佩服Kate的勇气和决断,想跳出圈子是个人的选择,功利也好自私也罢,都不过是活着的一种方式。

不和华人交往,难道就能顺利融入本地社会了?显然不一定,这个想法不仅幼稚而且狭隘。无论是北美、欧洲乃至澳大利亚,华人几乎在全球范围内深根发芽。这一切不是靠跪舔,也不是靠和华人切断往来获得的。

跟老外交朋友真得看缘分

人际交往最讲究缘分,花钱买不来真友谊。对看重友谊纯洁性的Miya来说,一年半的纽约留学生活如果要认识几个老外,那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要成为朋友,可能性不大。

和美国人交朋友看起来比中国人容易,因为我们看到的电影、电视剧里,美国人是外向的,好交友的。可事实并不是如此,美国人也有很多是害羞的、社恐的。

Miya才到美国的时候,也是信心满满,希望通过学习认识更多的老外,建立深厚的友谊。而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教训,让她认清了现实。

Miya第一个想深入交往的是她的室友兼同学,大家这么有缘,一个专业、一个导师还住在一个宿舍,她想他们应该很有共同话题,也有很大的机会能成为朋友。

可是这个美国女孩是个学霸,为了考第一名,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不是去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哪怕是到了圣诞节假期,她宁愿回家跟父母呆在一起,也不去参加任何年轻人喜欢的聚会活动。这让Miya无从下手,一起住的一年里,两个人除了为租金和交水电费聊过天之外,几乎是形同陌路。

第二个让Miya想结识的朋友,是她在咖啡馆认识的一个意大利裔的纽约小伙儿。他在纽约大学附近工作,也经常会和Miya遇到。两人一聊还挺投缘,也相约一起参加大学里的各种活动。Miya对这段友谊也是充满了信心,但是还没有开始,纽约小伙儿就失去了音讯。在社交媒体上Miya联系了纽约小伙儿,并没有得到热情回应,他还似乎一直躲着她,这让Miya非常沮丧。

Miya总结了自己在美国交友的失败经验,她觉得问题就出在她对美国抱有太多的幻想。

在来美国之前,无论是媒体中还是很多在美的留学生都向她传递了这样的信息:美国人太爱社交了,如果你不想自己待着,就会有参加不完的聚会。

理想太丰满,现实很骨感。直到毕业,她一个美国朋友都没有交到。开始她也很沮丧,便找到当初跟她说美国人爱社交的朋友吐槽,为什么她在美国的交友如此失败?难道美国人不喜欢和华人交往吗?会不会是留学时间太短,积累不下情感?

朋友听完哈哈大笑,融入、交友哪有那么容易,他们都纷纷奉劝Miya,强扭的瓜不甜,和老美成不了所谓的知心朋友也没事,交成普通朋友也行,不要太执着。

而且美国人和华人交朋友,他们本身也会很谨慎。能和文化语言有差异的人成为好朋友其实是一种奢望。留学不是为了交友而来,认为“留学就应该拥有很多外国朋友”的观念本身就不对,难道拥有同学不行嘛?

在世俗的眼光和偏见中,留学的附加条件变得越来越多,想从留学中获得更多利益的心也在膨胀。对于那些还在为海外交友苦恼的留学生,还是一切随缘,做好自己,友善待人,何愁交不到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化不代表被别人同化

“国际化”这个词是留学生身上必然会被打上的标签,很多留学生也为此感到迷茫。在美国读私校的楠楠为了拓展社交圈子,把自己弄得中不中,洋不洋,最后只能放弃狂热的交友方式。

楠楠看到美国的学生圈子里女生流行大胸、穿紧身衣。她就把自己打扮成那样,胸垫加了一层又一层,在校园里招摇而过,确实吸引了不少关注,也顺利被几个本地生群体纳入候选。

被本地生关注的那一刻,楠楠简直开心到飞起,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满足。第一个接纳她的是学校乐队的几个骨干组成的圈子,几乎每天下课后,他们都要聚在音乐室内练习、玩乐。

楠楠从5岁就开始练习钢琴,加入乐队圈子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是一切却不断走向了失控。

这个圈子里的女生特别喜欢穿统一的服装,每周六都由一个肤白貌美、金发碧眼的美女作为负责人进行着装要求的发布——

周一穿粉色连衣裙,周二穿黑色T恤,周三穿蓝色底裤……而且每天还有另外两个女生进行检查,没有按照要求穿着三次以上,就自动退出圈子。

在私校都是要穿校服的,楠楠每天都顶着压力去上课,既想和大家穿着一样,不被退圈;又怕被老师批评没有按照要求着装。

在最初的一个月里,她觉得还能忍受,尽管把统一要求的服装塞在校服里很不舒服,但也能坚持。可是她没有想到要求越来越多,一个月的着装几乎都是不重样的。

为了不落人后,楠楠开始疯狂买衣服,每个周末都要开车到商场去买下一周的统一着装。妈妈经常打电话来问她,为什么要在衣服上花那么多钱?难道校服不香嘛?

楠楠说在她的圈子里都是家庭条件优渥的主儿,她要融入就必须舍得投入。但是妈妈非常不同意楠楠过着每天换新衣服的奢侈生活,哪怕是很有趣也不能这么糟蹋钱,这样的圈子真没有必要加入。

而慢慢地楠楠自己也发现,这些美国女孩除了家里有点钱、对买买买的话题特别上心之外,对其他方面的兴趣一般般,乐队的事情也是三心二意,排练经常松松散散。

后来圈里的统一着装仍然不断加码,从服装升级到了鞋子,而且每天都要换一双鞋,必须是统一款式、统一颜色、统一品牌。楠楠只能被迫退圈,但是她感觉轻松了不少。

通过这件事她想明白了很多,社交能够让她更快了解海外的世界,这也是留学的意义所在。但留学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存在感,也不是一定要得到某个群体的认可才算是成功。

自信独立就不会崇洋媚外

从留学开始,George就立誓要成为真正的美国人,要通过刻苦读书、积极社交融入他们。留学的前三年,他几乎断了与国内所有同学的联系。

他说那个时候很幼稚,可能是看美剧和美国电影太多了,觉得美国人是高贵优秀的民族,拥有着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只有在美国才能实现他的财富梦想。

George说他首先从穿着上开始模仿美国年轻人,大冬天穿个短裤、牵个狗满街溜达。不过他的小身板真是扛不住,出去浪一次生病一次;饮食上也颠覆了,只吃西餐。他咬牙坚持了一个月,最后因墨西哥室友的一碗中国泡面彻底投降。

为了和美国人成为朋友,George费尽心思,他申请到学校的棒球队去当清洁员,希望能融入他们。如果可以有一个打棒球的运动员朋友,该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但当舔狗毕竟是无法长久的,他最终因为在队员换衣服的时候偷看等古怪行为,被棒球队给开除了。

经过了三年无效的折腾,George不仅被美国同学嫌弃,还被一起来留学的华人同学鄙视。和George同年级、同样来自中国的丹丹,长得也不算美貌,但是非常受欢迎,很多美国人经常通过George去找她,想和她成为朋友。这是为什么呢?George观察了丹丹——

第一,她每天都穿着得很干净舒服去上课,身上看不到名牌的影子,但是时尚度受到很大认可,连欧美同学都在模仿她的穿着。

第二,学习好。她每次考试都排在前列,上课的时候特别喜欢积极发言,经常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每当分组作业的时候,她总是最受欢迎的那一个。

第三,自信。丹丹是土家族,在各种活动上,她不是穿民族服装就是展示传统美食。她的热情打动了身边的很多同学,朋友络绎不绝。

反观自己,George不仅交友失败,还丢了脸。他自己分析,这些都是源自于内心的自卑,这种自卑感和无知有关系,也是留学观出现了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 语

留学生群体在经济上都相对富裕,为什么到了海外之后,却变成了自卑一族?还因跪舔本地人被贴上了崇洋媚外的标签?

清末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出国都抱着少年强则国强的理想。而多年后的今天,难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初心。留学变成了有些人功利、攀比的筹码,也变成了改变社会地位的跳板。

部分留学生群体需要正一正不断跑偏的留学观了——留学不是高人一等,也不是为了变成外国人。具备国际化思维的同时也要拥有文化和民族自信,认同自己的身份才能更稳固地立足于世界。

本文作者:熊靓,作家,曾任互联网公司高管;著有《中国亲子游》《三亚亲子游》;高中生妈妈一枚,现居住加拿大。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